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破工培训考试试题集(含答案).docx
3页爆破工培训考试试题集(含答案) 1 爆破工培训考试试题集(含答案) 一、填空题 1.放出(能量),生成(气体产物)和爆炸过程的(高速度)是炸药爆炸的三要素 2.爆破工必须依据(爆破作业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 3.掘进工作面掏槽眼的深度比其他炮眼要加深(200~300 mm) 4.炸药的起爆方法有(电力)起爆法和(非电力)起爆法两种煤矿井下只能使用(电力)起爆法 5.瞬发电雷管可分为(普通型)和(煤矿许用型)两种 6.《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发爆器的(把手)、(钥匙)或电力起爆接线盒的(钥匙),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 7.井巷钻眼爆破掘进时,通常将炮眼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崩落眼)和(周边眼)四种 8.一般情况下,掏槽眼的装药量(最大),周边眼装药量(最小) 9.常用的掏槽方法有:(斜眼掏槽)、(直眼掏槽)和(混合掏槽) 10.爆破工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别存放在(专用)的爆炸材料箱内,并加锁,严禁乱扔、乱放 11.定向断裂爆破可以使周边眼距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到(600mm)。
12.装配起爆药卷时,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13.煤矿井下常用的炮泥有两种:一种是在塑料圆筒中充满水的(水炮泥);另一种是(粘土炮泥) 14.掘进工作面联线方式有:(串联)、(并联)和(混合联)等 15.安全爆破要求在爆破前,爆破地点附近20 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爆破工不准爆破 16.爆破母线应采用(铜)芯线,严禁使用裸线和(铝)芯线 17.炮采工作面的炮眼,按位置不同可分为(顶眼)、(腰眼)和(底眼) 1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上、下接触爆炸材料的人员,必须穿(棉布或抗静电)衣服严禁穿(化纤)衣服,防止(静电)积累 19.《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爆炸材料必须安装在耐压和抗(冲撞)、防(震)、防静电的非金属容器内 20.爆破前必须检查爆破地点附近(20 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 21.炸药和雷管的一端,都有一个凹型的窝心,称为炸药和雷管的(聚能穴) 22.电雷管的主要结构有(管壳)、(加强帽)、电雷管装药引火装置和(延期装置) 23.导爆索本身需要用(电雷管)引爆。
24.间隙效应不仅降低了(爆破效果),而且在瓦斯矿井中进行爆破时很容易发生事故 25.《煤矿安全规程》中第557条中规定:严禁炸药、(雷管)同车装运 26.主爆药与受爆药之间发生殉爆的概率为101%的最大距离,称为(殉爆距离) 27.装药中心距自由面的最短距离,称为(最小抵抗线) 28.松动装药爆破后形成的爆破漏斗,称为(松动漏斗) 29.形成抛掷漏斗的爆破,称为(抛掷爆破) 30.《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或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31.经测定在高瓦斯矿井炸药爆炸后160 ms,瓦斯浓度可达(0.3%~0.5%) 3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爆破必须使用(发爆器) 33.下井前领取发爆器时,应检查发爆器外壳、(固定螺栓)、接线柱和(防尘小盖)等部件是否完整,(毫秒开关)是否灵活 34.发爆器若使用时间过长,应检查它能否在(3~6 ms)内输出足够的电能和自动切断电源,停止供电 35.爆破后,发爆器开关停在(“放电”)位置上。
36.每次爆破后,应及时将发爆器的(防尘小盖)盖好,防止煤尘和潮气侵入 37.发爆器在井下要挂在(支架)上或放在(木箱)里,不要放在潮湿或洒水地点,以免受潮 3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爆破后,必须立即将把手或钥匙拔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 39.巷道中的周边眼按其所在位置,可分为(顶眼)、(帮眼)和(底眼) 40.炮眼深度是指炮眼底到工作面的(垂直)距离 41.巷道工作面炮眼布置时,通常将掏槽眼布置在巷道的(中部)偏下 42.巷道工作面炮眼布置顺序是:布置好周边眼、掏槽眼后,再布置(崩落眼) 43.爆破工必须严格遵守爆炸材料领退制度,保证(爆炸材料)不丢失 44.装有爆炸材料的车辆,严禁在车库内(逗留) 4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筒内运送爆炸材料时,必须事先通知(绞车)司机和井上、井下(把钩工) 46.装配引药的程序是:(装配地点的选择)、引药数目的确定、(抽取单个电雷管)、装配起爆药卷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