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延迟满足的初步探究.docx
5页对幼儿延迟满足的初步探究 李乔琦摘 要 延迟满足是幼儿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儿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研究在综述以往有关延迟满足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幼儿延迟满足因素的分析,落脚来谈对培养幼儿延迟满足的几点启示Key 意志力 延迟满足 抗拒诱惑 自制力 培养:B844.1 :A1延迟满足概念的界定1974年,Mischel对延迟满足进行了定义: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具体来说,它是指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自我控制的能力Mischel认为延迟满足是自我调节计划的一种,是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受个体动机和认知能力的制约目前,对延迟满足概念的界定比较统一,大多认同Mischel的界定,只是有些观点在此基础上给予了一定的扩展我国《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延迟满足的这一界定表明,不论个体是否面对两难的选择,只要做出对诱惑物的抵制,延迟对某种即时快乐的满足,都属于延迟满足2从实验分析探讨影响幼儿延迟满足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初,Miller指出,在现实情境中儿童极少会面临这样自我抉择的选择情境,即一个小的立即就可以获得的满足与一个较大的,但需要忍耐一段时间的奖赏。
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父母或成人的要求而延迟满足因此他们提出了外部强加的延迟满足研究范式即被试因外界的要求而延迟满足这种研究范式包括“任务”、“葡萄干——杯子任务”和“礼物任务”这种范式很快就得到了大多数发展心理学研究者的认可2.1年龄因素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3岁幼儿很难完成任务,4岁左右是心理理论形成的主要时期,也是执行功能发展较成熟的时期,亦是延迟满足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在国内,韩进之等人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4-5岁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在自我控制的坚持性和自制力维度,3-4岁儿童表现都很差,5-6岁儿童有了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2.2语言因素如果儿童不能完成任务,在该任务中成绩较低,可能是他们心理发展所限,也有可能是语言能力发展不足所致研究发现,3岁儿童在非言语的误念任务中得分更高,认为也许是语言能力阻碍了儿童对言语错误信念任务的完成2.3注意分配及转移能力因素幼儿期注意转移的灵活性也在迅速发展研究表明,新生儿和婴儿尚未出现注意转移能力,幼儿注意转移能力同延迟满足能力一样,也是随着大脑神经系统内抑制能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即两者发展所依赖的条件相同。
而这些条件的发展是受幼儿生理条件的不断成熟及日积月累的知识经验所制约的3对培养幼儿延迟满足的几点启示3.1从对幼儿需要的短时“不回应”做起,逐渐推迟回应的时间如果一开始就让幼儿等10分钟,他肯定一点儿自我控制的愿望都不会有,哭、闹等“示威”行为也就无可避免了刚开始尝试的时候,幼儿不免要采取一些“示威”行为,这时千万不能因为心疼他,就马上“无条件投降”了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从即时满足到延迟满足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只要幼儿能等上一小段时间,而且在等待的时间里不哭也不闹,这样就是在自我控制了当然这里并不是让教师和家长跟风,孩子需要什么,都人为地让孩子延迟满足,忽视幼儿自身的兴趣、需要如果盲目地凡事、凡物都对幼儿进行延迟满足的培养,这样不仅没有帮助幼儿培养自制力,反而让幼儿毫无自信可言,可以轻松得到的物品或夸奖却给他层层设限,增加难度,这样的话对于幼儿来说生活中会有一种挫败感,这样的生活对于无忧无虑的他们来说是不幸的3.2对于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他律和自律能力的培养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与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及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有很大关系。
从道德意义上讲,延迟满足是一种自律行为幼儿行为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他律”,才能做到延迟满足这时,要尽可能地把幼儿的注意力从他的需要上转移开比如,他已经吃了一颗糖了,可还想吃,我们可以拿他喜欢的玩具来转移他的注意力2—3岁的幼儿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很快,我们就会发现,幼儿玩得很开心但是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这种方法就不会那么快奏效了,这时,我们就需要对他的自律能力加强,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监督他的自律能力了只有这样,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培养和锻炼,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发展的幼儿3.3结合绘本故事、童话剧等多种形式传达理念延迟满足也是一种克服当前困难,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绘本故事书《好想好想吃了它》中,小主人公布奇特别想吃掉一颗樱桃,但为了长出满树的樱桃,他控制住了自己想吃一颗樱桃的欲望,终于等到了满树的樱桃,他的事例鼓励着孩子们学会自我控制,学会抑制即时的欲望从而获得更长远或更大的收获生活中多找一些此类绘本故事讲给幼儿听、童话剧给幼儿看,这些符合幼儿年龄及认知特点的中外故事,是幼儿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有的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希望的种子,会伴随他们一生3.4成人的正强化及榜样示范培养孩子 “延迟满足”的能力离不开父母、老师的鼓励。
当幼儿努力按照成人正确的要求做时,父母和老师一定要肯定幼儿,给予一些口头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小奖励,从而让他们获得坚持的动力生活中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也很重要,幼儿模仿性很强,需要成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实践证明,有自制力的幼儿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社会化程度较高,能够完成比较复杂和有挑战性的活动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在未来发展倾向上则缺乏上述品质,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克制、学会期待、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让自己优秀,体验自信的快乐,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思考和行动的永久课题Reference[1] 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和思维[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1):59-62.[2] 郝春东,刘晓燕.延迟满足的研究方法、理论及现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120-12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