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信贷调查报告.doc
15页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信贷调查报告分行审贷部:一、客户基本情况: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和平东路388号,是一家成立日期于1995年12月29日,注册资本为1,345,646,500元,经营范围有生物、工、农药、商贸等领域,主要产品达430多个品种的股份制制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常幸经营期限至今已有19年公司处于制药行业,主要产品有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林可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多种抗生素原料药及保健品原料、制剂以及VB12、药用玻璃制品、有机溶剂、 淀粉、糖等近百个品种华北制药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基地,其中抗生素年产量6000吨,药用中间体生产力近生产力10000吨,青霉素工业盐8000吨此外,华北制药年产维生素18000吨,粉针制剂年生产达20生产亿支占到国际维生素C年需求量的20%左右,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维生素B12市场需求近年来逐步转旺,平均年增幅超过两位数华北制药维生素B12目前生产力为生产力5吨/年随着相关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公司的生产工艺日臻成熟,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生产医药化工产品,销售;植物提取物的生产、销售(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等。
公司还进行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原料药及其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批发年生产能力:目前华北制药有5万十亿(苄星青霉素1公斤=1.185十亿)的生产能力,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主要经营业务为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原料药及其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批发;兽药销售;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等通过报表分析其经营情况,存货周转率为7.359;总资产周转率为0.826;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529;总资产报酬率为0.127从中显示企业存货周转率高,利润额较大,运用资本中闲置在存货上的数额较小客户的技术: 华北制药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家认证的企业技术中心的大型企业,50年的技术积累,使企业在微生物技术方面具国内领先地位,曾经率先在国内开发出林可霉素、两性霉素B、克林霉素磷酸酯、去甲基万古霉素等十余种新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奖18项,公司建立了三级研发与技术创新体系其中公司参股的新药研究中心有专职科研人员300人,设有生物工程、合成、天然药物、生化工程、制剂、微生物资源、理化分析、药理和医药科技信息等等多个研究科室,与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管理情况: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按照现行的GMP标准组织生产,主要产品生产线已通过国家GMP认证。
生产中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清洁生产,主要产品生产技术在国内处领先地位,2003年,公司通过了国家ISO1400环保体系认证应用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保证生产过程稳定和产品质量稳定计算机辅助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在国内最早将计算机应用于抗生素发酵过程控制,新建的半合成抗生素生产基地的计算集成制造系统—CIMS应用工程项目被认定为国家“863”示范工程 华药主要管理人员:品行良好、有专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能力较强,领导班子团结,重合同、守信用、具有遵纪守法观念 该公司不曾涉入兼并(或被兼并)、合资、分立、重大诉讼、破产等事项 客户投资背景:客户因购买其主要产品抗生素的生产原料的需要申请贷款 控股股东情况: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实际控制人情况: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河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年末持股数(股) 491779100 占总股本 63.68% 年末股东总数为:111470户 华药的贷款证借款情况良好,没有出现违约支付此公司采用本公司的厂房抵押,厂房是国有土地,位于市区,交通便利,地段有一定的升值空间,还贷抵押率为50%,。
借款金额:客户向我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 担保数额28897万元,不曾出现违约支付企业营业执照:1300001000509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我行信用等级评估等级为A二、客户生产经营及经济效益情况:1.近期经营情况近三年经营指标状况 单位:万元、% 年度 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 净利润 2003 年 696,417,051.62 331,870,135.15 216,972,818.632004 年 4,124,209,738.18 104,986,669.81 59,147,413.322005 年 3,971,939,348.91 -187,988,460.98 -184,750,260.65 从以上数据分析,2003—2004年企业经营发展迅速,销售收入大副上升,但由于主营业务成本上升,利润总量下降,主要是随着生产工艺技术、产品产量等增强扩大,加之,严格控制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盈利水平还是逐年提高2005年12月底,企业资产总额118,246,161.67元,其中:流动资产3,489,098,680.48元、固定资产2,983,577,563.53 元;负债总额5,556,779,397.68元,其中:流动负债5,514,758,440.77元,长期负债42,020,956.91元;所有者权益18528万元,其中:实收资本761,909,302.00元;资产负债率为46.3%,流动比率为52.6%,2005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97193万元,但出现负利润总额。
2.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分析华北制药主营业务收入按照主要产品类别划分为青霉素类、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类、维生素类和其他类五种青霉素类和半合成青霉素类产品销售收入从2003年度开始较以前年度有较大程度的下滑,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内青霉素工业盐生产供大于求,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引发产品价格大幅回落所致由此导致青霉素类和半合青类产品业务收入占华北制药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维生素类产品受2003年上半年价格飙升和市场需求扩大影响,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但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华北制药维生素类主导产品维生素C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并逐步下滑,导致维生素类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逐步降低头孢类产品主要由华北制药倍达有限公司生产,该公司致力于头孢类半合成抗生素及其系列中间体的生产经营和研制开发工作,目前已建成亚洲最大的7-ADCA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头孢原料药生产基地该公司近年来生产规模稳定增长,但受到国家多次下调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影响,在市场份额增长的同时,销售收入未能实现同步增长其它类产品包括淀粉糖系列产品、保健品和化工产品等,同时,华北制药加大了产品营销力度,2003年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广东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以主营药品销售业务,该公司对华北制药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较大,使得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其他类收入比重逐年上升。
随着公司逐步加快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纳入其他业务核算的相关产品市场份额和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逐渐加大,有望持续增长3.主营产品产能状况分析华北制药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基地,其中抗生素年产量6000吨,药用中间体生产能力近1000吨,青霉素工业盐8000吨此外,华北制药年产维生素18000吨,粉针制剂年生产能力达20亿支华北制药以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为主要生产产品其中,维生素C类产品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三名,主要竞争对手为江山制药和石药集团等公司中国是世界维生素C类产品主要生产国和输出国,随着日本武田、罗氏等世界维生素C类产品主要厂商的停产,国内众多生产厂家均加大了维生素C类产品的生产,产品以向国外输出为主华北制药目前维生素C年生产能力18000吨,占到国际维生素C年需求量的20%左右,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维生素B12市场需求近年来逐步转旺,平均年增幅超过两位数华北制药维生素B12主要在威可达和康欣两个合资公司生产,目前的生产能力为5吨/年,产品主要供应国际市场预计从2004年开始,随着相关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公司的生产工艺日臻成熟,产品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将有所增加,预计2005年产能可达到6吨,2005年以后基本保持这一规模发展。
在头孢类产品方面,华北制药生产的6APA国内需求增长十分迅猛,目前国内市场基本完成了本土化,2004年产能仍将持续增长公司在其他产品方面,华北制药近年来通过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加大了原料药和制剂并重的产品方向,开发保健品和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等其他医疗领域药物,逐步由抗生素为主向多元化综合性制药企业转变目前,公司的产品和市场战略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传统的青霉素和维生素系列优势产品之外,公司在制剂产品、淀粉糖产品、保健品和化工产品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4.主营产品行业现状及市场前景华药集团公司以其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质量优势,连续多年跻身全国500家最大和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行列、国家首批6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和国家“863”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评为16家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是其中唯一的一家化学制药企业2003年国内青霉素工业盐产量已超过30000吨,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青霉素工业盐产量快速增长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产品市场价格呈现出快速下滑的趋势,由此也导致华北制药2003年度及2004年度上半年青霉素类产品销售收入与往年相比出现较大下滑。
2004年,随着国内众多青霉素工业盐厂商的投产、增产,原来的华北制药、哈药集团、石药集团、鲁抗集团等寡头垄断式的市场竞争格局将被打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2004年,华北制药青霉素工业盐生产规模大以及发酵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仍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但随着一些经营体制更加灵活的民营企业的加入,华北制药在该产品领域的市场份额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在产品价格方面,通过2003年青霉素工业盐价格的大幅下跌,目前市场总体价位已调整至60元/十亿单位,已接近国内青霉素行业的平均成本,并且打破了在中国医药保健进出口商会的积极协调下,由国内生产青霉素工业盐主要厂家华北制药、石药集团、鲁抗集团和哈药集团就青霉素工业盐价格达成的价格同盟预计2004年产品价格继续向下调整的空间不大,但由于山西同领、河南华星等公司仍在扩产,而且这些民营企业凭借管理体制和营销模式方面的优势,对前述“四大集团”达成的“价格同盟”采取了回避态度,产品供大于求和竞争加剧的现状仍将持续,预计2004年青霉素工业盐产品平均价位在50元/十亿单位左右,2005年以后随着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供需平衡的建立,预计青霉素产品的价格会稳定在60-70元/十亿单位左右。
维生素产品中,作为维生素C产品主要输出国,维生素C是目前中国原料药行业唯一可以主导国际市场价格的产品,但由于国内众多生产厂家的过度复产和增产,形成了目前的产品供大于求的现状,也引发了2003年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和下滑2004年,国内维生素C企业的扩产仍在继续,如石药集团计划将现有的年产1.5万吨生产线扩建到3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C生产商在国际方面,受罗氏公司复产以及国外DSM和巴斯夫可能扩产、合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格局日趋激烈,产品价格仍将在低位运行2003年华北制药维生素C出口平均价格约为5.9美元/公斤,但到2004年上半年已下降为5美元/公斤左右,预计未来维生素C产品市场平均价格在5-6美元/公斤之间与青霉素工业盐市场格局相似,预计在2005年以后,随着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供求关系的确立,维生素C价格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年增长率在5%-8%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