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求富-抗争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范文.docx
6页自强\求富\抗争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受争议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有人认为它因最终维护的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应当否定;有人认为它毕竟是古老的中国迈向近代化的第一次实践,总体上应予以肯定;也有人认为应当一分为二来看待,不能片面肯定或否定本文主要是从第二种观点上立意,综合多种因素来阐释肯定的理由 一、总体上持肯定态度 洋务运动虽然最终是以破产而告终,但作为古老的中国迈向近代化的第一次实践,还是给我们留下许多教益它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兴办新式学堂,选送学生出国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封建教育制度等等作为还尚处于封建专制社会的清王朝,能作出上述决策已然不易 二、以“自强”为目标,建立近代国防体系 洋务运动兴起后,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陆军、海军都有了新的转变陆军方面,无论是曾国藩的湘军还是李鸿章的淮军都开始向洋兵学习西洋枪炮和阵法,几年间人数由几千人扩充到几万人,洋枪数量所占比重也已过半。
正是因为清军有了新式武器装备,才有了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才镇南关大败法军等重大胜利,才有了甲午战争中日本倾全国之力,交战8个月仍未达到预期的进军北京、消灭清军主力的目的 海军方面,1884年设立海军衙门,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立,装备了众多铁甲巨舰、巡洋舰、主力舰等同时,又以巨资修筑了旅顺、大连、威海、吴淞、马尾等海防基地,装备了最新式的回转射击大炮,以及深水军港、船坞等配套设施,特别是旅顺、大连、威海等基地的营建,使中国拥有了当时远东规模最大的军港、船坞、炮台防御体系,成为世界著名军港之一 三、以“求富”为目标,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和新式交通运输业 招商局,1872年,李鸿章主持在上海建立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并在天津、烟台、汉口、福州、广州等地建立了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1300多万两银子,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局面 矿务局,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煤矿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不仅如此,它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
电报局,电报业的产生,开始是出于抵御外侮的用兵需要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1879年,李鸿章在天津成立了电报总局,并在大沽、镇江、上海、紫竹林、等处设立分局,李鸿章对于近代化通讯联系的进步感叹不已:“中国自古用兵,未有如此神速者” 邮政局,1878年,在李鸿章主持下,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处,仿效西方做法,试办邮政,这是中国近代邮政之始 铁路・1881年,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竣工1885年中法战争后,洋务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尽管在修建铁路的问题上保守势力的反对最为激烈,洋务派往往在争论中寡不敌众,但是到1895年为止,全国仍陆续修建了300余公里的铁路 其他,1882年,广州开始有了自来水,稍后,武昌、上海也相继办起了自来水厂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总督府安装了第一台发电机,开始了中国电灯取代油灯的时代近代化的机器缫丝、造纸、印刷、制药、玻璃制造等等,都是在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民用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此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四、各种工业创办在布局上安排合理 洋务派创办的工业,特别是一些民用工业,绝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城市,如上海、广东和天津。
一方面,这些城市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缓,气候条件好,水资源丰富,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因而消费市场大,且容易激发较强的商品经济意识另一方面,上海与广州是首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当时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这里到处都是各国租界及外资企业,有利于直接利用外国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天津毗邻北京,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这里的近代企业会更多受到上层的重视,因而发展更有前景 洋务派创办的工业除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外,中西部地区也有相应开发,如左宗棠的兰州机器局、唐炯的云南铜矿、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等,虽然时间短、规模小但对西部经济的发展却起了带动作用这正好印证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设计思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五、在世界大势面前顺应历史潮流 洋务运动兴起时,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定之时,而当时中国盛行的指导思想是“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的封建思想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他们的首要目标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样的封建思想指导下,就是只单纯引进某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也是非常困难的思想的传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强求他们一下子又能认识到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又能认识到应该同时变革封建专制制度,所以我们评价曾国藩是开洋务之先河,李鸿章、张之洞是洋务运动之中流砥柱也就不为过。
再者,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虽然没有完全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不可能发展壮大,但其主要形式是官督商办,本质上应属于资本主义,应该说还是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 洋务运动虽然并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的新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对于中国民族资本的产生、抵制外国资本的侵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