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生产技术.doc
27页山核桃生产技术山核桃生产技术说明书一.山核桃植物学形态概述: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Carya Nutt.)全属有18种2变种,我国现在分布的有5种:山核桃、大别山山核桃、湖南山核桃、越南山核桃、贵州山核桃、薄壳山核桃等6种山 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是我国分布最广,栽培最多的一种为落叶乔木,最高可达20m左右,树皮光滑,幼时青褐色,老树灰白色裸芽,新梢、叶背以及核果外表均密被橙黄色腺体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0~14cm,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锯齿尖细,下面具黄色腺鳞,沿中脉有柔毛雌雄同株异花,雄花为三出葇荑花序,雌花为顶生穗状花序,核果倒卵形,长2.0~2.5cm,有4棱,外果皮密生黄色腺体,4裂果;果核卵圆形,顶端短尖,基部圆形,壳厚有浅皱纹山核桃属于生根性树种,根深可达1.5米以上主根十分粗壮,着生于主根上的侧根很发达,山核桃主根虽然粗壮,但穿透力不强不同的栽培技术,对根系的发育分布也有密切影响凡土层疏松肥沃的土壤,根系分布深广,侧根发达,反之根系分布则浅,侧根不发达山核桃枝梢按其生长势及结果习性可分为:营养枝、雄花枝、雌花枝、雌雄花混合枝。
雌雄花混合枝是结果枝的主要形式80%以上的结果枝属这种枝条山核桃生长的年周期以浙江临安昌化山核桃为例,其物候期是3月下旬~4月初树液流动,4月上旬芽萌动,4月中下旬展叶,展叶期约5天,展叶后10天左右时间内,为叶面积旺盛生长期短枝状裸芽展叶后为春梢,其长度、粗度变化不大山核桃雌雄花芽分化不同步,雄花芽于开花的前一年5月底开始分化,至花序轴、大苞片及小花原基形成的7月中旬,停止分化进入休眠期直到当年3月中下旬雄花原基恢复分化,4月底~5月初分化完成雌花于开花当年4月上中旬开始分化,4月底~5月初分化完成,仅20天左右4 月下旬~5月中旬为开花期,雄花花期短,在晴暖天气一株树花期仅4天左右但雌花花期较长,一般花期5~7天左右如遇阴雨天可达10天,雌花有等待授粉习性,开花后及时授粉,3天左右柱头逐渐枯萎,如不及时授粉,能维持7~10天柱头不萎,再予以授粉尚有部分可以着果,山核桃花期经常遇到低温多雨而影响坐果率,利用雌花等待授粉习性,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大大提高坐果率山核桃花期及幼果期,有一个落花落果高峰期,其中5月上中旬为落花期,5月下旬~6月下旬为落果高峰期6月下旬以后落果很少,即使遇干旱也不增加落果,只是空果增多。
6月中旬~8月初的一个半月时间为果实体积增长期,在此以前为裸芽速生期,8月上旬以后进入果实内部物质积累时期,果重增加很快,直到9月初在果实生长过程中,果实不同组成部分的生长动态各不相同,其中外果皮开始生长最早,结束最迟,生长期约在5月中旬~9月上旬;核壳生长期在7月中旬~8月中旬,以7月下旬~8月上旬的20天中生长最快;果肉生长期在7月下旬~9月初,旺盛期集中在8月份,含油率增长几乎与果肉增长曲线平行在果肉生长期最怕干旱,遇干旱则果肉发育不全,形成空果短枝状裸芽于5月中下旬萌发,其生长期在5~9月,其中5~7月生长较快,7月以后,果实进入长仁长油期,裸芽生长变慢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成熟后大量自然脱落,所以采收时一定要等果大量脱落时进行山核桃10月开始落叶,从采后到落叶之前有40天时间,叶子同化产物,是来年雌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所以采果大量损伤叶片,会人为造成大小年11月~次年3月中旬为休眠期整个生长期215天,从开花至果熟约需150天花芽的发育山核桃花期,因早春气温上升快慢不同而差异很大一般年份5月中下旬为花期,低海拔比高海拔要早10天左右,大体上海拔每升高100m,花期延迟1~2天在开花后的20天左右为落花高峰时期,此期落花数占总落花数36.0%~79.2%。
大年落花少,小年落花多;花期遇低温多雨,授粉受精不良落花多,反之落花少一、雄花芽分化雄花芽于开花的前一年5月底开始分化,至花序轴、大苞片及小花原基形成的7月中旬,停止分化进入休眠期直到当年3月中下旬雄花原基恢复分化,4月底~5月初分化完成雄花芽开始分化到成熟,历时11个月左右二、雌花分化与授粉雌花于开花当年4月上中旬开始分化,4月底~5月初分化完成,仅20天左右4月下旬~5月中旬为开花期,雄花花期短,在晴暖天气一株树花期仅4天左右但雌花花期较长,同株树上由于不同部位雌花发育状况不同,开放早迟有别,一般花期5~7天左右如遇阴雨天可达10天,雌花有等待授粉习性,开花后及时授粉,3天左右柱头逐渐枯萎,如不及时授粉,能维持7~10天柱头不萎,再予以授粉尚有部分可以着果,山核桃花期经常遇到低温多雨而影响坐果率,利用雌花等待授粉习性,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大大提高坐果率山核桃花期及幼果期,有一个落花落果高峰期,其中5月上中旬为落花期,5月下旬~6月下旬为落果高峰期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一、花芽分化与其他物候期关系山核桃短枝状混合裸芽上雌、雄花芽着生部位不同,形态分化时期也不同,花芽分化与其他物候期之间有规律地顺序出现。
雄花芽分化有两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在短枝状裸芽形成的当年,当裸芽旺盛生长期将结束,幼果尚处在缓慢生长期的6月初,雄花芽开始在裸芽中下部分化,6~7月为花序及雄花原基分化盛期7月中旬以后,随着高温干旱季节的到来及果实开始长油时,进入休眠直至次年3月中旬,树液流动及芽萌动后再继续雄花、雄蕊的分化,其中4月份展叶期及展叶后的叶面积旺盛生长期分化最快,叶面积生长停止时,雄花芽分化也近完成;雌花芽当年分化,其分化盛期与雄花芽第二阶段分化盛期一样在4月中下旬与展叶、叶面积生长同步进行5月初胚珠出现,形态分化完成,但胚珠发育较迟,雌花近成熟时才开始珠心细胞和珠被的快速发育,花后柱头凋萎时,胚囊尚未形成二、雌花芽的形态分化与气候关系山核桃雌花形态分化的生物学起点温度为9℃左右,分化期所需有效积温约为120℃左右三、结果大小年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由于山核桃结果枝的前身—短枝状混合裸芽在前一年果实生长发育的同时形成,因此果实生长与短枝状裸芽的发育在营养分配上就发生矛盾,在结果多的大年,营养优先供应果实生长裸芽发育弱,其上的花芽分化与发育就差,特别是雌花芽受影响更大由于雄花芽于前一年5月~6月初开始分化,6~7月为第一阶段分化盛期,而此时叶面积大,光照和水热条件都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这时果实生长缓慢,因而有多余的营养供应雄花芽的分化。
所以即使结果很多的大年也能形成较多的雄花芽,但发育较差,形成的花序较短果实的生长特点一、生理落果5月底幼果形成后在整个6月份为生理落果期,此期的落果数占总的落果数64.1%~92.78%同样是小年落果多,由于前一年大年结果多树体营养不足,使当年雌花芽发育不良,胚囊发育不全,即使授粉受精的气候条件很好,幼果仍发育不好,在6月份陆续脱落其次6月份为梅雨季节,雨水多,日照不足,同时林地土壤湿度大,通气不良,树体矿质营养的吸收和有机营养的合成都受到影响,引起大量生理落果二、果实生长过程(一)山核桃果实体积生长旺盛期在6月中旬~8月初的一个半月时间内此期以前为短枝状裸芽旺盛生长期,以后为果实长肉长油期,果实体积增长都很缓慢,在果实体积生长期中,生长快慢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气温适宜生长快;反之,如遇长期高温干旱或久雨低温、日照不足则生长慢果实生长如以果重(气干重)为标准则以7月中旬~9月初增长最快二)在果实生长过程中,果实的不同组成部分开始生长早迟和生长快慢各不相同一般外果皮开始生长最早结束最迟,生长期在5月中旬~9月初,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生长快慢不一,形成高低起伏的生长曲线,生长高峰多出现在核壳和果肉生长缓慢时期。
8月底~9月上旬,其他组成部分生长结束时,外果皮尚有一次增长过程核壳(内果皮)的生长期在7月中旬~8月中旬,其中以7月下旬~8月上旬的20多天中生长最快,8月中旬以后结束生长果肉生长期在7月中下旬~9月初,旺盛生长期集中在8月份在果肉旺盛生长期内,外果皮、核壳的生长均相应变慢三) 果肉生长与降雨有密切关系,以浙江省为例,1963年7~9月初降雨量为243.9mm ,果肉生长期集中,发育充实,每100个果的仁(肉)重166.2g,出仁率45%1964年生长季节干旱,7~9月初降雨量仅166mm,果实发育不良,每100果仁重仅144.9g,出仁率42.4%1965年同期降雨量达286.2mm,每100果仁重及出仁率分别为181.7g及48.3%四)果肉含油率增长曲线与果肉生长曲线近科平行,整个8月份为长油期在此期间有一个增长十分迅速的生长高峰,从山核桃果实发育和油脂形成看,8月份是关键时期,所以8月份的防旱措施能保证果实发育有充分的水分供应,是提高山核桃的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所在五)成熟期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成熟后大量自然脱落,所以采收时一定要等果大量脱落时进行采收太早,果实发育不全,质量差,且果柄未形成离层,不易采下,如用竹竿猛烈敲打,会使树冠表层短枝状裸芽及叶片的大量损伤,而短枝状裸芽就是明年结果枝的前身,造成来年减产。
油脂的形成山核桃果实中的油脂于8月初~9月中旬形成,其中8月上中旬为油脂增长旺盛期,9月以后缓慢增长在油脂形成过程中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均处在不断变化中一、油脂的理化性质在山核桃油脂形成初期,种子内首先形成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因而油脂的酸值较高随着果实不断成熟,游离脂肪酸逐渐减少而转变成甘油酸,所以酸值与逐渐降低山核桃果实成熟过程中,不仅是油脂积累过程,而且也是质量不断完善过程,除透明度、折光指数变化不大外,酸值、皂化值和比重等均有所降低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含油量和品质,掌握适时采收是十分重要的过早采摘,不仅影响山核桃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早采果柄离层未形成,难以打下,猛打就会损伤来年结果的短枝状裸芽二、不同时期脂肪酸成分的变化(一)山核桃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木本油粒,它含有较高的人体必需脂肪酸,而油酸和亚油酸的总量占脂肪酸的87%以上,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并具有一定的医疗功效山核桃脂肪酸的组成:山核桃油脂中脂肪酸成分有软脂酸(16:0)、硬脂酸(18:0)、油酸(18:1)、亚油酸(18: 2)和亚麻酸(18:3)等5种脂肪酸组成,各种脂肪酸含量分别是:油酸75.21%、亚油酸12.67%、软脂酸9.5%、硬脂酸1.93%和亚麻酸 1.30%。
二)不同生长期脂肪酸成分的变化:在幼果期油酸含量达35%以上,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继续大幅度增加,至成熟期可达74%以上;亚油酸在幼果期19%左右,至9 月上旬减少到12%左右;软脂酸在幼果期较高,至成熟期减至9%左右;硬脂酸和亚麻酸在幼果期均较低,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减少不同时期脂肪酸组成变化的动态特征是随着果实的成熟,饱和脂肪酸逐渐减少,而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增长较快,按脂肪酸组成变化的动态特征属于复杂类型主要经济性状一、果实大小山核桃果大小受立地条件和结果多少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土壤肥沃,水分条件好,果皮生长期内雨水充足,则果皮增厚,果实增大但果实大小与籽(坚果)大小相关并不紧密,在一片林中或一株树上常常发现果大的不一定籽大因此在选种中不能以果实大小作为主要指标二、果形山核桃果大数多数为孵状球形或卵圆形,少数为圆球形,果形指数在0.81~1.41之间,绝大多数在1左右果形与籽形密切相关,果圆球形的籽也多为圆球形,果长卵形的籽必长而尖果形与果皮厚薄关系密切,一般长形果皮厚,出籽率低,圆球果皮薄,出籽率高果形与果在果序上的位置有关,一个果序如生3个果,其顶端一个果多为圆球形,果皮上的4个棱脊多不发达。
三、籽形多数为卵圆形,基部圆形,顶端尖,也有长倒卵形,基部尖削籽形与籽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