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师版数学小学一上知识点归纳.docx

50页
  • 卖家[上传人]:教****
  • 文档编号:239523495
  • 上传时间:2022-0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2.13K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师大版学校数学一年级(上册)学问点归纳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领域分类 内 容·熟识 20 以内的数;学问数与与技能代解决数问题学问空间 与与 技能图形 解决问题学问统 与技能计 解决问题· 20 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熟识物体的轻重、长短、大小、多少和高矮;熟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半时;·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数的实际问题;·熟识上下、前后、左右;·直观熟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简洁几何体的分类;·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象形统计图;·简洁统计表;·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用图表表示整理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简洁的说明;实践与综合应用·大家来锤炼(综合应用学过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迎新年(综合应用本册有关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各单元的教学内容一 生活中的数(一)本单元学问网络:能数出 10 以内的数活生 能认、读 10 以内的数中的数会写 0~ 10 各数把握 10 以内各数的次序能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二)各课学问点:可爱的校内(数数)学问点:1、按肯定次序手口一样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2、能用 1-10 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欢乐的家园( 10 以内数的熟识)学问点:1、能形象懂得数“ 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2、在数数过程中熟识 1-10 数的符号表示方法;3、懂得 1~ 10 各数除了表示几个,仍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熟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分: 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 序数表示数量的次序;玩具( 1~5 的熟识与书写)学问点:1、能正确数出 5 以内物体的个数;2、会正确书写 1-5 的数字;小猫钓鱼( 0 的熟识)学问点:1、熟识“ 0”的产生,懂得“ 0”的含义, 0 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2、学会读、写“ 0”;文具( 6~10 的熟识与书写)学问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 6-10 的物体的个数;2、会读写 6—10 的数字;二 比较(一)本单元学问网络:比大小、比多少比比高矮、比长短较比轻重(二)各课学问点: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学问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 一是基于“数数”, 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2、通过比较详细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 获得对“>”、“<”、“=” 等符号意义的懂得,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 10 以内的数的大小;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高矮(比高矮、比长短)学问点: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 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 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2、熟识高矮的区分,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形下才能正确比较;3、知道 高矮比较的相对性轻重(比轻重)学问点:1、经受比较轻重的过程, 体验一些详细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同学说具有肯定的难度,不要求全部的同学都能独立完成;三 加减法(一)(一)本单元学问网络:从实际问题中抽象 10 以内的加、减算式,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并加以解 问 解加 释与应用 题 决减 有法 关( 的一 正确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简) 单实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二)各课学问点:有几枝铅笔(加法的熟识)学问点:1、初步明白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运算;2、初步尝试挑选恰当的方法进行 5 以内的加法口算;3、第一次显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同学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懂得题目的意思;有几辆车(初步熟识加法的交换律)学问点: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看角度动身,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2、勉励同学依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显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摘果子(减法的熟识)学问点:1 、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懂得减法的运算方法; 2、能正确懂得图意, 并依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 从而学会解决简洁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运算;小猫吃鱼(得数是 0 的减法)学问点: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懂得得数是“ 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2、提高 5 以内数减法的运算才能;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猜数嬉戏( 6,7 的加减法)学问点:1、学会“ 6”和“ 7”的加减法 , 感知并明白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2、依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3、正确口算“ 6”和“ 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跳绳( 8,9 的加减法)学问点:1、在详细情境中 有序地写出 8、9 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正确口算“ 8”和“ 9”的加减法;可爱的企鹅( 8,9 加减法的综合练习)学问点:1、在懂得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挑选运算方法解决问题;2、熟识“大括号”,懂得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3、依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 “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分苹果( 10 的加减法)学问点: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 10 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正确娴熟地口算 10 的加减法3、本课教学 10 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 10 的加减法的规律起点,但它仍是娴熟地口算 10 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操场上(解决减法问题)学问点:1、在详细 情境中使同学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 " 谁比谁多(少) 几" 的问题;2、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3、在详细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同学体验谁比谁少, 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学问点: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次序;2、把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运算;大家来锤炼学问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 10 以内物体的个数;2、巩固基数和序数的区分,能给事物正确排序;3、正确懂得图意,能提出数学问题,并挑选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4、依据情境供应的数学信息, 同学可以正确比较 “多、少”“高、矮”,体会比较的相对性;四 分类(一)本单元学问网络:能依据给定的标准或挑选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分类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二)各课学问点:整理房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学问点:1、使同学经受分类的过程,学会按肯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2、让同学懂得把物体按肯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3、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在分类的活动中,培育同学观看力、判定力,动手操作才能;整理书包 〔 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学问点:1、让同学经受整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让同学自主挑选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让同学懂得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五 位置与次序本单元学问网络:体会并确定前、后、上、下、位 左、右的位置与次序置与顺序 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各课学问点: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学问点:1、留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次序与描述物体的精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分;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独,不仅仅有一个松鼠,仍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3、留意让同学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学问点:1、在详细的情境中懂得“上下”的相对性;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学问点: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假如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次序是一样的; 假如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次序是相反的;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学问点: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学问,进行物品的位置与次序的描述活动六 熟识物体(一) 本单元学问网络:认识 能直观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物体(二) 各课学问点:物体分类(立体图形的熟识)学问点:1、对几何体有肯定的感性熟识, 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外形及其名称;2、能对简洁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在详细的分类活动中,知道可以挑选许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材只出现按大小和外形的标准分,是由于它们都是几何争论的对象;你说我摆(几何体熟识的练习)学问点:这个数学活动, 对“说”的和“摆”的都有肯定要求: 说的一方要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眼前几何体的相对位置与次序; 摆的一方就要依据听到的信息, 一边在头脑中建构空间图形的表象, 一边用相应几何体模型把它摆出来;双方仍要就摆的与说的是否一样进行确定;七 加减法(二)(一)本单位学问网络:熟识 11~ 20 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把握 20 以内数的次序,及数位的排列,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加 初步明白十进制,会比较 20 以内数的大减法 小(二)学会 20 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及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并体会运算方法的多样性,能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一) 各课学问点:捆小棒( 11~ 20 各数的熟识)学问点:1 、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对应, “个位”与“根”对应;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2、熟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 ,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3、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认同学认、读、写 11~ 20 各数;把握 20 以内数的次序、大小以及数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