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婆心_苦口婆心戒赌文范文.docx
3页苦口婆心_苦口婆心戒赌文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日用俗宇》中说:“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林晶彝在《射鹰楼诗话》中也说:“人心风俗之坏由于赌博……士农工商弃其业而受其愚,迨亏输累次,每轻生自尽,或有为其势所迫,为盗为娼……”这两篇文章均道出了赌博的危害,并以此劝人戒赌 赌博自古即为世人所深恶痛绝,劝人戒赌方式亦多种多样 戒赌文: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些赌徒形象如“云翠仙”篇写了一个有赌癖的梁有才赌博成性,先是偷妻子的首饰作赌资,后又欲卖其妻为娼续赌,结果受到了孤仙的惩罚,遭到乡邻们的鄙视和唾弃另有《王大》、《赌符》诸篇,亦是通过讲故事劝人戒赌的 戒赌碑:四川广元市发现清代刻的戒赌碑,碑顶刻有“禁止赌博” 4个大字,碑文为劝戒赌博的警世之言:“此弊不除,经遭其害”、“有乱于风俗”、“招赌之家,勿图小利;小赌之徒,休入此中”;“地方净弟子贤各务正业,岂不美哉路人过往于此,观“戒赌碑”无不深思 戒赌联:旧时南方某地有个纨绔子弟恋赌,毁祖业大半后醒悟春节写了副别具一格的对联“多读书知礼明文,戒赌博多是无非有一赌徒赌红了眼,把爱妻娇儿忘得一干二净,后来妻儿投井自尽,用消极的办法劝其戒赌,春节,他写了一副对联:“应戒有害者赌,莫贪无义之财。
戒赌歌:福建民间有一首名为《十二月》的戒赌歌,把那嗜赌成性者描绘得淋漓尽致:“正月初来是新年,赌博野崽给人嫌,误却青春和年少,一年换过又一年,二月里来是仲春,赌博野崽忧忡忡,衣裳夹袄带押当,米缸嘴向西北风……七月里来七夕时,赌博野崽无所依,光棍想当野和尚,尼妈也嫌太卑鄙八月十五值中秋,赌博野崽大出丑,当面讨债剥衣裤,当街挨骂不知羞……” 戒赌谣:古代有人又赌又抽 (鸦片),其时,在闽台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戒赌谣:“鸦片土,吃了人糊涂,日夜都想赌,妻不顾,子不顾,当衫裤,行短路……”还有一首用闽南、台湾方言编的戒赌谣,指出了赌博与犯罪的联系,颇有劝戒力:“一更穷,二更富,三更起大厝,四更卖妻做大舅,五更做贼入狱住 戒赌诗:如清吴文晖《赌徒》诗云:“相唤相互日征逐,野孤迷人无此酷一场纵赌几家贫,后车谁鉴前车覆非常形象地指出赌博给人带来的危害,诚挚地规劝世人勿赌黄安涛的《戒赌诗》也说:“已将华屋付他人,那惜良田贻祖父室人交谪泪如雨,典到嫁时衣太苦出门郎又摇摊去,厨下无烟炊断午诗句生动地描绘出一些赌徒因恣意纵赌,而招致败家丧身、衣不遮体、食不供口的窘境,告诫人们切莫赌博还有一首讽刺赌徒的十字诗:“一心羸钱,两眼熬红,三餐无味,四肢乏力,五业荒废,六亲难认,七窍生烟,八方借债,九(久)陷泥潭,十成灾难。
这诗很别致,把赌徒形象描绘得生动有趣,讽刺得令人拍案叫绝 古代民间还流传过一首别具一格的《戒赌诗》 相传,清末江南某地有位教私塾的老先生有个儿子染上了赌博恶习,屡劝不止一次,他写了《戒赌诗》贴在书房里,叫其儿来读诗云:“贝者是人不是人,只为今贝起祸根有朝一日分贝了,到头成为贝戎人 哪知那位嗜赌成瘾的儿子百思不解其意,其父便耐心地为之点破:贝者合为“赌”,今贝合为“贪”,分贝合为“贫”,贝戎合为“贼”,此乃为赌、贪、贫、贼之四字也这首诗形象地说明赌徒的结果是十分可悲的儿子理解之后,顿时幡然醒悟,从而勤奋攻书,再也不赌了 (编辑/山佳)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