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版面内容要求及3 3条标准 Microsoft 文档.doc
8页县、乡、村三级基层残疾人组织版面图表上墙内容要求一、县、乡(镇、街道)残联版面1、 版面尺寸:长X宽为300 x 120cm2,县、乡残联办公室墙 壁面积许可时,版面长度可为350-400cm;面版材料为电脑 喷绘加KT板衬底2、 主要内容:(1) 县、乡(镇、街道)残联主席团主要成员职务、姓名、 性别、残健情况、兼任职务(县级残联主席团仅公布主席、 副主席,乡级可包含主席团委员);(2) 执行理事会机构及成员(含专职委员,注明性别与残 健情况);(3) 主席团工作职责;(4) 理事长工作职责;(5) 各专门协会组成(县级残联必有);专职委员工作职责(乡级残联版面必有);(6) 学习制度;(7) 会议制度;(8) 办公办事与来信来访接待制度;(9) 残疾人证作用及申办程序;(10) 本年度主要任务目标(含服务项目,内容可设计成填 空式或可更新替补式);(11) 本辖区各类残疾人综合统计列表(最新)12) 助残志愿者联络站机构、负责人及帮扶项目3、基本形式:(1)版面上方应有“残联会徽”图案,加通栏大标题:“大 力弘扬人道主义,加速发展残疾人事业”或“维护残疾人合 法权益,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也可“加速发展残疾人事业, 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2)版面分栏分块醒目,内容简明、精炼,结合实际,表述准确,符合中央和省市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最新要求,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山西省残疾人保障 条例》等最新提法二、村、社区残疾人协会版面1、版面尺寸: 长X宽为240 x 120cm2,墙壁面积许可时,长度可为 300-360cm;面板材质为电脑喷绘加KT板(厚度5-8mm)2、主要内容:(1) 村(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机构(协会主席、副主席、 委员及专职委员姓名、性别、残疾类别、社会职务等);(2) 协会职能与工作任务;(3 )主要成员分工;(4) 办公办事制度;(5) 残疾人证作用及申办程序;(6) 全村(社区)基本情况(总人口、总户数、总面积) 以及残疾人基本数据最新统计列表(含多重残疾共七类);(7) 党员干部帮扶制度;(8) 志愿者助残联络站机构及帮扶项目9) 本地特色工作目标或发展口号以上内容,各地可结合版面实际面积适当取舍3、基本形式:(1) 版面上方(中间)要有“残联会徽”图案,加通栏大 标题:“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加速发展残疾人事业”或“维 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或“加速发展残 疾人事业,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2) 版面内容要求简明、精炼,结合实际,表述准确,符 合中央和省市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最新要求,符合《中华人 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山西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等最新 提法二年九月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修订)(一) 县(市、区)1、 县(市、区)成立残疾人联合会,为当地正局级单 位,计划单列,理事长专职,有相应的干部管理权限 人口 3万以下的县(市、区)残联配备由党委、政府任 命的专职理事长,机构单独挂牌,办公场所固定,有工 作经费以及开展工作所必备的条件2、 县(市、区)残联要有适应事业发展的人员编制 人口 3-6万的县(市、区)残联机关编制不少于4人3、 县(市、区)残联依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 衽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大会代表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 应超过半数4、 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主席团,主席团委员中残疾人及 残疾人亲友应超过半数5、 主席团选举产生主席、副主席,主席由政府分管领 导兼任,副主席由残联理事长、专门协会主席等担任6、 主席团推举残联理事长,由政府任命7、 理事长提名副理事长,经主席团通过,由政府任命8、 县(市、区)残联配有残疾人干部了9、 县(市、区)残联成立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 人协会、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 会。
10、 各专门协会委员按残疾类别由本级残联主席团或代 表大会中的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委员或代表和乡(镇、 街道)、村(社区)残疾人骨干组成11、 建立代表大会代表联系制度县(市、区)残联代 表大会的每位代表至少联系2个基层残疾人组织和5 名残疾人,每年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本级残联主席团提 交一份调研报告或工作建议12、 制定残疾人专职委员管理办法通过民主起直选招 聘形式公开、公正公平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建立考核、 培训、激励、淘汰等机制提高综合素质和为残疾人服 务的能力,结合当地实际,落实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待 遇补贴13、 建立残疾人专职委员基础信息库(档案),实行残疾 人专职委员实名制管理,推行残疾人专职委员持证上 lU冈14、 辖区内残疾人专职委员中的智力、精神残疾人亲属 比例不超过20%15、 县(市、区)残联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职责上墙全县(市、区)残疾人基础数据准确,档案规范,统计 列表上墙;为残疾人服务的各项措施具体翔实,服务项 目上墙16、 县(市、区)残联有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综合服 务设施有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并能满足残疾人需求的无 障碍设施17、 综合服务设施具有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的生活保 障、劳动就业、康复、辅助器具、法律援助、文化体育 活动等服务功能,并切实发挥实效。
二)乡(镇、街道)18、乡(镇、街道)成立残疾人联合会,规格与当地内 设机构规格相同,有党委、政府任命的专(兼)职理事长、 有明确工作职责和独立办公场所、有行政事业经费和日常办 公设备人口 5千以下的有党委、政府任命的专(兼)职理 事长,有机构牌子、办公场所及相应的工作经费19、 乡(镇、街道)残联至少选聘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 协助理事长开展工作,选聘2名及2名以上专职委员的,残 疾人不少于1名20、 乡(镇、街道)残联依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 实行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大会代表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应 超过半数21、 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主席团主席团委员中残疾人及 残疾人亲友应超过半数22、 主席团选举产生主席、副主席,主席由政府分管领 导兼任,副主席由残联理事长担任23、 主席团推举残联理事长,由政府任命24、 建立代表大会代表联系制度;乡(镇、街道)残联 代表大会的每位代表至少联系2个基层组织和5名残疾人, 每年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本级残联主席团提交一份调研报 告或工作建议25、 乡(镇、街道)残联有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完善服 务机制;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职责上墙;残疾人基础数据准 确,档案规范,统计列表上墙;为残疾人服务的各项措施具 体翔实,服务项目上墙。
26、 乡(镇、街道)残联有服务场所,服务场所有符合 当地实际情况并能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的无障碍设施三)村(社区)27、 村(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有必备的工作条件和活动经费至少选聘一名残疾人作为专 职委员,协助残协主席开展工作500人以下的村(社区) 可以与相邻的村(社区)联合选聘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区 域广阔、人员分散、无法联合选聘专职委员的村(社区), 要有人负责残疾人工作28、 社区残协依照《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规则(暂行)》 (残联函[2003] 337号)选举产生残协主席、副主席、委员;村残协参照《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规则(暂行)》选举产生 残协主席、副主席、委员29、 村(社区)残协主席由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 会主任或副主任兼任30、 村残协副主席、委员中要有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 友31、 社区残协副主席、委同全部由优秀残疾人和残疾人 亲友担任32、 村(社区)残协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职责上墙;全 村(社区)残疾人基础数据准确,档案规范,统计列表上墙; 为不外乎人服务的各项措施具体可行,服务项目上墙33、 村(社区)依托当地公共服务设施设立残疾人之家, 为本村(社区)残疾人做好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