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_小金库_的审计方法.pdf
2页会计中 国 乡 镇 企 业会计中 国 乡 镇 企 业浅析 “小金库” 的审计方法刘存强所谓 “小金库” 是指行政单位、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在财务收支活动过程中, 将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私存私放、 私支乱用, 不纳入法定会计账目进行记载与收支核算, 而逃避财政监督、 会计监督, 偷逃税款, 而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利的违法、 违纪行为 “小金库” 也是以公款私存私放、 违规滥用为特点的违纪行为的通俗叫法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的全国范围的财务大检查开始, 以及相继建立的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机构, 都把 “小金库” 作为对行政、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要检查内容之一遏制 “小金库” 泛滥, 对于维护财经法纪, 支持反腐倡廉建设,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经济与政治意义一、“小金库” 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国务院 (2004年427号令) 发布的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的规定精神, 结合笔者对实际情况的观察和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有:1.行政事业单位以虚报预算项目, 骗取、 截留、 隐匿财政资金等方式; 企事业单位以各种非法手段, 隐匿营业收入, 形成账外资金, 变成单位或单位内部某一部门的 “小金库” , 私存私放, 以备私支乱用。
2.行政事业单位虚支冒领、“吃空额”等方式套取现金, 存入 “小金库” 3.将固定资产清理收入、 出售账外物资收入、 废旧物资的出售价款等各种收入, 不入法定收入账目, 存入 “小金库” 4.将各种租赁 (房屋租赁、 设备租赁、 包装品租赁等) 收入不入法定账目, 存入 “小金库” 5.对外投资不进行规范核算, 既不按 “权益法” 核算, 也不按 “成本法” 核算, 投资取得的收益收到后不入法定账目, 而存入 “小金库” 6.“以拨代报” 、“以领代报”等不合规的方式形成“小金库” 此种现象, 主要是财务部门放弃据实审核列报的原则, 仅凭经办部门或经办人员,经批准的某一事项预算(如会议费等 ) 金额拨出或领走, 即予以报销事毕, 将结余资金不再退回财务部门收账, 而转入单位的或部门的 “小金库” 7.某些销售 (产品销售、 劳务销售等 ) 不使用法定票据收受款项, 避开会计控制, 将收入款项转入 “小金库” 8.废旧物资 (诸如报废的固定资产、 低值易耗品、 生产单位的经过使用后已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大宗器材、 大型工器具、 批量包装物、 残次品、 边角余料等 ) 的销售收入由于这些物资在经过使用后成为账外物资, 缺少有效的会计控制, 最容易流入“小金库” 。
9. “无票收入” , 即资金收入时不给交款人开具合法的收据或发票, 或交款人不需要合法发票, 形成无票收入, 从而最容易形成 “小金库” 10.已经核销的坏账损失, 又收回者, 不按原渠道冲回, 而存入 “小金库” 由于不同的单位业务性质不同,管理控制程度不同,“小金库” 的成因、 条件、 方式、 规模也不相同, 所以 “小金库” 的形成并不局限上述几项表现形式,审计人员应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管理控制情况探索症结与 “小金库” 的存在二、“小金库” 的审计与方法审计机构对 “小金库” 实施审计, 首先, 应从关注与调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开始, 探索到 “小金库” 的存在事实并查明其收支数据为止其审计的主要方法:(一 ) 沟通询查法在听取被审计单位全面情况介绍和对其内控制度调查后, 审计人员掌握一定线索和底数之后, 与认为知情的人员分别沟通询查, 可具体了解问题所在, 以利于减少审计程序 提高审计效果 由于 “小金库” 的资金游离于财务部门会计账表控制之外的 “体外循环” 状态, 极具隐蔽性、 复杂性, 从被审计单位会计账表及会计凭证中不易直接查明所以对知情人沟通询查了解情况至关重要。
审计人员沟通询查了解的对象, 一般应以职业道德观念较强的会计人员为主; 审计监督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控制的目标常常是一致的,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 “小金库” , 应该也并非具有诚信理念的会计人员所认同, 甚至出于无奈之举所以这种沟通询查, 容易取得互动效果, 便于发现漏洞缝隙和 “小金库” 线索二 ) 薄弱环节调查法审计人员可从调查、 了解、 评价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健全程度入手, 观察并找到与 “小金库” 可能存在的相关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进一步查询与判断“小金库” 可能存在的部位、 部门、 环节如各预算项目实现情况, 以及各种收益结算环节、 包装物处理收入环节、 房屋与物资租赁收入环节、 资产报废清理环节、 残值收入等环节的结算手续、收入额度、 收账记录等情况进行分析三 ) 违规列支事项查证法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被审计138会计中 国 乡 镇 企 业会计中 国 乡 镇 企 业单位的管理费用和经营费用等账户的费用支报记录,如发现以拨代报、以领代报、以借代报现象的应进一步寻查具体内容, 追索 “小金库” 的存在情况以拨代报、 以领代报、 以借代报现象是指某些财务部门不重视费用支出核销手续和控制程序, 本应以 “备用金” 、“其他应付款” 等往来结算事项列账, 以备据实结算。
但是,有的单位以不具备核销条件的一纸“预算” 、“批条” 、“领据” 作为 “实支费用” 予以核销, 违反程序列报费用, 为 “小金库” 的形成创造了方便条件审计人员应从有关费用明细账中查明以拨代报、 以领代报、 以借代报的违规业务事项, 进一步实施审计查证, 追索实支费用单据, 查明 “拨出(领、 借 ) ” 的款额与实支费用单据的差额及其去向应该易于发现形成 “小金库” 的存索及其违规事实四 ) 报废物资清理追索法被审计单位报废的固定资产、(包括采用摊销方法的低值易耗品) 应有资产账目变化记录和清理费用列支记录, 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 据此可以进一步追索其报废资产残值收入的进账记录, 便于查明是否存在 “小金库” 问题五 ) 大宗账外物资审查法审计人员应根据被审计单位不同的具体情况, 对该单位的账外物资重点审查如有的单位非一次性消耗的器材, 按使用 (磨损) 程度需要处理的物资, 不但数量多, 而且价值高对其处置与收入的去向, 认真进行审计追索, 并查明结果六 ) 残次品及边角余料推算法对有生产任务的单位应审查其残次品及边角余料处理收入的去向特别要关注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生产单位, 其残次品一般应有统计记录, 批量生产的产品的原材料消耗与边角余料也有一定比例关系。
审计人员应查找相关资料, 进行推算和基本评估对于内容重要、数量较大、情况复杂者,认为必要时实施进一步追索处置结果, 以便审查 “小金库” 的存在情况七 ) 出租事项审查法有的被审计单位对于房屋租赁、 设备租赁等收入情况常常游离在单位会计控制之外,容易形成“小金库” 审计人员审查此类情况时, 应调查核实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产 (如房屋、 设备等) 实际存量和使用情况, 有无租赁现象, 以及其他租赁事项然后调阅租赁合同, 查明这些租赁收入是否全部纳入财务部门法定会计账目, 或流入 “小金库” 八 ) 多种经营收益追寻法审计人员审查、 判断被审计单位 “小金库” 的存在情况时, 应该关注和追查主营业务以外的多种经营投资项目的收益去向多种经营投资项目一般分两种形式:1.一种是不具法人资格的内部经济实体, 管理规范程度较低, 如属盈利单位, 其收益也容易流入 “小金库” 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应根据相关情况和职业判断,认为必要时则应该延伸审计该经济实体的经营与资金收、 支、 余及结算状况, 以查明是否存在 “小金库” 2.一种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多种经营投资项目,构成单位“长期投资” 核算, 管理规范程度较高; 但由于不是主营业务,常常缺少严密的会计控制, 不按期结算收益, 产生收益也容易被隐匿或转移形成 “小金库” 。
对此, 审计人员可以从审查多种经营投资项目入手, 查清投资项目数量、 规模与结算情况; 继而审查合并会计报表 (或汇总会计报表) 的完整性, 并落实多种经营收益去向, 判断有无隐匿收益, 形成 “小金库” 的情况,必要时可延伸审计该多种经营投资项目九 ) 收据控制法在被审计单位会计控制不严的情况下,有些环节的收入事项不开发票、 不开法定收据, 而开具在市场上自购的收据或自印的收款收据,收入资金容易流入“小金库” 审计人员调查判断如有此种情况时, 首先应调集和控制被审计单位财务部门所有已使用和未使用的自购收据数量; 如果管理有序, 则对已使用的收据存根核查收入金额, 落实资金去向, 判断是否流入 “小金库” 如果财务部门对收据缺少管理秩序或放弃控制, 失去审查核对条件, 则应追究财务部门管理责任, 并追加相应的审计程序, 或做出相应的披露与评价披露十 ) 原始记录查核法对于某些生产单位的原始记录进行审查, 也是寻查 “小金库” 的一种方法审计人员通过相关原始记录 (如统计部门或生产车间的生产记录、 工时记录、 产成品记录、 出入库记录、 材料消耗等原始记录) 的查核与分析、 对比, 易于发现异常差异, 可以寻查到诸如某些 “体外循环” 、 无票销售等违纪行为而转化为 “小金库” 的现象。
三、 在审计 “小金库” 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注意的问题(一 ) 掌握重要性原则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降低审计风险, 节约审计成本方面考虑, 在审计 “小金库” 的存在情况时,应掌握重要性原则, 不拘泥于 “鸡毛蒜皮” 的小问题; 要特别着眼于大额资金的隐匿、 转移、 流失现象二 ) 以和气平等的姿态沟通情况在审计 “小金库” 的过程中, 审计人员沟通、 询查、 了解情况时, 应注意以和气、 平等的咨询姿态出现, 从加强财务管理、 会计控制角度相互交流、沟通情况; 防止态度生硬, 避免盛气凌人, 有利于了解实情, 打开 “小金库” 审计的局面三 ) 注意审计起点与落点审计 “小金库” 的起点要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入手, 更要以健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为落点, 根据形成 “小金库” 的原因, 分析其控制环境, 查明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通过审计, 提出有针对性的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设性审计意见与建议,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四) 通过审计已经查到被审计单位存在 “小金库” 的, 应进一步查明 “小金库” 的违规收入具体内容与数据和 “小金库”的具体列支事项与数据, 确认违规性质与审计处理意见。
作者单位: 邯郸市中心医院 )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