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课题指南.doc
4页思政专项课题指南(说明:思政专项立项研究的问题,立足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研究开展, 卜•列课题指南是参考题目,可自行拟题进行研究).思想政治课程课题指南(-)教学方法改革课题1、 基于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型教学实践2、 思政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3、 高校思政课“五个一”教学法实践探索4、 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5、 模块综合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试验与运用6、 思政课“问题引导、专题拓展”教学方法探索7、 思政课对话式教学法探索与实践8、 “思想道徳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9、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改革探索10、 思政课“主题体验、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11、 云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数字化互动教学探索12、 基于“问题+选题+课题”的思政课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创新与 实践13、 思政课“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探索14、 创新高校思政课网络辅助教学方法15、 凸显民族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16、 “四维并进、集成创新”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全员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实践18、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19、 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运用20、 “马克思主义基木原理概论”课情境式教学模式创新探索21、 高校思政课微课教学初探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监控体系研究24、 当代中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25、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设计研究27、 “中国近现代史纲耍”课教学设计研究28、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中国出路问题名篇选编与导读29、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0、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问题研究(二)理论研究课题1、 十八大以來党的理论创新研究2、 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研究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发展、丰富历程研究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口信、理论口信、制度口信研究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际传播研究6、 中国梦与坚定理想信念研究7、 党性和人民性研究8、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9、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经验研究10、 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12、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3、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及其理想信念教育研究14、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研究15、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研究16、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研究二、思想政治工作课题指南一类课题1. 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3.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4 •高校员职业能力标准管理模型研究5. 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6. 当前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制度体系构建研究8 •高校学生党建质量建设标准研究9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10.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研究11. 高校涉校矛盾纠纷处置及化解工作研究12.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机构改革及队伍建设研究13•高校政治安全综合管理模式研究14.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15. 网络话语权与舆情引导策略研究16. 人学生网络索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17. 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研究18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19. 增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研究20. 平安校园建设指标体系研究21. 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研究22•在大学生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研 究23.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研究24. 培养大学生文化U觉和文化门信的研究25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二类课题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研究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3. 在高校推进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与长效机制研究4. 人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研究5. 高校校园文化培育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6. 大学生先进人物培育、发掘、宣传机制研究7. 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及应对案例的研究8. 员工作精品化项目设计研究9. 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与方法研究10. 高校员职业认同度研究11.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研究12.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13.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14•跨学科视野下的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5.防范和抵御校园传教渗透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16•高校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协同配合研究17. 建立完善维护高校稳定动态舆情机制研究1&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团学组织建设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