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从业资本.doc
15页第八章 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 8.1 银行监管 银行监管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的监督管理行为,监管部门通过制定法律、制度和规则,实施监督检查,促进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有效保护存款人利益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原理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公共性质论 二是利益冲突论 三是债权保护论 四是银行风险论 五是适度竞争论 银行监管理念的发展伴随经济发展与银行业发展而不断完善 8.1.1 银行监管的内容 1.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1)银行监管的目标 明确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中国银监会成立后,在总结国内外银行业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四条银行监管的具体目标:一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二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三是通过金融、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四是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2)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 依法原则; 公开原则 公正原则 效率原则 (3)银行监管理念和标准 ①监管理念中国银监会提出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空、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
②良好银行监管的标准一是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二是努力提升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服务中的竞争力;三是对各类监管设限做到科学合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一切不必要的限制;四是鼓励公平竞争,反对无序竞争;五是对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要实施严格、明确的问责制;六是高效、解约地使用一切监管资源 (4)风险监管 ①风险监管概述 从风险监管的实质来看,风险监管实际上是对合规监管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否定,合规监管是风险监管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监管实践看,风险监管的演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标志是1979年美国监管当局提出CAMEL评级体系第二阶段是风险为本的监管风险为本的监管,代表着国际银行业监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②风险监管的优点和作用 ③风险为本的持续监管框架 一是了解机构; 二是风险评估; 三是规划监管行动; 四是准备风险为本的现场检查; 五是实施风险为本的现场检查并确定评级; 六是监管措施、效果评价和持续的非现场监测 2.银行风险监管指标体系 (1)银行风险监管指标概述 ①准确性原则; ②可比性原则; ③及时性原则; ④持续性原则; ⑤法人并表原则; ⑥保密性原则。
(2)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体系的类别和定义 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主要类别,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 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 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 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 (3)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定义、公式和计算要素的含义 ①流动性风险指标 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核心指标 l 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100%,分别计算本外币和外币口径数据,不得低于25% l 超额备付金比率 人民币超额准备金率=(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该指标不得低于2% l 核心负债比率 核心负债比率=核心负债期末余额/总负债期末余额×100%,分别计算本外币和外币口径数据,不得低于60% l 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未使用不可撤销承诺)/到期流动性资产×100%,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外币和外币口径数据,不得低于-10%。
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辅助指标 l 经调整资产流动性比例 经调整资产流动性比例=调整后流动性资产余额/调整后流动性负债余额×100% l 存贷款比例 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不得超过75% l 最大十户存款比例 最大十户存款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总额/各项存款×100% 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指标 l 营运资金作为生息资产的比例 l 境内外汇存款与外汇总资产的比例 ②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l 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l 预期损失率 预期损失率=预期损失/资产风险敞口×100% l 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 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 l 贷款损失准备金率 贷款损失准备金率=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贷款类资产总额 l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刻意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③操作风险指标衡量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表示为操作风险损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④市场风险类指标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率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得高于20%在条件成熟时采用风险价值法(VaR方法) 市值敏感度为修正持续期缺口乘以1%/年,指标值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根据风险监管实际需要另行制定 ⑤贷款风险迁徙指标 正常贷款迁徙率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⑥风险抵补类指标 盈利能力监管指标 l 资本金收益率资本金收益率也称为股本收益率(ROE) 资本金收益率=税后净收入/资本金总额 l 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ROA)主要反映商业银行的管理效率,即将商业银行的资产转化为净收益的能力,也是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综合指标 资产收益率(ROA)=税后净收入/资产总额 l 净业务收益率、净利息收入率和非利息收入率及非利息收入比率指标 净业务收益率=(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支出总额)/资产总额 净利息收入率=(贷款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支出)/资产总额 非利息收入率=(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支出)/资产总额 非利息收入比率=(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支出)/(营业收入-营业支出) 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和非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
资本充足程度指标包括核心资产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 3.风险监管的内容和要素 (1)风险状况 对银行机构风险状况的监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2)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起源于法律术语,其核心含义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代理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 (3)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实现的,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高效运营、财务报表真实以及行为守法合规而设定的过程,是商业银行有效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4)风险管理体系 (5)风险计量模型 (6)管理信息系统 (7)管理人员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 8.1.2 银行监管方法 1.资本监管 (1)资本的定义 账面资本及所有者权益,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部分,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信托赔偿准备和未分配利润等 监管资本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监管当局关于合格资本的法规与指引发行的所有合格的资本工具 经济资本是指商业银行用于弥补非预期损失的资本。
(2)资本的作用 ①为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来源 ②吸收和消化损失 ③约束银行扩张,增强银行系统的稳定性 (3)资本监管的重要性 ①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 ②资本监管是提升银行体系稳定性、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 ③资本监管是促使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监管手段 (4)资本充足率计算 ①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和最低要求 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②资本的组成 l 核心资本 n 实收资本 n 盈余公积 n 未分配利润 n 少数股权 l 附属资本 ③资本扣除的有关规定 ④表内资产风险权重 ⑤风险缓解的处理 ⑥表外项目的处理 ⑦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5)资本监管的要点 ①有效资本监管的起点是商业银行自身严格的资本约束 ②监管部门应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程序进行评估 ③监管部门可以个案性地要求商业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 ④监管部门对资本不足银行的纠正措施包括三类 ⑤商业银行董事会负责本行资本充足率的信息披露,未设董事会的,由行长负责。
2.市场准入 (1)市场准入概述 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包括三个方面:机构准入、业务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准入 (2)市场准入监管的必要性 ①银行是一种含有复杂风险体系的行业 ②银行具有特殊的资产结构 ③银行具有很强的公众性 ④存款人挤提存款是对银行稳定的最大的威胁 ⑤银行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再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 ⑥银行业也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3)市场准入监管目标 ①保证注册银行具有良好的品质,预防不稳定机构进入银行体系 ②维护银行市场秩序 ③保护存款者的利益 (4)市场准入的范围和标准 ①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 ②合作金融机构行政许可 ③外资金融机构行政许可 3.风险评级 (1)风险评级概述 (2)风险评级的作用 (3)风险评级的原则和程序 ①风险评级的原则 n 全面性原则 n 系统性原则 n 持续性原则 n 审慎性原则 ②风险评级的程序 (4)风险评级的主要方法 ①CAMELs评级 评级内容和标准: n 资本充足性 n 资产质量 n 管理 n 盈利性 n 流动性 n 市场风险敏感度 ②其他风险评级方法 n ROCA评级法。
n SOSA评级方法(母行支持度评估) (5)监督检查 ①非现场监管 非现场监管工作的程序完成的非现场监管程序包括制定监管计划、监管信息收集、日常监管分析、风险评估、现场检查立项、监管评级和后续监管七个阶段 非现场监管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是会计准则 二是监管信息报告的范围和频率 三是监管信息渠道和准确性 四是监管信息的保密 五是信息披露 ②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现和识别风险;二是保护和促进作用;三是反馈和建议作用;四是评价和指导作用 现场检查工作的程序 现场检查的重点内容 ③风险处置纠正 n 纠正 n 救助 n 市场退出 8.1.3 银行监管规则 1.银行监管法规体系 (1)银行监管法规概述 银行监管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