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34958617
  • 上传时间:2018-03-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5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 相关研究2018年 2月 24日目 录 内容提要————————————————1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 1.习惯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3 2. 2.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9 3. 3.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15 4. 致 谢 —————————————————17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1内容提要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 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 有一个最佳期譬如,学者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5岁是儿童形成 使用筷子习惯的最佳期;3岁是对儿童进行解扣纽扣训练的最佳期 等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 “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 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又问:“在幼儿园里学 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 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 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 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因此,作为父母,应根据幼儿成 熟的机能适时进行某种品德或某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是人们 所说的“好雨知时节” 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关键期,进行良好 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 关键词: 幼儿 行为习惯 方法 策略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 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 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等等 习惯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 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 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 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改变对事物的 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我国著名青 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 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不少家长为孩 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 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 须自小开始培养。

      然而今天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 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 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3 很多兽性长大的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 旧风俗、旧习惯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 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 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 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古人 说的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 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 卸的责任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很广: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地 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 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 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 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遵循科学的原则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 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按照规律和特点,具体的家长可以遵循以下 5个基本原则:1.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4 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 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 效果! 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 时就出手” , 重视孩子的“第一次” ,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

      许多家长正是在 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如:我的一个同事有一个正在上小班的女儿果果,有一次吃饭, 她把最喜欢的番茄炒蛋拖到自己的面前,不准别人吃妈妈告诉她 这么做很没礼貌,她索性甩掉筷子不吃了本以为打了胜仗的果果 等着妈妈哄她吃饭,没想到妈妈不仅不理她,还把菜全部吃掉,将 她冷落在一边不管过了一会儿,她见没有转机,就主动跟妈妈道 歉,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这时妈妈耐心地跟果果说:“这样做 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很没有礼貌,别人会不喜欢!”这“第一次” 的教训不仅让果果改掉了这个毛病,从那之后,她凡事都会先让着 别人只有不轻易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以后的第二次, 第三次…… 1.2、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 目前广大教师都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注5 重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 断的激励和表扬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应适时、 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 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 为习惯时,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 所触动,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另外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 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 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 的 ”凡是幼儿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给贴上小贴 纸以示鼓励,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鼓励和表扬应该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 的我们要在幼儿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及时表扬幼儿,使幼儿能够 及时地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及时强化, 不日后的大量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而过多的表扬和鼓励有时也会给 幼儿造成一种误解:表扬来得太容易,行为好坏的区分不是很明确, 不一定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 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6 效果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鼓励,挫折教育更不是一味的批评,没有 了规则,就没有了教育的尺度,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甚 至有可能悖其道而行之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用物质、用精神去刺激 孩子,如果不加引导,孩子不知道被赏识的理由,或者理由理解偏 差,不该赏识的地方被赏识,就会导致挫折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从 而引发逆反心理。

      教育如同栽花,没有规律地浇水、松土只能让花 朵枯萎,而按照生长、有规律的抚育则会鲜花茂盛因此,家长十 分有必要放下家长的架子,抛弃家长式作风,成为孩子的朋友,让 沟通成为一种习惯 1.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 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 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 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 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 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行为、整齐 清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 关系而成人不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7 的影响父母喜欢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不会好;父母喜欢 常常骂人,孩子自然也会常常骂人,父母爱好穿着打扮,孩子就喜 欢穿着打扮,甚至父母爱吃什么食物,孩子也爱吃什么食物 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 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 力非常有限,因此,在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

      比如: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上楼梯时左 上右下、说话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答应幼儿的事情都能做到等, 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孩子会 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1.4、要有坚决的态度 在孩子面前,家长和老师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 决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家长的态度一定要 前后一致,如果小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 天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饭,我们怎能帮助小宝养成良好的 饮食习惯呢? 1.5、要有默契的合作 ,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一天我和朋友聊天,他的小孩子元元在一旁画画边画边说: “爸爸坐的飞机来了 ”他奶奶对我说:“他爸爸今晚回来,看把他8 高兴的 ”这时,门外传来小孩子的喊声“元元,我去骑车,你去不 去?”元元对奶奶说“我和牛牛在院里骑会儿车行吗?”奶奶说: “行,但是你要把画笔和纸收拾好了再去 ”元元答应着,开始收拾 桌上的文具这位奶奶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孩子生活在奶奶 家,但奶奶和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却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 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 就容易养成。

      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 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 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即 使成人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 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爷爷奶奶、姥姥 姥爷溺爱孩子,往往和父母的要求相悖,从而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的养成带来了很多障碍 另外还应该注意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默契合作家长对孩子的成 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教师不和 家长团结协作,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通 过双方密切合作和共同的努力,以帮助和促进幼儿的健康的成长, 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9 1. 6、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在咨询会上,一位父母指着站在远处的孩子对我说:“这孩子 要把我气死了,天天都有父母向我告状 ”接着这位父母向我讲述了 孩子怎么和小朋友打架,用积木把别人砍伤,用嘴把同伴咬出血 印……这位父母苦恼地说:“我都怕去幼儿园接孩子,真怕哪位 父母来找我,打他,骂他,可怎么他就不改呀?”这位父母的苦恼 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难得多父母应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 动的动力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 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加上父母的冷眼、厌恶、甚 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不良情绪,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 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 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 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 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 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 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 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除了以上5个基本原则,家长还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 实践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决不能10 一曝十寒 2、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 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 为习惯的培养2.1、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幼儿园要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