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学专题—天然药化总论.ppt

157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86691833
  • 上传时间:2024-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30MB
  • / 1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然药物天然药物(yàowù)(yàowù)化学化学第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天然药物化学是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类的一门专业课药学类的一门专业课,通过,通过该课程的该课程的教学,教学,同学们能够同学们能够掌握天然药物中的主要类型成分的结构掌握天然药物中的主要类型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精制及结构鉴定的基本理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精制及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论和技能能够能够了解了解(liǎojiě)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一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及寻找般原则和方法,以及寻找研究天然药物的研究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的途径,为有效成分的途径,为开发研究新药奠定基础开发研究新药奠定基础第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教教材材(jiàocái)及及参参考考书书第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一节、绪论第一节、绪论(xùlùn)第二节、生物第二节、生物(shēngwù)合成合成第三节、提取第三节、提取(tíqǔ)分离的方分离的方法法第四节、结构研究方法第四节、结构研究方法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第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2、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原理及常用方法;、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原理及常用方法;3、掌握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掌握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4、熟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熟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5、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成就及发展趋势;、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成就及发展趋势;6、了解天然药物化学与药学、了解天然药物化学与药学(yào xué)相关学科的关系相关学科的关系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第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l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yánjiū)(yánjiū)内容内容l天然药物化学的简要发展历程天然药物化学的简要发展历程l《《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学习重点学习重点第一节第一节 绪绪 论论第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一、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huàxué)(huàxué)的研究内容的研究内容定义:定义:天然药物化学是天然药物化学是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应用现代科学理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天然药物(包括动物、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包括动物、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代谢产物(chǎnwù)(chǎnwù)等)中等)中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第一节 绪绪 论论第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天然天然(tiānrán)药物中化学成分药物中化学成分结构结构(jiégòu)特点特点理化理化(lǐhuà)性质性质提取分离提取分离结构测定结构测定生物合成生物合成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第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 1)植物药物)植物药物((2 2)动物药物)动物药物((3 3)矿物)矿物(kuàngwù)(kuàngwù)药物药物((4 4)海洋生物)海洋生物((5 5)微生物及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微生物及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2.天然天然(tiānrán)药物的来源药物的来源第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xùlùn)(xùlùn) 有关一些概念:有关一些概念:▲▲中草药成分化学中草药成分化学 ▲ ▲天然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 ▲▲植物化学植物化学▲▲化学成分化学成分 ▲▲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生物生物(shēngwù)(shēngwù)活性成分活性成分 ▲▲有效部位有效部位第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天然:天然(tiānrán)药物中含有的各种化学物质如生物碱、药物中含有的各种化学物质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皂苷、挥发油等黄酮类化合物、皂苷、挥发油等如中药如中药麻黄麻黄中含有左旋麻黄素等多种生物碱以及挥发油、淀粉、中含有左旋麻黄素等多种生物碱以及挥发油、淀粉、树脂、叶绿素、纤维素、草酸钙等化学成分;树脂、叶绿素、纤维素、草酸钙等化学成分;中药中药甘草甘草中则含有甘草酸等多种皂苷以及黄酮类、淀粉、纤中则含有甘草酸等多种皂苷以及黄酮类、淀粉、纤维素、草酸钙等化学成分维素、草酸钙等化学成分第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即药材中代表其:即药材中代表其功效功效的化学成分的化学成分如左旋麻黄素如左旋麻黄素(l-ephedrine)具有平喘、解痉作用具有平喘、解痉作用(zuòyòng),甘,甘草酸草酸(glycyrrhizin)具有抗炎、抗过敏、治疗胃溃疡的作用,分具有抗炎、抗过敏、治疗胃溃疡的作用,分别被认为是麻黄及甘草中的代表性有效成分别被认为是麻黄及甘草中的代表性有效成分第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生理活性成分生理活性成分:即经过不同程度药效试验:即经过不同程度药效试验(shìyàn)或生物活或生物活性试验性试验(shìyàn),包括,包括体外体外((in vitro)及)及体内体内((in vivo)试)试验,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

      验,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 第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有效部位有效部位(bùwèi)::指指一味中药一味中药或或复方中药复方中药提取物中的提取物中的一类一类或或几类几类化学成分被认为是有效成分时,该化学成分被认为是有效成分时,该一类或几类化学成分的混合一类或几类化学成分的混合体被认为是体被认为是有效部位,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有效部位,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第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二、天然药物二、天然药物(yàowù)(yàowù)化学的发展简史化学的发展简史第二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 天然药物化学的建立与形成天然药物化学的建立与形成(xíngchéng)““植物中有机酸的研究促成有机化学及植物化学的形成植物中有机酸的研究促成有机化学及植物化学的形成””国外国外17691769年年 酒石酸酒石酸17751775年年 苯甲酸苯甲酸17781778年年 乳酸乳酸(rǔ suān)(rǔ suān)17851785年年 苹果酸苹果酸17861786年年 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中国中国(zhōnɡ ɡuó)(zhōnɡ ɡuó)古代古代15751575年年 没食子酸没食子酸17111711年年 樟脑樟脑《《医学医学入门入门》》《《集验方集验方》》舍勒舍勒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803 ~ 1806吗啡吗啡(ma fēi)(ma fēi)( (鸦片鸦片) )德罗逊德罗逊 (Derosen)斯托勒斯托勒 (Sertürner)1818 1818 士的宁碱士的宁碱1820 1820 咖啡因咖啡因1820 1820 喹宁喹宁1828 1828 尼古丁尼古丁1831 1831 阿托品阿托品1833 1833 乌头乌头(wū tóu)(wū tóu)碱碱morphine MorphineMorphine为第一个从天然界分离的生物活性成分为第一个从天然界分离的生物活性成分(chéng fèn)(chéng fèn),生物碱的,生物碱的研究是天然药物化学发展的开端研究是天然药物化学发展的开端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合成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制约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合成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制约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二十世纪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三十年代(niándài):磺胺药:磺胺药 (1935)、维生素问世、维生素问世 四十年代:盘尼西林的使用四十年代:盘尼西林的使用 五十年代:形成了新药上市的黄金时代五十年代:形成了新药上市的黄金时代 2))药害震惊全球药害震惊全球Thalidomide西德西德19561956年出售镇静药年出售镇静药“反应反应停停”--肽胺哌啶酮肽胺哌啶酮到到19621962年就年就引起引起(yǐnqǐ)(yǐnqǐ)数千例畸胎。

      数千例畸胎 (2)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huàxué)的兴衰的兴衰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利血平利血平 (Reserpine)((3 3)大规模寻找)大规模寻找(xúnzhǎo)(xúnzhǎo)天然活性物质天然活性物质大量特殊生物活性天然物质的发现大量特殊生物活性天然物质的发现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 1、微量物质、微量物质(wùzhì)(wùzhì)2 2、水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3 3、不稳定物质、不稳定物质4 4、海洋生理活性物质、海洋生理活性物质5 5、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天然天然(tiānrán)(tiānrán)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morphinemorphine从从18031803年分离年分离(fēnlí)(fēnlí)到到19521952年合成计年合成计150150年年, , ReserpineReserpine只花了只花了4 4年年morphine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1803-1806提出提出(tí chū)结构结构: 1925合成证实合成证实: 1952结构结构(jiégòu)鉴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学科的飞速发展鉴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学科的飞速发展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发发 现现确确 定定 结结 构构人工合成人工合成(rén ɡōnɡ hé chénɡ)证实证实Reserpine1952-1956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沙海葵沙海葵(hǎi kuí)毒素(毒素(C129H223N3O54))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三、天然三、天然(tiānrán)药物化学与新药发现药物化学与新药发现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xùlùn)(xùlùn)v青蒿青蒿 青蒿素的化学结构青蒿素的化学结构(jiégòu) 立体结立体结构构(jiégòu)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三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xiǎnshì)(xiǎnshì),目前世界植,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xiǎnshì)(xiǎnshì),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 160 160 亿日本日本(rì běn)(rì běn)的汉方药:的汉方药:8080%%韩国的韩药:韩国的韩药:1515%%中国中草药:中国中草药:3 3%%-5-5%%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二节第二节 天然天然(tiānrán)(tiānrán)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一、一次代谢及二次代谢一、一次代谢及二次代谢二、生物合成的基本二、生物合成的基本(jīběn)(jīběn)构建单元构建单元三、生物合成途径三、生物合成途径 四、生物合成的意义四、生物合成的意义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这些是这些是植物植物(zhíwù)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该过程存在于所有,该过程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称为一次代谢过程,产生的物质称为的绿色植物中,称为一次代谢过程,产生的物质称为一次代谢产一次代谢产物1、一次代谢、一次代谢(dàixiè)::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水各种代谢各种代谢糖和氧气糖和氧气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糖、蛋白质、脂质、核酸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天然天然(tiānrán)(tiānrán)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一、一次代谢及二次代谢:一、一次代谢及二次代谢: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dàixiè)(dàixiè)与生物合成程与生物合成程与生物合成程与生物合成程三羧酸三羧酸(suō suān)(suō suān)循环循环((TCATCA))丁酮二酸丁酮二酸α-α-酮戊二酸酮戊二酸丁二酸丁二酸鞣酸鞣酸(róu suān)类类CO2 H2Ohυhυ / / 叶绿素叶绿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甲戊二羟酸甲戊二羟酸丙酮酸丙酮酸 丙二酸单酰辅酶丙二酸单酰辅酶A A赤藻糖赤藻糖4-4-磷酸磷酸葡萄糖代谢葡萄糖代谢莽草酸莽草酸苯丙素类苯丙素类芳香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脂肪族氨基酸脂肪族氨基酸嘌呤、嘧啶嘌呤、嘧啶 脂肪酸类脂肪酸类萜萜 类类甾甾 醇醇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类生物碱类生物碱类肽肽 类类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香豆素、木香豆素、木脂(质)素脂(质)素黄酮类黄酮类δ-δ-氨基乙酰丙酸氨基乙酰丙酸核苷核苷核苷酸类核苷酸类醌醌 类类胆胆 碱碱卟啉类卟啉类前列腺素类前列腺素类脂肪族及芳香脂肪族及芳香族聚酮类族聚酮类乙酰辅酶乙酰辅酶A A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这些这些(zhèxiē)物质对植物生命活动不起主要作用,该过程不是物质对植物生命活动不起主要作用,该过程不是存在所有的绿色植物中,产生的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称为存在所有的绿色植物中,产生的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称为二次二次二次二次代谢产物代谢产物代谢产物代谢产物2、二次代谢、二次代谢(dàixiè)::一次代谢产物一次代谢产物特定条件特定条件生物碱、萜类生物碱、萜类黄酮、蒽醌等黄酮、蒽醌等第二节第二节 生物生物(shēngwù)(shēngwù)合成合成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二、生物二、生物(shēngwù)合成的基本构建单元合成的基本构建单元1 1、、C C1 1单元单元(dānyuán)(dānyuán):多来源于:多来源于L-L-蛋氨酸的蛋氨酸的S-S-甲基(如甲基)甲基(如甲基)2 2、、C C2 2单元:多为乙酰辅酶单元:多为乙酰辅酶A A的两碳单位(如脂肪酸、酚类、的两碳单位(如脂肪酸、酚类、苯醌等聚酮类)苯醌等聚酮类)3 3、、C C5 5单元:来源于甲戊二羟酸或去氧木酮磷酸酯代谢产物(如萜单元:来源于甲戊二羟酸或去氧木酮磷酸酯代谢产物(如萜类、甾类)类、甾类)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4 4、、C C6 6C C3 3单元:多由单元:多由L-L-苯丙氨酸和苯丙氨酸和L-L-酪氨酸转化酪氨酸转化5 5、、C C6 6C C2 2N N单元:前体为单元:前体为L-L-苯丙氨酸和苯丙氨酸和L-L-酪氨酸酪氨酸6 6、吲哚、吲哚(yǐn duǒ)(yǐn duǒ)C C2 2N N单元:单元: L- L-色氨酸中吲哚环色氨酸中吲哚环7 7、、C C4 4N N单元:来源单元:来源L-L-鸟氨酸鸟氨酸8 8、、C C5 5N N单位:单位:二、生物合成二、生物合成(héchéng)的基本结构单元的基本结构单元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醋酸(一)醋酸(cù suān)—丙二酸途径(丙二酸途径(AA-MA途径)途径) 1.1.脂肪酸类脂肪酸类2.2.聚酮类聚酮类3.3.酚及芳聚酮类酚及芳聚酮类三、生物合成三、生物合成(héchéng)途径途径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二)甲戊二羟酸途径和脱氧(二)甲戊二羟酸途径和脱氧(tuō yǎng)木酮磷酸酯途径木酮磷酸酯途径1.1.甲戊二羟酸途径甲戊二羟酸途径(MVA(MVA途径)途径) 合成成分类别:萜类、甾体类合成成分类别:萜类、甾体类2.脱氧木脱氧木酮糖磷酸酯途径(酮糖磷酸酯途径(DXPDXP途径)途径)三、生物合成三、生物合成(héchéng)途径途径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三)莽草酸途径(三)莽草酸途径1.1.芳香氨基酸和简单芳香氨基酸和简单(jiǎndān)(jiǎndān)苯甲酸类苯甲酸类2.2.桂皮酸途径(苯丙酸、香豆素、木脂素、黄酮)桂皮酸途径(苯丙酸、香豆素、木脂素、黄酮)3.3.醌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四)氨基酸途径(四)氨基酸途径 生物碱类生物碱类三、生物三、生物(shēngwù)合成合成途径途径第四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五)复合(五)复合(fùhé)(fùhé)途径途径三、生物三、生物(shēngwù)合成途合成途径径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四、生物合成四、生物合成(héchéng)的意义的意义●有利于天然有利于天然(tiānrán)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有利于天然化合物的结构推测;有利于天然化合物的结构推测;●指导植物化学分类学;指导植物化学分类学;●指导仿生合成;指导仿生合成;●指导组织培养生物活性物质;指导组织培养生物活性物质;●定向寻找生物活性成分;定向寻找生物活性成分;●生物调控,提高活性成分的含量生物调控,提高活性成分的含量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一、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fēnlí)(fēnlí)与精制与精制 第三节第三节 提取提取(tíqǔ)(tíqǔ)分离方法分离方法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天然药物一、天然药物(yàowù)有效成分的提取有效成分的提取提取提取(tíqǔ)(tíqǔ)方法:方法:v 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v 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v 升华法升华法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溶剂提取法:(一)、溶剂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原理:溶剂提取法原理:渗透,溶出,扩散渗透,溶出,扩散→平衡平衡影响提取效率影响提取效率(xiào lǜ): 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素素一、天然药物一、天然药物(yàowù)有效成分的提取有效成分的提取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2.2.溶剂溶剂(róngjì)(róngjì)的选择:的选择: 1.1.水水: 2.2.亲水性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亲水性有机溶剂(甲醇、乙醇(yǐ chún)(yǐ chún)、丙酮):、丙酮): 3.3.亲脂性有机溶剂(石油醚、苯、乙醚亲脂性有机溶剂(石油醚、苯、乙醚(yǐ mí)(yǐ mí)、、氯仿):氯仿):(一)、溶剂提取法(一)、溶剂提取法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常用的溶剂的极性:常用的溶剂的极性:石油醚(低沸点石油醚(低沸点---高沸点)<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高沸点)<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二氯甲烷<乙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乙烯<苯<二氯甲烷<乙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醇<丙酮(bǐnɡ tónɡ)<乙醇<甲醇<乙腈<水<吡啶<醋酸<乙醇<甲醇<乙腈<水<吡啶<醋酸 (一)、溶剂(一)、溶剂(róngjì)提取法提取法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3.3.溶剂提取方法分类:溶剂提取方法分类: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huí liú)(huí liú)提取法、连续提取提取法、连续提取法、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提取法(一)、溶剂(一)、溶剂(róngjì)提取法提取法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溶剂(一)、溶剂(róngjì)提取法提取法浸渍浸渍(jìnzì)法法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 1、烧瓶、烧瓶(shāopíng)(shāopíng) 2 2、渗、渗漉筒漉筒 第五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溶剂(一)、溶剂(róngjì)提取法提取法煎煮法煎煮法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溶剂(一)、溶剂(róngjì)提取法提取法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常压微波回流装置示意图常压微波回流装置示意图1.微波炉微波炉 2.瓶架瓶架 3.蒸馏瓶蒸馏瓶 4.搅拌器搅拌器 5. 铜管铜管6. 冷凝冷凝(lěngníng)管管 7.开关开关 8.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分离和提纯液态或固态有机物的方法分离和提纯液态或固态有机物的方法(fāngfǎ)(fāngfǎ) 适用于: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二)、水蒸气蒸馏(二)、水蒸气蒸馏(zhēngliú)(zhēngliú)法法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固体物质如樟脑等受热在低于其熔点固体物质如樟脑等受热在低于其熔点(róngdiǎn)(róngdiǎn)的温度的温度下,不经过熔化就可直接转化为蒸气,蒸气遇冷后又凝下,不经过熔化就可直接转化为蒸气,蒸气遇冷后又凝结为固体称之为升华结为固体称之为升华 (三)、升华(三)、升华(shēnghuá)(shēnghuá)法法第六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二、天然药物二、天然药物(yàowù)(yàowù)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一)根据物质溶解度的差别进行(一)根据物质溶解度的差别进行(jìnxíng)(jìnxíng)分离分离(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的差别进行分离(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的差别进行分离(五)根据物质离解程度不同进行分离(五)根据物质离解程度不同进行分离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 (一一) ) 根据根据(gēnjù)(gēnjù)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1.改变温度改变温度(wēndù):结晶与重结晶结晶与重结晶2.改变混合溶剂极性改变混合溶剂极性::水水/醇法醇法:水提液:水提液+醇(数倍):可沉淀多糖、蛋白性物醇(数倍):可沉淀多糖、蛋白性物 质(杂质)质(杂质)醇醇/水法水法:醇提液:醇提液+水(数倍):可除去叶绿素、水(数倍):可除去叶绿素、 油脂等油脂等 杂质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3.改变改变pH值值:: 碱提酸沉(碱碱提酸沉(碱碱提酸沉(碱碱提酸沉(碱/ /酸法):如提取黄酮、蒽醌类酚酸性成分酸法):如提取黄酮、蒽醌类酚酸性成分酸法):如提取黄酮、蒽醌类酚酸性成分酸法):如提取黄酮、蒽醌类酚酸性成分 酸酸酸酸提提提提碱碱碱碱沉沉沉沉((((酸酸酸酸/ /碱碱碱碱法法法法))))::::如如如如生生生生物物物物碱碱碱碱类类类类在在在在用用用用酸酸酸酸性性性性水水水水从从从从药药药药材材材材中中中中提提提提出后,加碱调至碱性即可从水中沉淀析出出后,加碱调至碱性即可从水中沉淀析出。

      出后,加碱调至碱性即可从水中沉淀析出出后,加碱调至碱性即可从水中沉淀析出4.沉淀试剂:沉淀试剂: pbpb2+2+、、、、 CaCa2+ 2+ 等等等等金金金金属属属属离离离离子子子子(lízǐ)(lízǐ)可可可可与与与与酸酸酸酸、、、、碱碱碱碱性性性性化化化化合合合合物物物物生生生生成成成成不不不不溶溶溶溶于水的沉淀而析出于水的沉淀而析出于水的沉淀而析出于水的沉淀而析出 (一一) ) 根据根据(gēnjù)(gēnjù)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常见的方法常见的方法(fāngfǎ)(fāngfǎ)有:简单的液液萃取法、纸色谱、逆流有:简单的液液萃取法、纸色谱、逆流分溶法(分溶法(CCD)CCD)、液滴逆流色谱(、液滴逆流色谱(DCCC)DCCC)、高速逆流色谱、高速逆流色谱((HSCCC)HSCCC)、气液分配色谱(、气液分配色谱(GCGC或或GLC)GLC)、液液分配色谱、液液分配色谱((LLCLLC或或LC)LC)( (二二)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róngjì)(róngjì)中的分配比不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同进行分离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液液-液萃取液萃取(cuìqǔ)与分配系数与分配系数K、分离难易及分离因子、分离难易及分离因子((β值)值)原理:原理: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达到分离分配系数分配系数((K K值)值)K = CU /CL( (二二) )根据物质根据物质(wùzhì)(wùzhì)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进行分离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b b = KA / KBβ≥100,一次萃取就可实现(shíxiàn)基本分离100 ≥β≥10,需萃取10~12次β≤2,需萃取100次以上β≌1,无法实现分离( (二二) )根据物质根据物质(wùzhì)(wùzhì)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进行分离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2.2.分配分配(fēnpèi)(fēnpèi)比与比与pHpH溶剂系统溶剂系统(xìtǒng)(xìtǒng)pHpH的变化影响酸性、碱性、及两性有的变化影响酸性、碱性、及两性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离解型),从而影机化合物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离解型),从而影响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比。

      响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比 游离型游离型————极性小的溶剂极性小的溶剂 离解型离解型————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大的溶剂( (二二)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bù tónɡ)(bù tónɡ)进行分离进行分离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般一般 pH<3时,酸性物质时,酸性物质(wùzhì)多为非离解状态(多为非离解状态(HA)) 碱性物质为离解状态(碱性物质为离解状态(BH+)) pH>12时,酸性物质多为离解状态(时,酸性物质多为离解状态(A- )) 碱性物质为非离解状态(碱性物质为非离解状态(B ))( (二二)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róngjì)(róngjì)中的分配比不同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进行分离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用不同用不同pHpH的缓冲溶液与有机溶剂分离酸性、碱性的缓冲溶液与有机溶剂分离酸性、碱性(jiǎn xìnɡ)(jiǎn xìnɡ)、中性及两性物、中性及两性物质质( (二二)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fēnpèi)(fēnpèi)比不同比不同进行分离进行分离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3 3. .液液- -液萃取与纸色谱液萃取与纸色谱当当β>>50时,简单萃取即可,时,简单萃取即可,β<<50时,则需采用逆流时,则需采用逆流分溶法分溶法 纸色谱与液纸色谱与液- -液萃取的分离原理都是分配液萃取的分离原理都是分配(fēnpèi)(fēnpèi) Rf Rf值与值与K K值之间有下列关系值之间有下列关系 Kor/w=1/r(Rf/1-Rf) ( (二二) )根据根据(gēnjù)(gēnjù)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同进行分离第七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当当层层析析滤滤纸纸湿湿重重((W湿湿))为为干干重重((W干干))的的1.5倍倍时时,,r=2 设设A、、B两两种种((或或两两组组))物物质质(wùzhì)的的Rf值值分分别别为为 Rfa 及及 Rfb β=Rfa(1-Rfb/1-Rfa)/Rfa (( Rfa >> Rfb)) ( (二二) )根据根据(gēnjù)(gēnjù)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进行分离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4.4.逆流分溶法(逆流分溶法(CCDCCD):): 又称逆流分布法或反流分布法,与两相溶剂逆流萃取法又称逆流分布法或反流分布法,与两相溶剂逆流萃取法原理一致,对于分离具有非常相似性质原理一致,对于分离具有非常相似性质(xìngzhì)(xìngzhì)的混合物效果的混合物效果较好 0 1 2 3 n 图 CCD法的分离过程示意图( (二二) )根据根据(gēnjù)(gēnjù)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同进行分离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5.液滴逆流分配法(液滴逆流分配法(DCCC)及高速逆流色谱)及高速逆流色谱(sè pǔ)((HSCCC)DCCCDCCC ( (液滴逆流色谱液滴逆流色谱液滴逆流色谱液滴逆流色谱) )和和和和HSCCC HSCCC ( (高速逆流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 ): 是在逆流是在逆流分溶法基础上创建的色谱装置,可使流动相呈液滴形式在固定分溶法基础上创建的色谱装置,可使流动相呈液滴形式在固定相间交换,分离效果好。

      多用于分离皂苷、蛋白质、糖类等相间交换,分离效果好多用于分离皂苷、蛋白质、糖类等 (二二)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fēnpèi)(fēnpèi)比不比不同进行分离同进行分离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v高速逆流色谱高速逆流色谱 逆流色谱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手段,它的主要分离原理是逆流色谱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手段,它的主要分离原理是利用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差异也就是分配比不同而利用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差异也就是分配比不同而进行分离的,值得注意的是逆流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都是进行分离的,值得注意的是逆流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都是液体,其主要优点是没有传统色谱的死吸附,样品的回收率液体,其主要优点是没有传统色谱的死吸附,样品的回收率高等高等(gāoděng)(gāoděng)特点 ( (二二)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bù tónɡ)(bù tónɡ)进行分离进行分离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6.6.液液-液分配柱色谱:液分配柱色谱:1))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正相分配色谱:正相分配色谱:固定相:水、缓冲溶液固定相:水、缓冲溶液流动相:固定相饱和的氯仿等弱极性有机溶剂流动相:固定相饱和的氯仿等弱极性有机溶剂洗脱洗脱(xǐ tuō)(xǐ tuō)顺序:化合物极性越小,越先出柱;反之,顺序:化合物极性越小,越先出柱;反之, 化合物极性越大,越后出柱。

      化合物极性越大,越后出柱应用:通常用于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应用:通常用于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 ( (二二)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róngjì)(róngjì)中的分配比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不同进行分离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反相分配色谱:反相分配色谱:固定相:石蜡油、化学键合固定相固定相:石蜡油、化学键合固定相流动相:固定相饱和的水或甲醇等强极性有机溶剂流动相:固定相饱和的水或甲醇等强极性有机溶剂洗脱洗脱(xǐ tuō)(xǐ tuō)顺序:化合物极性越大,越先出柱;反之,顺序:化合物极性越大,越先出柱;反之, 化合物极性越小,越后出柱化合物极性越小,越后出柱应用:适合于分离脂溶性化合物应用:适合于分离脂溶性化合物( (二二)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róngjì)(róngjì)中的分配比不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同进行分离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2 2)加压液相色谱法)加压液相色谱法::分为:快速柱色谱,分为:快速柱色谱,LobarLobar低压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分析低压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分析(fēnxī)(fēnxī)用用HPLCHPLC,制备用,制备用HPLCHPLC。

      (二二)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jìnxíng)(jìnxíng)分离分离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3)涡流色谱涡流色谱 萃取技术,可以实现生物样品的处理并可以直接萃取技术,可以实现生物样品的处理并可以直接(zhíjiē)用于分析检验用于分析检验 (二二)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róngjì)(róngjì)中的分配比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不同进行分离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物理吸附物理吸附(xīfù)化学吸附化学吸附半化学吸附半化学吸附 ( (三三) ) 根据物质根据物质(wùzhì)(wùzhì)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八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物理吸附物理吸附:也称表面吸附:也称表面吸附, 由分子间力的相互作由分子间力的相互作 用所引起用所引起(yǐnqǐ)特特点点::无无选选择择性性,,吸吸附附与与解解吸吸可可逆逆,,可可快快速速进进行行,,故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最广。

      如硅胶、氧化铝故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最广如硅胶、氧化铝 ( (三三) ) 根据根据(gēnjù)(gēnjù)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化化学学吸吸附附::如如黄黄酮酮等等酚酚酸酸性性(suān xìnɡ)物物质质被被碱碱性性氧氧化化铝铝吸吸附附,,或生物碱被酸性或生物碱被酸性(suān xìnɡ)硅胶吸附等硅胶吸附等特点:有选择性,吸附牢固,有时不可逆,很少使用特点:有选择性,吸附牢固,有时不可逆,很少使用半半化化学学吸吸附附::如如聚聚酰酰胺胺对对黄黄酮酮类类、、醌醌类类等等化化合合物物之之间间的的氢氢键键吸吸附附 ,力量较弱,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力量较弱,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jìnxíng)(jìnxíng)分离分离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物理吸附物理吸附(xīfù)(xīfù)的基本规律的基本规律Ø基本要素基本要素:吸附剂、被分离物质、溶剂:吸附剂、被分离物质、溶剂 Ø物理吸附原理物理吸附原理:吸附与解吸附的循环往复:吸附与解吸附的循环往复(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jìnxíng)(jìnxíng)分离分离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 1、吸附剂、吸附剂: : 常用的极性吸附剂:常用的极性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硅胶、氧化铝适于分离非极性化合物硅胶显微适于分离非极性化合物硅胶显微(xiǎn (xiǎn wēi)wēi)酸性,适于分离酸性和中性化合物,分离生物碱时需在流动相中加入适量的有机碱;酸性,适于分离酸性和中性化合物,分离生物碱时需在流动相中加入适量的有机碱;氧化铝呈碱性,适于分离生物碱等碱性成分,不宜用于分离有机酸、酚性等酸性成分氧化铝呈碱性,适于分离生物碱等碱性成分,不宜用于分离有机酸、酚性等酸性成分 常用的非极性吸附剂:常用的非极性吸附剂:活性炭适于分离极性化合物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适于分离极性化合物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在水中对溶质表现出强的吸附能力从活性炭上洗脱被吸附的物质时,溶剂强的亲和力,在水中对溶质表现出强的吸附能力从活性炭上洗脱被吸附的物质时,溶剂的极性越小,洗脱能力越强的极性越小,洗脱能力越强 ( (三三) ) 根据物质根据物质(wùzhì)(wùzhì)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2、被分离、被分离(fēnlí)物质物质Ø一般一般(yībān)化合物的极性按下列官能团的顺序增强:化合物的极性按下列官能团的顺序增强:—CH2—CH2—,,—CH2=CH2—,,—OCH3,,—COOR,,> >C=O,,—CHO,,—NH2,,—OH,,—COOH物质极性强弱物质极性强弱(qiánɡ ruò)的判断:的判断:(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化合物的极性由官能团种类、数目、排列方式化合物的极性由官能团种类、数目、排列方式(fāngshì)等因素等因素决定决定(1) 亲水性基团与极性成正比亲水性基团与极性成正比,亲脂性基团与极性成反比;亲脂性基团与极性成反比; (2) 游离型化合物极性弱、具亲脂性游离型化合物极性弱、具亲脂性,解离型化合物极性强、具解离型化合物极性强、具亲水性;亲水性; (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根据物质吸附(xīfù)(xīfù)能力差异进行分离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溶剂的极性溶剂的极性—依据介电常数依据介电常数(jiè diàn chánɡ shù)来决定来决定介电常数越大,则极性越大一般溶剂的介电常数按介电常数越大,则极性越大一般溶剂的介电常数按下列顺序增大下列顺序增大(zēnɡ dà):: 环己烷(环己烷(1.88),苯(),苯(2.29),无水乙醚(),无水乙醚(4.47),),氯仿(氯仿(5.20),乙酸乙酯(),乙酸乙酯(6.11),乙醇(),乙醇(26.0),),甲醇(甲醇(31.2),水(),水(81.0)) 3、溶剂、溶剂(róngjì)(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4 4、吸附柱色谱法用于物质、吸附柱色谱法用于物质(wùzhì)(wùzhì)的分离:的分离: 柱层析的基本步骤:柱层析的基本步骤:1 1)装柱:)装柱:( (吸附剂的用量为试样吸附剂的用量为试样(shì yànɡ)(shì yànɡ)量的量的30~60倍)倍)2 2)加样)加样: :(尽量选用极性小的溶剂装柱)(尽量选用极性小的溶剂装柱)3 3)洗脱:极性宜逐渐增加)洗脱:极性宜逐渐增加( (三三) ) 根据根据(gēnjù)(gēnjù)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九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5、、聚酰胺吸附聚酰胺吸附(xīfù)(xīfù)色谱法色谱法聚酰胺的性质及吸附聚酰胺的性质及吸附(xīfù)(xīfù)原理原理 不含水的溶剂中,不含水的溶剂中,是极性吸附是极性吸附(xīfù)(xīfù)与与硅胶原理相似硅胶原理相似分离有两种原理:分离有两种原理:在含水的溶剂中,是在含水的溶剂中,是氢键吸附氢键吸附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在水溶液中,有下列在水溶液中,有下列(xiàliè)(xiàliè)规律:规律: 1 1)形成氢键的基团的数目)形成氢键的基团的数目(shùmù)(shùmù)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

      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 ( (三三) ) 根据物质根据物质(wùzhì)(wùzhì)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2 2)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相应)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相应(xiāngyīng)(xiāngyīng)减弱减弱 (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根据物质吸附(xīfù)(xīfù)能力差异进行分离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3)3)分子芳香化程度高者,则吸附作用增强分子芳香化程度高者,则吸附作用增强(zēngqiáng)(zēngqiáng),反之减弱反之减弱 ( (三三) ) 根据物质根据物质(wùzhì)(wùzhì)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洗脱洗脱(xǐ tuō)(xǐ tuō)能力由弱至强能力由弱至强 水水——甲醇甲醇——丙酮丙酮——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甲酰胺——甲基甲酰胺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尿素水溶液 (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根据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jìnxíng)(jìnxíng)分离分离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应用应用(yìngyòng)::A、特别适合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特别适合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B、对生物碱、萜类、甾体、糖类、氨基酸等其它极性与非极性、对生物碱、萜类、甾体、糖类、氨基酸等其它极性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也有着广泛应用化合物的分离也有着广泛应用C、用于提取物的脱鞣质处理用于提取物的脱鞣质处理 (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根据物质吸附(xīfù)(xīfù)能力差异进行分离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 (三三) ) 根据物质根据物质(wùzhì)(wùzhì)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从某植物中分离得到以下(yǐxià)三个物质,1)在硅胶、聚酰胺TLC上,以氯仿-甲醇-丁酮-丙酮(40:20:5:1)展开时,Rf值的大小比较2)若使用聚酰胺柱层分离时,以不同浓度的甲醇进行洗脱,洗脱先后顺序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根据物质吸附(xīfù)(xīfù)能力差异进行分离能力差异进行分离((1 1))吸吸附附原原理理::大大孔孔吸吸附附树树脂脂是是吸吸附附性性和和分分子子筛筛性性原原理理相相结结合合的的分分离离材材料。

      料2 2)组成)组成(zǔ chénɡ)(zǔ chénɡ):: ※ ※ 非极性型以苯乙烯为母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非极性型以苯乙烯为母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 ※ ※ 中极性型以中极性型以2-2-甲基苯烯酸甲酯为母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甲基苯烯酸甲酯为母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6 6、、大大孔孔吸吸附附(xīfù)(xīfù)树树脂脂 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3 3)影响吸附的因素)影响吸附的因素A A、、非非极极性性化化合合物物在在水水中中易易被被非非极极性性大大孔孔树树脂脂吸吸附附;;极极性性化化合合物物在在水水中中易易被被极极性性大大孔孔树树脂脂吸吸附附物物质质在在溶溶剂剂中中的的溶溶解解度度大大,,树树脂脂对对此此物物质质的的吸吸附附力力就就小小;;反反之之(fǎnzhī)(fǎnzhī)就就大大能能与与大大孔孔吸吸附附树树脂脂形形成成氢氢键键的的化化合合物易被吸附物易被吸附 ( (三三) ) 根据根据(gēnjù)(gēnjù)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物质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B B、洗脱剂的极性:、洗脱剂的极性:洗脱液洗脱液: :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

      乙醇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乙醇/ /水)最常用水)最常用对于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液极性越小,洗脱能力越强;对于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液极性越小,洗脱能力越强;对于中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洗脱液应选用极性较大的溶剂对于中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洗脱液应选用极性较大的溶剂C C、、pHpH的影响的影响(yǐngxiǎng)(yǐngxiǎng)D D、温度、流速等、温度、流速等(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根据物质吸附(xīfù)(xīfù)能力差异进行分离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一百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4 4)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A A、苷类与糖类的分离;、苷类与糖类的分离; B B、生物碱的精制;、生物碱的精制; C C、多糖、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等多糖、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等※ ※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A A、大孔吸附、大孔吸附(xīfù)(xīfù)树脂使用前需要用乙醇预处理;树脂使用前需要用乙醇预处理;B B、水溶液上柱,醇梯度洗脱水溶液上柱,醇梯度洗脱 ( (三三) ) 根据物质吸附根据物质吸附(xīfù)(xīfù)能力差异进行分离能力差异进行分离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 (四四) ) 根据物质根据物质(wùzhì)(wùzhì)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l 常用常用(chánɡ yònɡ)(chánɡ yònɡ)方法方法 Ø 透析法透析法(dialysis)(dialysis)Ø 凝胶滤过法凝胶滤过法(gel filtration)(gel filtration)Ø 超滤法超滤法(ultrafiltration)(ultrafiltration)Ø 超速离心法超速离心法(ultracentrifugation)(ultracentrifugation)Ø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membrane separation(membrane separation)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凝胶滤过凝胶滤过(lǜ ɡuò)(lǜ ɡuò)法法(gel filtration)(gel filtration)凝胶色谱简单原理图凝胶色谱简单原理图1. 待待分分离离的的混混合合物物在在色色谱谱床床表表面面 2. 试试样样进进入入色色谱谱床床,,小小分分子子进进入入凝凝胶胶颗颗粒粒内内部部,,大大分分子子随随溶溶液液流流动动(liúdòng) 3. 大大分分子子物质行程短,流出色谱床,小分子物质仍在缓慢移动物质行程短,流出色谱床,小分子物质仍在缓慢移动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凝胶滤过凝胶滤过(lǜ ɡuò)(lǜ ɡuò)法法(gel filtration)(gel filtration)常用凝胶的种类及性质常用凝胶的种类及性质葡聚糖凝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Sephadex G)系列系列: :G-10, 15, 20, 25, 50, 75, 100, G-10, 15, 20, 25, 50, 75, 100, 200…200…Sephadex GSephadex G系列只适于在水中应用系列只适于在水中应用(yìngyòng)(yìngyòng)羟羟丙丙基基葡葡聚聚糖糖凝凝胶胶((Sephadex Sephadex LH-20):LH-20):Sephadex Sephadex LH-20LH-20即即能能在在水水中中也也能能在在有机溶剂中以及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应用有机溶剂中以及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应用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凝胶滤过凝胶滤过(lǜ ɡuò)(lǜ ɡuò)法法(gel filtration)(gel filtration)常用凝胶的种类常用凝胶的种类(zhǒnglèi)(zhǒnglèi)及性质及性质羧甲基交联葡聚糖凝胶(羧甲基交联葡聚糖凝胶(CM-Sephadex)CM-Sephadex)二乙氨乙基交联葡聚糖凝胶(二乙氨乙基交联葡聚糖凝胶(DEAE-Sephadex)DEAE-Sephadex)磺丙基交联葡聚糖凝胶(磺丙基交联葡聚糖凝胶(SP-Sephadex)SP-Sephadex)苯胺乙基交联葡聚糖凝胶(苯胺乙基交联葡聚糖凝胶(QAE-Sephadex)QAE-Sephadex)丙烯酰胺凝胶(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Bio-Gel P))琼脂糖凝胶(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Bio-Gel ASepharose Bio-Gel A))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jìshù)(jìshù)(membrane separatione)(membrane separation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膜提取分离技术的应用原理近似机械筛,是膜提取分离技术的应用原理近似机械筛,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实现溶质与溶剂的分离以压力为推动力,实现溶质与溶剂的分离类型:类型:按照分离功能按照分离功能(gōngnéng)(gōngnéng)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渗透特点:特点:常温操作,无相变,能耗低常温操作,无相变,能耗低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 (五五) ) 根据物质解离根据物质解离(jiě lí)(jiě lí)度差异进行分离度差异进行分离) ) 天然有机化合物中,具有酸性、碱性及两性基团分天然有机化合物中,具有酸性、碱性及两性基团分子在水中多呈解离状态,据此可用以下进行分离子在水中多呈解离状态,据此可用以下进行分离(fēnlí)(fēnlí)v常用方法常用方法 电泳技术电泳技术(electrophoretic method)(electrophoretic method)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 (五五) ) 根据物质解离度差异进行根据物质解离度差异进行(jìnxíng)(jìnxíng)分离分离) )1 1、离子交换法分离物质的原理、离子交换法分离物质的原理 天然有机化合物中,具有酸性、碱性及两性基团分子在天然有机化合物中,具有酸性、碱性及两性基团分子在水中多呈解离状态而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换基团发生交换水中多呈解离状态而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换基团发生交换被吸附被吸附(xīfù)(xīfù)交换基上的活性离子(交换基上的活性离子(H H+ +或或OHOH- -)在水溶液中与其它阴、阳)在水溶液中与其它阴、阳离子的可逆交换来达到逐步分离的目的离子的可逆交换来达到逐步分离的目的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可交换物质离子通过离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可交换物质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柱时,各不同成分的亲和力不同,在柱上的交子交换树脂柱时,各不同成分的亲和力不同,在柱上的交换速度也不同,被洗脱的时间也就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目换速度也不同,被洗脱的时间也就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 (五五) ) 根据物质解离根据物质解离(jiě lí)(jiě lí)度差异进行分离度差异进行分离) )2 2、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shùzhī)(shùzhī)的结构及性质的结构及性质 图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1)母核部分:苯乙烯通过(tōngguò)二乙烯苯交联(2)离子交换基团 阳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性( ) 弱酸性( )阴离子交换树脂 强碱性( ) 弱碱性( , , )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 (五五) ) 根据物质根据物质(wùzhì)(wùzhì)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 )3.3.离子交换法的应用离子交换法的应用(yìngyòng)(yìngyòng)::A A、用于不同电荷离子的分离:分离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用于不同电荷离子的分离:分离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B B、用于相同电荷离子的分离:如同为生物碱,但碱性强弱不、用于相同电荷离子的分离:如同为生物碱,但碱性强弱不同,也可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实现分离同,也可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实现分离 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 (五五) ) 根据物质解离度差异进行根据物质解离度差异进行(jìnxíng)(jìnxíng)分离分离) ) 离子交换树脂的实际操作过程离子交换树脂的实际操作过程(guòchéng)(guòchéng)::提取:提取: B+HB+H+ +ClCl- -=[BH]=[BH]+ +ClCl- -树脂转型树脂转型 R-SOR-SO3 3- -NaNa+ ++H+H+ +ClCl- - R-SO R-SO3 3H H+ ++Na+Na+ +ClCl- - 交换交换 R-SOR-SO3 3H H+ ++[BH]+[BH]+ +ClCl- - R-SO R-SO3 3- -((BHBH))+ ++HCl +HCl 碱的提取碱的提取 R-SOR-SO3 3- -((BHBH))+ ++NH+NH4 4+ +OHOH- - R-SOR-SO3 3- -((NHNH4 4))+ ++H+H2 2O +BO +BCHClCHCl3 3回流提取生物碱回流提取生物碱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 (五五) ) 根据物质解离根据物质解离(jiě lí)(jiě lí)度差异进行分离度差异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法分离示意图 试样试样  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H型型)   流出液流出液 氨水洗脱液氨水洗脱液 (酸性、中性化合物)(酸性、中性化合物) ((碱性碱性(jiǎn xìnɡ)、两性化合物、两性化合物))    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OH型型)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OH型型) 稀稀NaOH洗脱洗脱 稀稀HCl洗脱洗脱 流出液流出液 洗脱液洗脱液 流出液流出液 洗脱液洗脱液 (中性化合物)(中性化合物) (酸性化合物)(酸性化合物) (碱性化合物)((碱性化合物)( 两性化合物)两性化合物) 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 (五五) ) 根据物质解离根据物质解离(jiě lí)(jiě lí)度差异进行分离度差异进行分离) )碱性强弱碱性强弱(qiánɡ ruò)(qiánɡ ruò)不同(不同(IIIIII>>IIII>>ⅠⅠ)) 三者混合物的水溶液通过三者混合物的水溶液通过NHNH4 4+ +型弱酸性树脂,随后先用水洗型弱酸性树脂,随后先用水洗下(下(ⅠⅠ),继续),继续(jìxù)(jìxù)用用NHNH4 4ClCl洗下(洗下(IIII),最后用),最后用NaNa2 2COCO3 3洗下洗下((IIIIII) 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六)分子(六)分子(fēnzǐ)(fēnzǐ)蒸馏技术蒸馏技术原理:利用液体分子受热会从液面逸出,而不同分子逸原理:利用液体分子受热会从液面逸出,而不同分子逸出后平均自由程不同而实现分离出后平均自由程不同而实现分离特点:温度低蒸馏压强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特点:温度低蒸馏压强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应用:高沸点应用:高沸点(fèidiǎn)物质分离、热敏物质分离物质分离、热敏物质分离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小结小结小结小结(xi(xiǎǎǎǎojié)ojié)CCCCCC、、TLCHPLCCC、、TLC、、PC、、HPLC应应 用用固定相固定相吸附剂吸附剂载载 体体溶溶 剂剂溶溶 质质交联度交联度(交换当量)(交换当量)√ (阴、阳树脂阴、阳树脂)恒定恒定 (氨基酸氨基酸pH可变可变)(流动流动/交换交换)酸碱性酸碱性解离度差异解离度差异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交联度交联度(分子大小)(分子大小)极性(活性)极性(活性)氢键(聚酰胺)氢键(聚酰胺)K值、值、b b因子因子pH值值相关因素相关因素√ (活性活性)*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恒定恒定(洗脱剂洗脱剂)依溶质和吸附依溶质和吸附剂极性而变剂极性而变;可变可变,由小到大由小到大固定相固定相/流动相流动相 (互不相溶的液互不相溶的液体体; 恒定不变恒定不变)分子量分子量极性极性溶解度溶解度要要素素分子大小差异分子大小差异极性差异极性差异分配系数差异分配系数差异 原原 理理排阻层析排阻层析吸附层析吸附层析分配层析分配层析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四、结构四、结构(jiégòu)(jiégòu)研究法研究法u化合物的纯度化合物的纯度(chúndù)测定测定u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u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化合物纯度一、化合物纯度(chúndù)的判的判定定 (一)化合物的(一)化合物的结晶晶(jiéjīng)形状、色形状、色泽和熔点和熔点固体物固体物质还可通可通过检查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敏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敏锐的熔点;的熔点;液体物液体物质还可通可通过测定沸点、沸程、折光率及比重等判断其定沸点、沸程、折光率及比重等判断其纯度对已知物来已知物来说,无,无论是固体是固体还是液体物是液体物质,如其比旋度与文献数据相同,,如其比旋度与文献数据相同,则表明其已是或接近表明其已是或接近纯品二)薄(二)薄层色色谱法法(TLC)注意:一般注意:一般样品用三种以上差品用三种以上差别较大的溶大的溶剂系系统或色或色谱条件条件进行行检测,均,均显示示单一的斑点一的斑点时方可确方可确认其其为单一化合物一化合物三)气相色(三)气相色谱((GC)或高效液相色)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 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v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理化性质、文献调研、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理化性质、文献调研、TLC/PC等v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元素分析;高分辨质谱等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元素分析;高分辨质谱等v确定确定(quèdìng)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结构片断结构片断/基本骨架基本骨架:谱学性质等谱学性质等v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文献调研、光谱分析等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文献调研、光谱分析等v推断并确定分子的立体结构:推断并确定分子的立体结构:CD (圆二色谱圆二色谱)/ORD(旋光光谱旋光光谱旋光光谱旋光光谱) NOE/NOESY/2D-NMR、、X-ray分析二、结构研究二、结构研究(yánjiū)的主要程序的主要程序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分子式的确定与不饱和度的计算(一)分子式的确定与不饱和度的计算测定测定(cèdìng)分子式分子式 1.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 2.同位素丰度比法同位素丰度比法 3.高分辨质谱法(高分辨质谱法(HR-MS))三、结构三、结构(jiégòu)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第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v高分辨质谱仪可将物质的质量精确测定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不高分辨质谱仪可将物质的质量精确测定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不仅可给出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还可以直接仅可给出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还可以直接(zhíjiē)给出化合物给出化合物的分子式的分子式v如青蒿素的如青蒿素的HR-MS谱中谱中,分子离子峰为分子离子峰为m/z 282.1472,,可计可计算出其分子式为算出其分子式为C25H22O5(计算值,(计算值,282.1467))高分辨高分辨(fēnbiàn)质谱法(质谱法(HR-MS))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zhǔǔyào)方法方法第一百二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确定确定(quèdìng)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不饱和度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不饱和度Ω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I III Ω = IV - ++ + 1 2 2I: 一价原子(如一价原子(如H, X)的数目)的数目;III: 三价原子(如三价原子(如N, P)的数目;)的数目;IV: 四价原子(四价原子(C, S)的数目。

      的数目计算计算(jì suàn)不饱和度的计算不饱和度的计算(jì suàn)三、结构研究中采用三、结构研究中采用(cǎǎiyòng)的主要方法的主要方法第一百二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在近紫外区  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在近紫外区和可见区,称为和可见区,称为可见可见-紫外紫外光谱;键振动能级跃迁所光谱;键振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在中红外区,称为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在中红外区,称为红外红外光谱;光谱;自旋的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可吸收无线电波自旋的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可吸收无线电波(wúxiàn diànbō)而而引起能级的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引起能级的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核磁共振核磁共振谱吸收光谱的一般吸收光谱的一般(yībān)原理原理第一百二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一)紫外(一)紫外-可见可见(kějiàn)吸收光谱(吸收光谱(UV-vis))第一百二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二)、红外光谱(二)、红外光谱(guāngpǔ)(guāngpǔ)((IR谱)谱) (S-(-)-藏茴香酮的IR图谱(液膜法)第一百二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波波长((μm))波数(波数(cm–1))键的振的振动类型型2.7~3.33750~3000υOH , υNH3.0~3.33300~3000υCH (-C≡C-H, , Ar-H)(极少数可到(极少数可到2900)) 3.3~3.73000~2700 υCH4.2~4.92400~2100υC≡C,,υC≡N,υ-C≡C-C≡C-5.3~6.11900~1650υC=O(酸,(酸,醛,,酮,,酰胺,胺,酯,酸,酸酐))6.0~6.71680~1500υC=C(脂肪族及芳香族),(脂肪族及芳香族),υC=N6.8~7.71475~1300δC-H(面内)(面内)υX≡Y10.0~15.41000~650δC=C-H,Ar-H(面外面外)表表 红外吸收红外吸收(xīshōu)的八个重要区段的八个重要区段第一百二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v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结构,化合物用量只需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结构,化合物用量只需5~~10μgv如果被测定物是已知物,只要和已知对照品做一张红外光谱如果被测定物是已知物,只要和已知对照品做一张红外光谱图,如果二者红外光谱完全一致,则可推测是同一物质。

      如图,如果二者红外光谱完全一致,则可推测是同一物质如无对照品,也可检索有关红外光谱数据无对照品,也可检索有关红外光谱数据(shùjù)图谱文献图谱文献v如果被测物结构基本已知,可能某一局部构型不同,在指纹区如果被测物结构基本已知,可能某一局部构型不同,在指纹区就会有差别,就会有差别,v红外光谱对未知结构化合物的鉴定,主要用于功能基的确红外光谱对未知结构化合物的鉴定,主要用于功能基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等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等二)、红外光谱(二)、红外光谱(guāngpǔ)(guāngpǔ)((IR谱)谱) 第一百二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三)、核磁共振(三)、核磁共振(hé cí ɡònɡ zhèn)((NMR)法)法 u核磁共振谱是化合物分子在磁场中受电磁波的辐射,有磁距的核磁共振谱是化合物分子在磁场中受电磁波的辐射,有磁距的原子核(如原子核(如1H、、13C等)吸收一定的能量产生能级的跃迁,即发生等)吸收一定的能量产生能级的跃迁,即发生核磁共振,以吸收峰的频率对吸收强度作图所得之图谱核磁共振,以吸收峰的频率对吸收强度作图所得之图谱u它能提供它能提供(tígōng)分子中有关氢及碳原子的类型、数目、互分子中有关氢及碳原子的类型、数目、互相连接方式、周围化学环境、以及构型、构象的结构信息相连接方式、周围化学环境、以及构型、构象的结构信息。

      第一百二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三)、核磁共振(三)、核磁共振(hé cí ɡònɡ zhèn)谱谱 第一百二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常用、常用(chánɡ yònɡ)(chánɡ yònɡ)的氘代溶剂的氘代溶剂丙酮丙酮-d6、、三氯甲烷三氯甲烷-d、、DMSO-d6等等  (三)、核磁共振(三)、核磁共振(hé cí ɡònɡ zhèn)谱谱 第一百三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2、、1H-NMR ((1)化学位移)化学位移 1H核因周围化学环境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及绕核旋核因周围化学环境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及绕核旋转产生的磁屏蔽效应转产生的磁屏蔽效应(xiàoyìng)不同,不同类型的不同,不同类型的1H核共振信号出核共振信号出现在不同区域,据此可以识别现在不同区域,据此可以识别 (三)、核磁共振(三)、核磁共振(hé cí ɡònɡ zhèn)谱谱 第一百三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一百三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2)峰面积:峰面积: 1H-NMR谱上积分面积与分子中的总质子数相当,分析谱上积分面积与分子中的总质子数相当,分析(fēnxī)图谱时,只要通过比较共振峰的面积,就可判断氢核的相对数目;图谱时,只要通过比较共振峰的面积,就可判断氢核的相对数目;当化合物分子式已知时,就可以求出每个吸收峰所代表氢核的绝当化合物分子式已知时,就可以求出每个吸收峰所代表氢核的绝对个数。

      对个数 1、氢核磁共振、氢核磁共振(hé cí ɡònɡ zhèn)谱(谱(1H-NMR)) 第一百三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3)峰的裂分及偶合常数(峰的裂分及偶合常数(J):):v磁不等同的两个或两组氢核,在一定距离内因相互自旋偶合磁不等同的两个或两组氢核,在一定距离内因相互自旋偶合干扰而使信号发生裂分,表现出不同裂分,如干扰而使信号发生裂分,表现出不同裂分,如s(单峰(单峰, singlet)、)、d (二重二重(èr zhònɡ ɡ)峰峰, doublet)、、t (三重峰三重峰, triplet)、、q (四重峰四重峰, quartet)及及m (多重峰多重峰, multiplet)等 1、氢核磁共振、氢核磁共振(hé cí ɡònɡ zhèn)谱(谱(1H-NMR)) 第一百三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在低级偶合系统中,某一质子在低级偶合系统中,某一质子(zhìzǐ)裂分后的谱线数为裂分后的谱线数为n+1, 其中其中n为干扰核的数目裂分间的距离为偶合常数为干扰核的数目裂分间的距离为偶合常数(coupling constant, J,,Hz),用于表示相互干扰的强度,其大小取决于,用于表示相互干扰的强度,其大小取决于间隔键的距离。

      各种不同环境下间隔键的距离各种不同环境下1H核相邻结构具有一定的偶核相邻结构具有一定的偶合常数值间隔的键数越少,则合常数值间隔的键数越少,则J值越大;反之则越小值越大;反之则越小 1、氢核磁共振、氢核磁共振(hé cí ɡònɡ zhèn)谱(谱(1H-NMR)) 第一百三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C10H12O2的的1H-NMR谱图谱图 (苯氢)(与氧原子相连(xiānɡ lián)的亚甲基氢)(与羰基(tānɡ jī)相连的甲基氢)第一百三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图1-32 β-紫罗兰酮的质子非去偶谱(62.5MHz, 13C-NMR , CDCl3)2、碳核磁共振、碳核磁共振(hé cí ɡ ɡònɡ ɡ zhèn)谱(谱(13C-NMR谱)谱) 第一百三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 化学化学(huàxué)位移位移值;值;R—CH3 d d 0 ~ 35R2 CH2 d d 15 ~ 40R3 CH d d 25 ~ 50连杂原子连杂原子(yuánzǐ)碳(碳(C-O,C-N,C-S) d 50d 50 ~ 100甲氧基碳(-甲氧基碳(-OCH3) d 55d 55左右左右糖端基碳糖端基碳 δ 95~105 —C≡C— d 6d 65 ~ 90—C = C—、芳环、芳环C d 98d 98 ~ 160连氧芳碳连氧芳碳 d d 140 ~ 165 —C==O— d d 168 ~ 220醛醛190~~205;酮;酮195~~220;羧酸;羧酸170~~185;酯及内酯;酯及内酯165~~180,酰胺及内酰胺,酰胺及内酰胺165~~1802 2、碳核磁共振、碳核磁共振、碳核磁共振、碳核磁共振(hé cí (hé cí ɡ ɡ ɡ ɡònònɡ ɡ ɡ ɡ zhèn) zhèn)谱(谱(谱(谱(13C-13C-NMRNMR谱)谱)谱)谱) 第一百三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2) 峰高:没有提供各类碳的相对比例,没有积分曲线峰高:没有提供各类碳的相对比例,没有积分曲线(qūxiàn)(峰面积不成比例);(峰面积不成比例); (3) 偶合常数偶合常数(chángshù)(chángshù)::1JCH120-320Hz相隔两个以上偶合在相隔两个以上偶合在13C谱中实用价值不大;谱中实用价值不大; 2 2、碳核磁共振、碳核磁共振、碳核磁共振、碳核磁共振(hé cí (hé cí ɡ ɡ ɡ ɡònònɡ ɡ ɡ ɡ zhèn) zhèn)谱(谱(谱(谱(13C-13C-NMRNMR谱)谱)谱)谱) 第一百三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①①噪音噪音(zàoyīn)(zàoyīn)去偶谱也叫全氢去偶或宽带去偶去偶谱也叫全氢去偶或宽带去偶图 β-紫罗兰酮的噪声去偶谱(62.5MHz, 13C-NMR , CDCl3)常见常见(chánɡ jiàn)(chánɡ jiàn)的的谱图谱图第一百四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②②选择选择(xuǎnzé)(xuǎnzé)氢核去偶谱及远程选择氢核去偶谱及远程选择(xuǎnzé)(xuǎnzé)氢核去偶谱氢核去偶谱图 β-紫罗兰酮的9位羰基的LSPD谱(25MHz, 13C-NMR , CDCl3)a. 质子非去偶谱 b.照射7-H, 8-H c.照射7-H, 10-H d. 质子噪声去偶谱 e. 照射10-H f. 照射8-H,10-H常见常见(chánɡ jiàn)(chánɡ jiàn)的的谱图谱图第一百四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θ=45°θ=45°,测得图谱中,除季碳外,所有,测得图谱中,除季碳外,所有C C核都有正吸核都有正吸收信号收信号(xìnhào)(xìnhào);;θ=90°θ=90°,测得图谱中,只有,测得图谱中,只有(-CH)(-CH)次甲基是正吸收信号;次甲基是正吸收信号;θ=135°θ=135°,测得图谱中,只有,测得图谱中,只有(-CH)(-CH)次甲基,次甲基,CHCH3 3为正吸为正吸收信号,收信号,CHCH2 2为负吸收信号;为负吸收信号; ③③ DEPT谱:采用一种脉冲系列,通过改变照射谱:采用一种脉冲系列,通过改变照射1H核核的第三脉冲宽度的第三脉冲宽度(kuāndù)(kuāndù)((θθ)使之分别为)使之分别为45°45°、、90°90°、、135°135°;; 常见常见(chánɡ jiàn)(chánɡ jiàn)的的谱图谱图第一百四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③DEPT③DEPT((Distortion1ess enhancement by Distortion1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polarization transfer)) 图 β-紫罗兰酮的DEPT谱第一百四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二维核磁共振二维核磁共振(hé cí ɡònɡ zhèn)(hé cí ɡònɡ zhèn)((2D-NMR2D-NMR))图 乙酸乙酯的1H-1HCOSY(360MHz,CDCl3)图谱第一百四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核核Overhauser效应:效应:当两个(组)不同类型质子位于相近的空间距离时,当两个(组)不同类型质子位于相近的空间距离时,照射其中一个(组)质子会使另一(组)质子的信号强度增强这种现象照射其中一个(组)质子会使另一(组)质子的信号强度增强这种现象称为核的称为核的Overhauser效应(效应(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简称,简称NOE)HMQC谱:谱: HMQC谱是通过谱是通过lH核检测的异核多量子相关谱核检测的异核多量子相关谱(lH detected heteronuclear multiple quantum coherence,,HMQC), 此谱能反映此谱能反映 lH核核和与其直接相连的和与其直接相连的13C的关联关系,以确定的关联关系,以确定C-H偶合关系(偶合关系(1JCH)HMBC谱谱:是通过是通过lH核检测的异核多键相关谱核检测的异核多键相关谱(lH detected heteronuclear multiple bond correlation,,HMBC),它把,它把lH核和与其远程核和与其远程(yuǎnchéng)偶合的偶合的13C核关联起来。

      核关联起来二维核磁共振二维核磁共振(hé cí ɡònɡ zhèn)(hé cí ɡònɡ zhèn)((2D-NMR2D-NMR))第一百四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一百四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四)质谱((四)质谱(MS)) 质谱(质谱(MSMS)就是把化合物分子用一定方式裂解后生)就是把化合物分子用一定方式裂解后生成成(shēnɡ chénɡ)(shēnɡ chénɡ)的各种离子的各种离子, ,按其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按其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第一百四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质荷比离离子子(lízǐ)的的丰丰度度第一百四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质谱仪质谱仪第一百四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图 桂皮酸乙酯的质谱图第一百五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1.1.电子轰击法(电子轰击法(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简称,简称EIEI),),测定测定EI-MSEI-MS时,需要先将试样加热气化,使之进入离子化室,而时,需要先将试样加热气化,使之进入离子化室,而后才能电离后才能电离2.FD-MS2.FD-MS(场解析电离):适合对热不稳定、极性大、难挥发的(场解析电离):适合对热不稳定、极性大、难挥发的化合物的测定。

      化合物的测定3.FAB-MS(快速原子轰击电离):(快速原子轰击电离):除了给出分子量及糖的碎片除了给出分子量及糖的碎片(suì piàn)(suì piàn)信息外,在低质量区还给出了苷元的结构碎片信息外,在低质量区还给出了苷元的结构碎片(suì piàn)(suì piàn),从,从而弥补了而弥补了FD-MS的不足的不足 四)质谱((四)质谱(MS)) 第一百五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图 Balanitin-1的FD-Ms图第一百五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图图 patrinia saponin H3的阴离子的阴离子FAB-MS谱谱第一百五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第一百五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化学电离(化学电离(Chemical ionizationChemical ionization,简称,简称CICI))场致电离(场致电离(Field ionization Field ionization 简称简称FIFI))电喷雾电离(电喷雾电离(Electro spray ionizationElectro spray ionization,简称,简称ESIESI))基质基质(jī zhì)(jī zhì)辅助激光解吸辅助激光解吸/ /电离(电离(MALDIMALDI)) 场解析(场解析(FDFD))(二)质谱((二)质谱(MS)) 第一百五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旋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在测定手性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确旋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在测定手性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确定某些官能团定某些官能团( (如羰基如羰基) )在手性分子在手性分子(fēnzǐ)(fēnzǐ)中的位置方面有独到之处,中的位置方面有独到之处,是其它光谱无法代替的是其它光谱无法代替的 单晶单晶X X射线衍射技术射线衍射技术(五)、旋光光谱(五)、旋光光谱(guāngpǔ)(guāngpǔ)((ORD)ORD)与园二色谱(与园二色谱(CDCD谱谱) )第一百五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天然药物化学中国中草药:3%-5%碱提酸沉(碱/酸法):如提取黄酮、蒽醌类酚酸性成分酸提碱沉(酸/碱法):如生物碱类在用酸性水从药材中提出后,加碱调至碱性即可从水中沉淀析出100 ≥β≥10,需萃取10~12次介电常数越大,则极性越大碱性强弱不同(III>II>Ⅰ)2) 峰高:没有提供各类碳的相对比例(bǐlì),没有积分曲线(峰面积不成比例(bǐlì))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第一百五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