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带交换知识点八班.doc
10页ATM1. 中英文解释:ATMATM (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转移模式界步是指ATM统计复用的性质转移 模式是指网络中所采用的复用、交换、传输技术,即信息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所用的传递方 式在这种转移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CELL),來自某用户信息的各个信元不需要周 期性地出现因此ATM就是一种在网络中以信元为单位进行统计复用和交换、传输的技术2. ATM信元结构信头+信息域各字段比特数、各字段功能ATM是一种新型分组技术,信元实际上是具有固定长度的分组,信元总长度为53个字 节,其中5个字节是信头,48个字节是信息段,或称净荷信头包含表示信元去向的逻辑 地址、优先等级等控制信息信息段装载来口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信息任何业务的信息 都经过切割封装成统一格式信元ATM信元结构如图B,所示ATM信元 UNI信头结构NNI信头结构GFC: 一般流量控制PT:净荷类型VCI:虚通路标识HEC:信头差错控制VPI:虚通道标识CLP:信元丢失优先级图B・1 ATM信元结构|3. ATM协议参考模型,哪些层?哪些面?各面的主要功能各层的主要功能 用户平面:完成用户信息的传递;控制平面:呼叫和连接到控制功能,即信令功能;管理平面:实现面管理,层管理;面管理:完成各个面之间的协调;层管理:网络资源与协议参数的管理,并处理各层中的操作与维护(OAM)信息流 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又分为四层:物理层,ATM层,AAL和高层。
不能很好的映射到OSI 的各层)ATM适配层(ATM Adaptation Layer, AAL)是业务特定的,它的使用収决于应用要求ATM层主要执行交换、路由选择和多路复用功能注:四层指的是网络终端,中间的ATM网络节点:只包括两层:ATM层和物理层4. ATM参考模型•物理层的分层结构传输会聚子层TC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物理层主要处理相邻ATM层|'可ATM信元的传输物理层又分为:物理媒体关联子层(PMD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Sublayer)传输V匚聚子层(TC: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传输会聚子层TC的主要功能: 〜1. 传输帧的产生和提取2. 传输帧适配3. 信元定界4. HEC序列产生和信元头校验5. 信元速率解耦5・ATM参考模型.ATM层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VP/VC交换的特点ATM层主要执行ATM网的交换功能,在同一 ATM层单元间传递和复用信元ATM层具有4项功能:信元的多路复用和多路分接;VPI/VCI的翻译(即选路功能);ATM 信元头的产生和提取;一般流量控制(GFC)VP为虚通道,VC为虚容器,简单来说,VP是大的容器,VC是小的容器。
VP交换就是指在 交换的过程中只改变VPI的值,透传VCI的值,而VC交换过程中VPI、VCI都改变详细 请自己查)6・ATM参考模型・ATM适配层:A/B/C/D类业务的适配层协议SALL使用哪种AAL 协议A类一恒定比特率(CBR)服务:AAL1B类一可变比特率(VBR)服务:AAL2C类一面向连接的数据服务(ABR) : AAL3/4 AAL5D类一无连接数据服务(UBR) : AAL3/4 AAL5S-AAL 采用 AAL5AAL1 AAL2 AAL3/4 AAL5 协议详见 PPT 第二章 50-80 页 7・宽带业务对交换机的要求有哪些?多速率交换;多点交换;多媒体业务支持& ATM交换结构:Crossbar结构和Banyan结构阻塞特性的区别Banyan网络的基本特性PPT・CH2_宽带交换_ATM_2013-第102页・106页9. ATM中按照速率要求把业务分为哪五大类?ATM中按照速率要求把各种业务分为五大类:未定比特速率(UBR: Unspecified Bit Rate):对传输速率没有指定,但可靠性要求很高,即 所谓“尽力传输"(Best Effort),用于局域网仿真(LAN Emulation)<>固定比特速率(CBR: Constant Bit Rate):有固定的带宽(速率)要求,适用实时的话音和 视频信号传输。
可用比特速率(ABR: Available Bit Rate):只需指定峰值(Peak)和谷值(Minimum)信元 速率,应用不多可变比特速率(NRT・VBR: Variable Bit Rate):允许可变的带宽,但必须指定峰值带宽、最大突发数据长度和必须维持的最低速率实时可变比特速率(RT-VBR: Real Time Variable Bit Rate):主要用于速率可变的实时业务 (如视频监控和压缩话音通信等业务)10. AAL协议有几种?分别用于适配哪种类型的业务?A类一恒定比特率(CBR)服务:AAL1支持恒定比特率的面向连接服务这种服务的例子包括64K速率语音、固定速率的 非压缩视频和专用数据网络的专线B类一可变比特率(VBR)服务:AAL2支持可变比特率的面向连接服务,但其发送需要有限延吋这种服务的例子包括压 缩包语音或视频对于接收方要重组原始的非压缩语音或视频來说,发送的冇限延时是很必 要的C类一面向连接的数据服务(ABR) 用于面向连接的文件传输和数据网络应用程序,该程序中在数据传输前已预先设置好连接 这种服务提供可变比特率但不需要为传送过程提供有限延时有两种AAL协议支持该类服 务,且此两种协议已被合并为--种,即AAL3/4o但由于其十分复杂,AAL5协议常用来支持该类型的服务。
D类一无连接数据服务(UBR):该服务的例子包插数据报流量,通常也包扌舌数据网络应用程序,在该程序中在数据传输前没 有预先设置连接AAL3/4或者AAL5都可用来支持此类服务ATM信令也釆用AAL5适 配AAL1 AAL2 AAL3/4 AAL5 协议详见 PPT PPT-CH2_宽带交换—ATM_2013-第 50 页・80 页11. ATM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作用是什么?ATM流量控制的定义是:ATM网络为了避免拥塞发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预防性措施) ATM拥塞控制的定义是:ATM网络在发生拥塞后,为减轻拥塞程度,控制拥塞扩散,缩短拥塞持续吋间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反应性措施)12. 常用的ATM业务流量与拥塞控制方法有哪些? 连接接纳控制业务流警管(Traffic Policing)(使用参数控制) 优先级控制反应式拥塞控制(ABR流量控制)13. ATM流量控制可否直接使用IP网络的流量控制方法? ATM流量与拥塞控制,不能照搬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的方法滑动窗口法不适用于ATMoPPT-CH2_宽带交换—ATM 2013-第 130 页MPLS14. 中英文解释:MPLS/LSR/LER/LDP/LSPoMPLS :多协议标签交换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LSR:标记交换路由器 Label Switching RoutersLER:标记边缘路由器Label Edge RoutersLDP:标记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SP:标记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15. ATM和MPLS都是标签交换,ATM的标签就是VPI/VCEMPLS引入了标记(Label)的概念,在MPLS网中数据的传输靠标记引导;Label:固定长度的短标记,便于快速转发(与ATM中的VPI/VCI相似);16. 简要说明MPLS网络的工作原理。
Step 1:所有LSR和LER运行路由协议,建立相应的路由表根据已建的路由表,运行标 记分发协议,建立相应的转发表,这些转发表的输入/输出标记对构成了 LSPoStep 2:当一个未被标记的数据包(IP包、帧中继或ATM信元)到达入口 LER, LER分析 数据包头部,确定其所需的第三层服务(如QoS、带宽管理等),根据策略和路由要求确定 其初始标记,将标记添加在数据包头部,查询转发表将数据包转发给LSRoStep 3: LSR读出标记数据包的标记,根据转发表将其替换成新的标记,转发给下一个LSR 此过程沿着LSP在每个LSR重复执行Step 4:标记数据包到达出口 LER, LER剥离标记,根据数据包头将其转发至最终冃的地17. MPLS的标签:说明MPLS标签的格式(即结构),及标记Label的作用标签嵌 套深度、路由器处理栈顶标签PPT CH3宽带交换 MPLS 2013 1 •第26页18. FEC:中英文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 FEC 转发等价类是一系列具有某些共性的数据流集合(目的地相同、使用的转发路径相同、具有相同的服务 等级等),这些数据在转发的过程中被LSR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处理;19. LD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什么?LDP主要功能:让LSR实现FEC与标签的绑定,并将这种绑定通知给相邻的LSR,使各 LSR对收到的标签绑定达成共识。
20. LDP消息分为哪几类?各类消息的主要功能四类消息:发现消息(Discovery Message)通告和维护网络中某个LSR的存在会话消息(Session Message)建立、维护和中止两个相邻LSR交换标记/FEC绑定信息的会话 公告消息(Advertisement Message)建立、修改和删除标记/FEC绑定通知消息(Notification Message)提供错误信息等21. LDP对等体:什么是LDP对等体MPLS中LSR发现LDP对等实体的两种机制、 这两种机制的实现方法标签分发对等实体LDPPeer :两个使用标签分发协议交换FEC/标签绑定的LSR两种机制:基本发现机制:用于发现本地的LDP对等实体(直接相连的peer)o扩展发现机制:用于发现远地的LDP对等实体(不直接相连的peer)实现机制:希望与相邻LSR建立会话的LSR,向相邻LSR周期性的发送Hello消息,通知 相邻节点对等关系;Hello消息使用UDP协议來传输基本发现机制:UDP的目的地址是广播地址,端口号为通用的LDP发现端口号,接收方将 这个对等关系标识为链路层可达;扩展发现机制:UDP目的地址是一个特定的IP地址,接收方会将这个对等关系标识为网络 层可达。
22. LDP工作有哪几个阶段?标记分发协议工作有四个阶段:(1)发现阶段(2)会话建立与维护(3)标记交换路径(LSP) 的建立与维护(4)会话的撤销PPT-CH3_宽带交换_MPLS_2013_2-16 页23. LSP的建立有哪两种方式?区别?逐跳路由、显式路由Hop-by-hop routing 逐跳路由:每个节点独立为每一个FEC选择下一跳,类似于因特网中IP路由算法(OSPF…) 使用传统的动态路由算法来决定LSP的下一跳,每个节点独立地为FEC选择下一跳,对于 下一跳的改变由本地决定,发生故障吋路径的修复也由本地完成Explicit routing 显式路由:入口 LSR指定分组在网络中的路由,即规定好部分或全部的LSR;(严格显式路由,松散显式路由)显式路由则使用流量工程技术或者手工制定路由,不受动态路由影响,路由计算中可以 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如策略、CoS等级),每个LSR不能独立地选择下一跳,而由LSP的入 口/出口 LSR规定位于LSP上的LSRo■逐跳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