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女性复吸的心理原因及其预防.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9790743
  • 上传时间:2021-1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9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女性复吸的心理原因及其预防 张维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毒品贸易和毒品种类的增加,吸毒人数逐年剧增,其中,女性吸毒者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吸毒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特殊性,毒品不仅对女性吸毒者个人带来伤害,更对其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女性较之男性,天性情感丰富,心思细腻,心理特征明显,复吸率居高不下,成为阻碍戒毒工作进程的重要因素关键词:女性吸毒;复吸;心理因素;心理预防:D90-054 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2013)08-0063-02一、女性吸毒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国内外贩毒分子相互串通,使得我国吸毒人数不断上升就现阶段而言,尽管男性仍在吸毒群体中占主体地位,但女性吸毒者的比例也在快速增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上海市自强服务总社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上海市在册吸毒人员15 650人,其中女性3 193人,占20.4%;其中正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424人,占女性戒毒人员的13.3%截至2011年底,上海市在册吸毒人员29 037人(不包括浦东、奉贤、松江),其中女性6 517人,占22.4%;正在强制隔离戒毒女性人员465人,占7.13%,其中已婚女性3 892人,占59.7%。

      截至2012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户籍现有在册吸毒人员43 254人,女性10 635人,占25%;目前农村贫困吸毒女性3 712人,占全市女性戒毒人员的35%,其中失业人员占50%①由数据看出,女性吸毒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女性吸毒人群集中于青壮年,文化程度偏低,一般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其获取毒资的方式也不同于男性吸毒者,例如卖淫、坐台等,带来了社会治安问题、性病和艾滋病隐性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二、毒品复吸的概况据《2012年中国禁毒报告》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正在执行社区戒毒人员3.6万名,社区康复人员4.0万名,三年以上未复吸人员64.1万名,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戒断巩固效果已初见成效②尽管如此,但是不断增长的吸毒人数使得高复吸率仍然是戒毒工作中的难题上海自强服务总社调查发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后会产生20—30天左右的帮教服务“真空期”,而这段时间恰恰是复吸行为的高发期1.复吸的概念目前对于毒品复吸还没有统一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复吸是过程,只有重新用药达到一定程度,再次产生依赖性,或再度出现原先药物滥用后果,即为复吸[1]也有学者认为,复吸也称复发吸毒,是指吸毒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康复,滥用者脱离毒品后,又重新用药的行为[2]。

      笔者认为,复吸是指吸毒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戒毒治疗,成功脱瘾达到一段时间后,又重新使用曾经依赖的毒品或其他毒品并产生药物依赖性的行为2.复吸的特征复吸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社会性和历史性[3]普遍性是指吸毒现象遍布全球,戒毒脱瘾后,绝大部分人走上复吸的道路,说明复吸是普遍现象社会性是指复吸现象不仅影响和危害了吸毒者本身,更危害到社会上其他人例如吸毒者家人、朋友等,同时也会因此而导致一系列违法现象发生,如:女性卖淫养吸,导致艾滋病传播,危害社会安全历史性是指复吸与吸毒现象一样有它的历史性,它是与吸毒行为同时存在的,不曾消失,并且不同的时代,有其自己的时代特征3.女性复吸的特殊危害女性复吸具有特殊危害第一,对女性吸毒者自身的危害吸毒会损害吸毒者的身心健康,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和免疫系统女性免疫机能比男性弱,易受毒品危害,例如,出现月经异常、妊娠机能降低等后果第二,女性吸毒者以淫养吸,加速了性病、艾滋病等病毒的传播第三,吸毒妇女一旦妊娠将对胎儿产生多方面影响:一方面,导致胎儿发育障碍、畸形等;另一方面,如果母亲因吸毒感染上艾滋病病毒(HIV)或其他传染病,有可能通过母婴传播给下一代。

      三、女性复吸的心理因素在女性复吸的因素研究中,笔者认为心理因素具有关键的作用,以下将围绕女性吸毒者心瘾、认知、人格、情绪和社会心理五个因素进行阐述1.心瘾因素复吸的根源是吸毒者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即所谓“心瘾”心理依赖是一种强烈的需要用药的内心冲动这种内驱力越强,复吸率越高;而且这种心理依赖时间越长,复吸率也越高[4]首次戒毒者常会出现各种抑郁性障碍如: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工作能力减退,自我评价过低,联想困难,失眠、焦虑、烦躁,甚至出现轻生念头等,这些人企图再次用毒品缓解这种不良情绪[5]女性的体质比男性差,成瘾较男性所需时间短,次数少,毒品摄入量低,即女性比男性更易上瘾,回归社会之后面临着更大的婚姻压力、家庭压力,较易由于心瘾产生复吸毒冲动笔者曾亲历上海市自强服务中心为女子强制戒毒所的戒毒女性做心理咨询同伴教育活动,其中,大多吸毒女性都表现出对自己出所后的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担忧,尤其是未婚吸毒女性,她们中很多都是因为在社会压力下控制不住心瘾而走上复吸道路2.认知因素认知即对戒毒所持的态度和看法,主要表现在有无强烈的戒毒意愿或戒毒动机戒毒决心是否坚决、彻底,戒毒动机是否纯正以及对毒品认识是否正确对于女性吸毒者是否复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是戒毒决心不强在女性复吸毒中普遍存在与男性相比,女性情感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戒毒决心易动摇许多女性戒毒者起初的戒毒决心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失败、痛苦或是感情受挫,导致戒毒决心越来越弱,在侥幸和放纵心理下开始复吸二是戒毒动机不纯是女性复吸的潜在根源从戒毒者的动机类型来看,主要有真心戒毒型、强迫戒毒型、寻找快感型、自身保护型、缓解拮据型、谋求获利型,其中只有第一种是真心戒毒,其他都是虚假戒毒,或者称为主动戒毒和被动戒毒[6]30吸毒女性文化素质偏低,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以无业、待业为主,很多人精神空虚,缺少正确的戒毒动机只是在社会打击戒毒、经济困难或在家属监督下被迫戒毒,如果不对其进行教育和心理,改变他们被动的戒毒动机的话,出所后很容易复吸三是对毒品认识的错位也会导致女性复吸毒现象[5]一方面对毒品的严重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部分吸毒者在戒毒成功回归社会后,随着身体健康恢复,生活恢复正常,就忘了毒品曾经带来的危害,再次以身试险另一方面女性吸毒者以吸食新型毒品为主她们将使用毒品看作高级享受,尤其是年轻女性,为追求时髦而使用毒品3.人格因素人格是在社会里与他人共同生活即社会化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人格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吸毒所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方面的影响决定和影响着毒品依赖者的人格的发展,吸毒成瘾者最突出的人格特征是低自尊[7]在吸毒期间靠毒品维持自尊和自信,戒除毒瘾后,有强烈的自卑感和虚荣心,惧怕受人歧视,就会通过重新用药来提高自尊、避免自我贬损女性吸毒人员人格特征上存在的缺陷也是导致女性复吸的重要原因女性吸毒者为获取毒资,采取卖淫、诈骗等丧失人格和尊严的方式,自我评价很低,加之女性天性敏感,非常在乎外界评论,一旦受到歧视,就会寻求吸毒逃避现实4.情绪因素有学者发现吸毒者生理戒毒后为了避免或抵御恐惧事件而采取复吸策略[1]在吸毒过程中,毒品对人的精神造成损害,使得负面情绪越积越多,负面情绪主要是焦虑和忧郁首先感觉自己有负于家人和自己,丧失自尊自信;其次,如果遇到新的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情,缺乏处理能力,抑郁情绪加深女性较之于男性,情绪极易受到影响,其心理压力也比男性更大一个家庭如果丈夫吸毒,妻子往往会帮他戒毒,而若妻子吸毒,丈夫通常做法是跟她离婚女性吸毒者大多不能过正常婚姻生活,她们由于吸毒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对家庭生活失去信心,已婚女性也往往因染上毒瘾而导致婚姻破裂女性吸毒者负面情绪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工作,女性戒毒回归社会后,由于没有完善的社区服务和稳定的工作岗位,加之女性本身缺乏自信,经济上比较困难,生活上空虚,悲观情绪很容易滋生。

      另一方面来自家庭和婚姻,对于已婚女性,婚姻不幸福,家庭不和睦,亲子关系不融洽;对于未婚女性,感觉缺少爱,缺乏自信,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女性情绪低落、烦躁焦虑、不安抑郁要摆脱这些负面情绪,女性戒毒者往往会破罐子破摔,继续用药,自甘堕落,自我放弃5.社会心理因素女性戒毒者有着不良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侥幸心理很多吸毒者在完成脱瘾治疗后,就以为毒品是可以轻易战胜的,以为自己可以把握好,结果就在一次次地侥幸心理中,重新走上吸毒之路二是认同心理[8]女性吸毒者回归社会之后,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过去的那些朋友也多是吸毒者她们不能忍受孤独、寂寞,不能在短时间内结交新朋友,又害怕受到歧视,只好从以前的朋友身上寻求认同感三是自卑心理几乎每个吸毒者都存在自卑心理,即使戒毒成功,返回社会,他们仍然非常害怕面对社会自卑心理使得女性陷在痛苦的吸毒阴影下,没有勇气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在极端痛苦中,自暴自弃,再次投入毒品的怀抱四、预防女性复吸毒的心理学对策1.自我法预防复吸的根本在于控制戒毒女性的心瘾,心瘾的控制需要戒毒者进行自我治疗,即通过心理疗法进行自我心理首先,戒毒者要确立一个正确的认知,认知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对自己对别人的看法见解等[7]。

      女性戒毒者要纠正对复吸毒的错误认知,不要因为吸毒而完全自我否定;不要过度在意外界的评价,要鼓起勇气主动融入社会和家庭其次,要有坚强的戒毒意志即培养自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通过兴趣转移、意志培养、寻求监督等方法,拒绝毒品2.行为塑造法吸毒产生的愉悦感是一种正强化作用,解毒时的痛苦时一种负强化作用,复吸是由于戒毒者对毒品有强烈的依赖性,在相关环境下由于受到毒品正强化作用的诱惑而吸毒行为塑造就是旨在对吸毒者建立一个积极的条件反射,以相反的体验取代对毒品的愉快体验,降低毒品带来的正强化作用,增强毒品的负强化作用3.情感沟通法第一,家庭沟通吸毒使得吸毒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对立的恶化状态,由于吸毒而产生的自卑、羞愧感使得女性不敢与家人交流所以,要鼓励吸毒者与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寻求支持,更要鼓励吸毒者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和伴侣主动关爱吸毒者,信任和鼓励她们第二,同伴教育情感沟通法不仅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还包括同伴教育同伴教育即戒毒人员在小组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互相鼓励,其中已经成功戒毒、有相同戒毒经历的人参与到戒毒工作中能让戒毒人员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敞开心扉,说出内心的痛苦。

      这是近几年才兴起来的戒毒心理活动,它是由上海市自强服务总社叶雄老师首先开展的活动,目前在接受同伴教育的学员中反响甚好4.社会关爱法吸毒不仅对吸毒者个人有危害,对社会稳定也有危害,故社会各界有责任帮助戒毒人员完成戒毒第一,社会要对吸毒行为和吸毒者确立一个正确的看法吸毒者是毒品的受害者,我们不应对其抱有歧视态度,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工作,让人们都了解到吸毒人员是需要被关爱的群体第二,帮助戒毒女性回归社会很多戒毒者回归社会后,找不到工作,被贴上了吸毒者的标签,承受社会的有色眼光,感觉自己受到社会遗弃,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复吸第三,设立互助小组[6]119设立互助小组的目的是在戒毒所和社会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让戒毒人员参加社区互助小组,参加社区活动,在其中重新找回归属感和自尊心参考文献:[1]陈沙麦,袁海燕.女性复吸毒影响因素的分析[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8,(2).[2]曹家琪.海洛因滥用者脱毒后复吸的若干问题[J].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1997,(2).[3]郑建文.论社会整合在预防吸毒者重新复吸中的作用和地位[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1).[4]杨玲,周爱保,杨晓莉.女性吸毒成瘾者复吸的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2,(6).[5]许细燕.试析复吸毒品原因与降低复吸率对策——对广州市戒毒问题的调查[J].云南公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