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道与元真道人对话.pdf
12页第 1 页 生活道:与元真道人对话 * 导读: 生活道作者: 李君明著出版社: 线装书局定价: 32.00图书类别: 哲学出版时间: 2008-05开本: 16开页数: 191页IS…… * 生活道 作者:李君明 著 出版社:线装书局 定价:32.00 图书类别:哲学 出版时间:2008-05 开本:16 开 页数:191页 ISBN:978-7-80106-782-1 * 生活道:与元真道人对话 作者:谷良 2008-05-22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带给中国巨大的创伤和悲痛, 如果我们不能从感性的情绪和负面的心理中挣脱, 由此得到净化和升华, 我们就偏离了生活的正道, 不能由这场灾难所蕴涵的生命哲学来丰富和提升自我, 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第 2 页 生活道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离开生活的道非正道, 离开道的生活是灾难".即将面世的《生活道》一书将是一本独具智慧的哲理奇书, 纯粹为作者几十年的生命感悟组成, 可谓篇篇精彩, 字字如金. 由于一种奇缘, 我有幸结识了元真道人, 并由此开启了对中国道家学说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本书的妙处正是难与君说,但我相信: 识金者自能得金! 在此, 我仅将书中我与元真道人对话的部分摘录下来, 从中或许能够体会生活道的智慧光芒! 谷良: 我注意到您倡导的生活道, 提倡道是生活, 生活是道。
老子说,把道说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这么高深的概念和生活这么世俗的名词扯到一起,是否和祖师爷的想法有冲突? 元真道人: 没有冲突, 大道在生活里, 离开生活的道是邪道,离开了道的生活则是灾难 谷良:您非常强调一个观点,即道生理,理生智慧,智慧生哲学,哲学生科学这样一个生成模式,这是否您自创的一种理论?有何依据吗? 元真道人:道的化身乃理也理生了哲学,哲学生了科学也就是说,科学来自于哲学,哲学来自于理,理来自于道在几千年之前,咱们的祖师爷已正确地运用了此模式自古说道理道理,大道即万物真理也,万物真理即自然,顺应自然即道也 谷良:您在生活道的实践中,并不主张将儒释道三教分得很 第 3 页 清楚,宣称:学天地一切长处,故不分教派,这使我想起了全真派祖师王重阳主张的三教同源、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您和全真派之间有何渊源吗? 元真道人:我与道有缘,和龙门派(全真派)更有缘,在一九八六年八月结识了师父,便皈依门下,为 21 代龙门派弟子 谷良:很有意思的是,在生活道中,您是一位理入和行入的修道者,对明理求真有着非常执著的追求,王重阳也主张明心见性,禅学也有见性成佛的说法,明理见性之间有何关联?这与成道有何关系? 元真道人: 佛祖、 道祖主张的目标都是一样的, 但路不相同,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窍门,世上种种人,人人可成道。
谷良:古代对人的命运有一种说法,叫做: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您怎么看待这种理论,对今天的人而言,有什么现实意义? 元真道人:读书识字是为能更好地向他人学习沟通书即师也 不识字者难有书, 但于师也无缘 更须积功累德, 常行善事,方能遇上贤贵助你调理风水,阴阳宅不凶则平,相生即隆也命有遇到、宅相生,即改变门庭之时 谷良: 官有官道, 商有商道, 人有人道, 这种种道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呢?有没有一个根本的道? 元真道人:根本之道即返璞归真,不二法门即真也官道、商道、 人道, 皆不可违背真理, 对他人有利、 对自己有益可行也 第 4 页 对他无害对自己有利可行也对他人有害切莫行之 谷良:境由心生,心又由何生呢? 元真道人:众生之心,以念而生;大修行人,以慧而生 谷良:佛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在时间的意义上,心都不可得,心又如何生灭? 元真道人:心即万物,万物即心,故大修祖师本无生灭 谷良:您很喜欢禅宗中慧能大师所言自性论, 这个自性是指什么? 元真道人:六祖之言,句句真理自性即真性,佛性也 谷良:道教讲:我命由我不由天命由我立,孔子却说五十知天命,还有人讲天命难违,人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吗? 元真道人:世上人人皆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因贪心不止,迷失了人生的真路(正路) ,不择手段,折福、折寿。
谷良: 《了凡四训》认为通过积德行善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您是否认同呢? 元真道人: 《了凡四训》 很好, 积德行善可以小改人的命运,惟有明理通慧,方能大改变也 谷良:今天这个社会,许多人只讲权,只谋利,许多人沉浸在饮食男女的欲尘中我们都是俗世之人,要抛开俗世中的恶的东西,又能在俗世之中活得潇洒自在,如何才能得到这种乐趣? 元真道人:修佛与开悟:修道为得道,儒家为中庸,世人为开窍,总称为活明白,即人生目标也心在此,即不生妄念无 第 5 页 妄则无烦,妙趣自生,潇洒自在也 谷良: 大师总是孤身一人, 云游四海, 我注意到您非常勤勉,起早贪黑,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每一个善缘之人,这种自制力让人钦佩,您觉得人应当培养自律的品格吗? 元真道人:我为了早日完成使命,心不着前,心不着后,无事则静,来者有应天地无贫富,人间无官民,一切为像,尽力助之 谷良:酒色财气都是祸端,也是诱惑,您如何面对世俗的诱惑呢?老子讲道法自然,孔子说食色性也,如果食色本是自然,又何必去违背这种自然呢?这启不是在违背道吗? 元真道人: 自然有俗世之自然和脱俗之自然 俗世贪 (欲界) 、嗔(色界) 、痴(无色界)皆在度中即自然也。
脱俗空掉三界即活死人业,即自然 谷良: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可以说,我敬天地万物,也即敬我自身;您讲善待万物,即善待自己,道理也是一样的吗? 元真道人:是一样的 谷良:毛泽东是知行合一的人格典范,他说: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中国儒释道文化是否也有大本?您认为,毛泽东的大本是指什么?而他们所指的大本是否一致呢? 元真道人:毛主席是伟大不凡的人物,他说的大本即智慧的 第 6 页 代名词,跟教育界的大本是两个概念有智慧自通知识,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 谷良:万法归宗、万理同源,这个宗,这个源,就是一,守住这个一,即是守住道吗? 元真道人:是,一体同观,即是大道也 谷良:悟道和得道的人还会有过错和烦恼吗? 元真道人:悟道之人难免有错,因正在改掉缺点,精进完美中得道之人,不会有过错和烦恼,因为他们知道因果报应皆在当下,故而言行谨慎 谷良: 您在生活道的理念中始终将性子视作智慧的最大障碍,但是在生活中,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强调个性,把标新立异视作成就的法宝,在艺术界,不少艺术家也喜欢张扬个性,这些人的确也有他们的灵感和才华,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元真道人:性子极端也。
以性成事终有败,虽有一时之灵,恰似昙花一现, 难知祸福, 如同梦中之人, 不知身在何方?于已、于家、于国有害难晓,险中而乐,灾祸相随,惟有智慧长久,但学理达慧路遥,通本源也 谷良:现在中国的独生子女很多,许多家长往往因为溺爱而娇纵他们的性子中国的未来都属于年轻人,如何让今天的父母和孩子能够得到灵魂的营养呢?国内外就有专家呼吁重新启用《弟子规》这样的传统教本,您是否赞同这种说法? 元真道人: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是当今急须的是最简单、明 第 7 页 了、 通俗易懂的时代真言, 方能更有效地使人类受益 我之拙见,人人先求得健康、平安,在康安的基础上工作、经营、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此时的,利己、利家,利国,世上人,如此万物自然和谐,宇宙定能大同 谷良: 很喜欢您所悟的一句话: 忆万年, 几人心甜?心出世,平坦坦,逍遥自在涌心田这令我记起两个人,一位是陈子昂,他在古幽州台上放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另一位是张若虚, 他在《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畅咏: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你们的感受可谓异曲同工在宇宙之中,人的生命仅是一瞬,佛陀说:苦海无边!这一瞬又是苦海,人生意义又在何处?如何能使天下人拔苦得乐,时时获得幸福呢?生活道怎样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 元真道人:你问得很好。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能否将苦海化为福田人人都有佛性,都有灵性,只因贪嗔痴,在苦海里苦苦挣扎,人的生命仅是一瞬间,一切财富皆不可得,惟有明理得慧才是无价之珍宝,生活道一书,愿助天地众人在生活中明真理得小理,避小灾;得大理,避大灾;得智慧,避一切灾明小理,得小财;明大理,得大财;得智慧,得一切财 谷良:对于在激烈竞争中的现代人来说, 道家等传统文化的吸纳和弘扬的确面临很大的挑战, 如何使我们中华文化的精华得以传承,让现在的人们受益,值得有道之人起而行之您是否有 第 8 页 一种使命感呢? 元真道人:是在少年时代,听我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帮人财物,只能助人一时,教人一个好的办法,能帮他一辈子这句话深深地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烙印忆时境,如同当下这句话成为我有使命感的种子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闻见一切有缘无灾无难,比原来幸福快乐,我是无比的幸福快乐 天地间的有教派的经,都是通往万物真理的路,如果不通真理,定会自我灭绝 今后应将天地一切教派的经归为真理,宇宙方能大同世上无论什么国家,无论什么党派,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何人皆须悟人间真理,使人可学、可亲、可近 当今,只因是这样派、那样教的理论被割开囚禁,我的某某党派,不可而学,虽有理,因环境而弃之,可叹、可悲。
愿世间一切经、 一切文归纳为真理, 让天地间皆能常学精进,相通相生,众生相处皆受益,万物和谐奏佳音 谷良: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不可能出世修行,但是否可以通过获得像生活道这样的智慧得到一种清静快乐的美好人生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元真道人:一定能在俗世中,以理生活,机来则应,无机则静,已得幸福快乐自在之人生 谷良:我看到一些人,他们逢庙必拜,见菩萨就磕头,我不 第 9 页 知道他们求什么,只是觉得大家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苦,今天我们的文明在进步,但我感到,在苦海中的人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现在恐怕很少有人能站出来说:我比陶渊明更快乐啊? 元真道人:心迷拜寺庙,遇道不见道,明了常行道,理通玄关窍 谷良:我很信奉《中庸》中的一句话:至诚如神一方面,我坚信,诚为道德的根本,但在生活中,也往往因直率和真诚而得罪人,这使我开始注意方法和艺术,诚博厚如地,没有道的高明,就无法获得通行证,您有何高见? 元真道人:在天地间无论何时何地,都须因人制宜,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三者相通,方顺行也遇到任何事情,须以整体灵气,皆可通达 谷良:有句古语:闻道易,修道难 《中庸》也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在清净的境中,我们很容易感受道的妙处,但往往到了世俗的境中,就容易为境所困,一下子便偏离了道,如何能守道,恒道呢? 元真道人:闻道易,修道难;修道易,恒道难静境则静,乱境则动,不是真静,被境所困因妄念所致 谷良:您如何看待道与德的关系? 元真道人:修行人,须先修德,行人道者近于大道修德不修道,白来世一遭,修道不修德,一生白忙活 谷良:古人将德放在才的前面,今天很多企业把才放在德的 第 10 页 前面, 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人要如何才能达到大德的境界呢? 元真道人: 古人的德才是先求平安 德如人道, 人虽在俗世,但不会害人, 再有才者定是助力 当今以才德录用, 为贪心而生只要有能力,使他受益,不顾一切,故而福中隐祸上善若水,即是大德人生一世于一切缘,以力助之即相生,则为大德也 作者简介: 谷良,毕业于中南大学法学系,湖南大学 MBA现任湖南经济电视台副总编辑、法制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金鹰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 元真道人,出生于河北威县道教龙门派 21 代传人,现任河北省道协道家书画院秘书长 他自创开悟之法,将道法和书法融为一体, 哲理和生活融会贯通, 提出以智慧为本的生活道主张。
* 各界名流齐聚一堂 品赏元真大师新书《生活道》 来源:法制周报 2008-05-03 感悟生活之道,沐浴智慧之光今日上午,各界名流齐聚长沙杜甫江阁,品赏元真大师心灵感悟的结晶《生活道》 元真大师 1963年出生于河北威县,为当代中国道教龙门派21 代传人,现任中国道教河北道家书画院秘书长他自创一套开悟之法,将道法和书法融为一体,哲理和生活融会贯通,提出以智慧为本的生活道主张 在其指点下, 诸多善缘之人受益新生,身心如洗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在湖南经世出版物公司 第 11 页 的大力推动下, 元真大师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作品进行了精心整理和编辑,创作完成《生活道》一书 该书汇集了元真大师数十年的智慧感悟和创作灵感, 分为修身篇、待人篇、处事篇、治学教育篇、解惑篇、对话篇、致恩师七个章节 全书采用箴言格式, 明理见性, 崇道厚德, 言简意赅,极富哲理 此书融作者本人的书法与哲理诗歌于一体,并用简练明快的语言,解读人生的真谛和智慧全书充满中国道的磁场和力量,直指人心,直抒胸臆,在优美自然的阅读体验中,给人以心灵的洗礼与震撼 上午九点半,品赏会在古琴、洞箫的悠扬旋律中拉开序幕。
随后,来自湖南大学的学生朗诵了书中的精彩片段,与会专家、学者,以及 40 余名从香港、石家庄、北京等地赶来的元真大师的弟子,纷纷对此书展开热烈讨论 著名作家王岳文还高度评价该书不仅是一部宗教界的经典著作,更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生活道》总策划、湖南经济电视台副总编辑、金鹰报刊社社长谷良表示,看《生活道》 ,会从内心深处挖掘出埋藏多年的自性光芒和生命灵感,并由此悟高见远,越障得慧,感受那种云开见青天一般、洞彻生命宇宙的光明和幸福 此书将于今年 5 月由线装书局出版并全面上市 * 品尝元真大师《生活道》 作者:云鹤庄主 2008-05-02 第 1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