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路温控说明书》doc版.doc
42页单路温控说明书功能概述采用高性能ARM监控芯片为核心,确保了产品测控的精确性、稳定性,是一款高精密度、高集成性的控制器该产品可以选择配接K、J、S型热电偶或PT100传感器,支持PID算法调节温度,能够独立监测、控制相应设备的温度具有多种输出可选:晶闸管控制输出、继电器控制输出和DA模拟量输出(0~20MA或者0~10V输出可选)规格: ●电源:直流开关电源24V建议参数:+24V 2.1A●DA标准电流信号输出:4~20MA●DA标准电压信号输出:0~10V ●继电器输出:f=50/60Hz,12A 125VAC/7A 250VAV/7A 30VDC控制器外观尺寸图单路温控型号命名规则如下所示:导轨式单路温控端子接线说明如下导轨式单路温控器侧视图下图所示:Y0A:继电器控制输出的常开接点或第一路可控硅控制输出的模块触发信号24V的正极Y0B: 第一路可控硅控制输出的模块触发信号24V的负极 Y1A: 继电器报警输出的常开接点或DA输出的一端(电流输出的正极或电压输出的正极)或第二路可控硅控制输出的模块触发信号24V的正极Y1B: DA输出的另一端,电流输出的负极(或电压输出的负极)或第二路可控硅控制输出的模块触发信号24V的负极L: 交流220V的L线,需要过零检测时接入(即可控硅控制输出)N: 交流220V的N线,需要过零检测时接入(即可控硅控制输出)Y0C:控制输出端的继电器输出的公共端Y1C:报警输出端的继电器输出的公共端PRG:单路温控输出显示器的USB接口OUT:单路温控器的功率输出指示灯TX :单路温控器通信时,写数据指示灯POW: 单路温控器的电源指示灯V-:单路温控器的直流电源24V的负极输入端V+:单路温控器的直流电源24V的正极输入端B-:485通信线的B相,通信模式为MODBUS-RTUA+:485通信线的A相,通信模式为MODBUS-RTUT-:传感器的负极(传感器为热电偶时)T+:传感器的正极(传感器为热电偶时)NC:空GND:当传感器为PT100(2线制)时,接PT100的一端)导轨式单路温控接线图如下图所示:(第一路继电器作为温控输出;第二路继电器作为报警输出,默认配置。
具体配置参见功能码146和147)备注:①Y1A作为报警输出端时,就不能作为DA输出的负极;Y1A作为DA输出的负极时,就不能作为报警输出端②继电器1(即端子公共端Y0C,常开点Y0A,常闭点Y0B)作为控制输出,继电器2(即端子公共端Y1C, 常开点Y1A, 常闭点Y1B)作为报警输出,反之,只要把对应端子参照上图改接过来即可2个继电器具体如何分配输出,参照功能表地址146和147③若导轨式单路温控未采用继电器输出,而是采用可控硅输出(移相触发),则过零检测电源需要接上,其与可控硅控制模块(TG35)接线示例如下图所示:④若温度传感器直接采用模拟信号输入,则接线示例如下所示:⑤若输出为模拟量,则报警输出端转移到常开点Y0C与Y0A温度曲线模式如下图所示那样,按照预先设定的曲线,使温度设定值与时间一起变化的功能本功能可以最多编制29段(即温控曲线30点)曲线的程序第一点从执行程序开始之前测量值开始运行备注:若想实现曲线循环运行的功能,只要将应用到的最后一段开始至第29段的时间设置为0即可宽体固定式单路温控器接线端子如下所示:NLA1GND1A+B-T+24V+T-GND24V+: 直流电源24V的正极输入端GND1: 直流电源24V的负极输入端A+: 485通信线的A相,通信模式为MODBUS-ASCIIB-: 485通信线的B相,通信模式为MODBUS-ASCIIT+: 传感器的正极(传感器为热电偶时)T-: 传感器的负极(传感器为热电偶时)GND: 当传感器为PT100(2线制)时,接PT100的一端)N: 220V交流电的零线L: 220V交流电的火线A1: 可控硅的控制输出端,可控硅导通时与L接通,及与火线相通宽体式单路温控接线图如下所示备注:宽体式单路温控的曲线工作模式参考导轨式单路温控。
单路温控功能表如下所示:地址功能号类型范围默认值说明0AD0值U160~65520 ADC0 采样值,即实际温度对应的AD值1保留U16 厂家保留2保留U16 厂家保留3AD1值U160~65535 LM35 采样值,即环境温度对应的AD值4AD2值U160~65535 内部参考电压采样值5PT100阻值U160~65535 传感器 - PT100 阻值6热点偶电压差I32-2e9~2e9 传感器 - 热电偶压差 (uV)78环境温度I16-32768~32767 LM35 温度 (单位:0.1度)9TS0I16同上 温度(0-15),单位0.1度根据配置将该16个温度进行运算得出最终温度值(第0个为内部模块上的传感器测出的温度, 其它15个为外部输入的温度值)10TS1I16同上 11TS2I16同上 12TS3I16同上 13TS4I16同上 14TS5I16同上 15TS6I16同上 16TS7I16同上 17TS8I16同上 18TS9I16同上 19TS10I16同上 20TS11I16同上 21TS12I16同上 22TS13I16同上 23TS14I16同上 24TS15I16同上 25实际温度I16-32768~32767 最终计算得出的用于温控的温度值,单位0.1度26输出功率U160~100 最终计算出的温控输出功率(百分比)27保留U160~65535 厂家保留28保留U160~65535 占空比输出时计数器29保留U160~65535 占空比输出时比较值30故障显示U320~4e9 系统错误标志(按位表示):0: 配置校验出错, 恢复为默认配置1: 传感器断线2: 计算出的温度值无效3132温度源选择错误指示U320~4e9 配置错误代码0x80000001: 温度源选择错误3334温度显示I16-32768~32767 设定模式下显示设定温度值;曲线模式下显示曲线的设定温度35保留U160~65535 100us的个数,用户无需关注36保留U16 PID_I厂家保留37保留U160~65535 可控硅导通时间38DA输出的数字量I160~4095 DA输出对应的数字量39曲线段数U160~29 温控曲线模式下控制器执行的当前段数40曲线时刻U320~4e9 温控曲线模式下控制器执行的当前段数中的时刻,单位秒4142DA报警状态指示U160~65535 0x0001,即1表示上限报警;0x0100,即256表示下限报警43DA报警输出选择U160~100:即报警时输出零值4ma;1:即报警时输出满值20ma。
导轨式单路温控)44远控1U160~655352第一路报警输出远控0: 第一路报警输出关;非0:第一路报警输出开45远控2U160~655350第二路报警输出远控0: 第二路报警输出关;非0:第二路报警输出开46无U160~6553500:输出使能关;1输出使能开 地址0~44可读可写,部分写无效配置 A (全局配置)地址功能号类型范围默认值说明128自动使能输出U160~6553500:系统开机后无输出,向地址46写入非0数值即可输出;非0:系统开机后自动输出129通信地址U160~2551MODBUS通信地址,255为通用地址130保留U16 0厂家保留131输入信号选择U160~11传感器类型 0: PT100;1: K型热电偶;2: J型热电偶;3: S型热电偶;4: 4~20ma标准电流信号输入;5: 0~10V标准电压信号输入132PID控制模式选择U160~655351000PID控制输出模式选择 0:导通角控制模式,适用于负载反应灵敏场合;大于100: PWM控制输出,一般应用场合133保留U160~655350厂家保留134DA调零U160~65535760DA输出调零4ma时输出对应PWM的数字量135DA调满U160~655354095DA输出满值20ma时输出对应PWM的数字量136保留U160~6553533003.3v 电压值 (mV)137热电校准U160~6553512256热电偶 +2mV 对应 AD 值138热电校准U160~6553523138热电偶 +18mV 对应 AD 值139热电校准U160~6553510996热电偶 短接 对应 AD 值140热电校准U160~6553510220热电偶 -1mV 对应 AD 值141PT100校准U160~6553513387PT100 100欧姆 对应 AD 值142PT100校准U160~6553533118PT100 200欧姆 对应 AD 值143脉宽U160~10010可控硅导通脉宽,单位0.1ms144强制关断U1680~9993可控硅强制关断时刻(该参数不要随便设置)145保留U160~20厂家保留146第一路输出点功能选择U160~100:温控输出;1:大于上限报警输出(大于T+TH);2:小于下限报警输出(小于T-TH);3:上下限之内输出(大于T-TH且小于T+TH);4:上下限之外报警输出;5:由通信1(地址44)控制输出;6:由通信2(地址45)控制输出。
备注:T表示设定温度,TH表示上限偏差,TL表示下限偏差)147第二路输出点功能选择U160~11148DA输出模式选择U160~6553500:温控输出;1:温度变送输出;2:报警输出;10:输出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