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缺答案.doc
5页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缺答案(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3分)①阅读或观赏过《威尼斯商人》的都知道,莎士比亚在剧中通过各种方法塑造了安东尼奥与夏 洛克这一正一反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安东尼奥为了促成一对有情人成为眷属,以自己的一磅肉为 担保,向夏洛克借款,与这种高尚的利他主义动机相对,夏洛克则是出于除掉安东尼奥这个妨碍其 高利贷营生的商业对手的险恶用心而借款 二者相比,善恶分明.对夏洛克这个“铁板钉钉”的恶 棍,大名鼎鼎的德国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却在《为权利而斗争》一书中,为其做了强有力的辩 护,并且对夏洛克在诉讼中的失败,表达了深厚的同情②耶林认为,夏洛克在诉讼中所依据的是“权利就是权利”这一不可辩驳的原则只要拥有权 利,就应该得到法庭支持,至于说当事人主张权利背后的动机善恶问题,与此无关虽然“为割下 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而驱使夏洛克走上法庭的是憎恶和复仇心”,但法律并不关注行为人的动机,“从诗人让夏洛克说出的台词中看,不管是从他口中道出,还是从别人的口中道出,无疑同样是真 理”夏洛克在法庭上的陈词,“我问他要的这镑肉是我花大价钱买的,它属于我,快给我,如若不 然,我要诉诸国法!威尼斯城邦的法律等于一纸空文吗” ?这些话,在一般人看来,完全是恶徒的 叫嚣,但耶林认为这是权利者主张权利的呐喊之声:“自这数语道出的瞬间,案件从夏洛克主张个人 权利急转为涉及威尼斯的法律,将这数语道出之时,这个男子汉表现出多么力量强大,威风凛凜”!③对于冒名顶替的法律博士鲍西姐通过解释技巧(诸如割肉不能流血、必须割一磅肉等等)使 夏洛克的权利主张落空,耶林进行了严厉指责,认为这是一种“卑劣的机智”。
对于夏洛克的失败, 耶林给予了深深的同情:“狼狈地败下阵来的不是犹太人夏洛克,而是无望地谋求法律庇护的,处于 最下层的中世纪的犹太人典型形象不仅如此,他还指出,“夏洛克命运的无可逆转的悲剧并不在 于法排斥了他,而在于作为中世纪犹太人的他怀有对法的信仰这种信仰表现为,他相信法官不会 屈从于主流社会中流行的道德偏见,他相信白纸黑字的法律会得到平等适用.但法庭审判的最终结 局却完全相反,“败局如晴天霹雳降临到他头上,被驱散,赋予自己的权利又被骗走,他终于领 悟犹太人被置于法律的保护之外④《为权利而斗争》一书反复强调这样一种观念:法的实现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个体为实现 和捍卫其权利而进行的斗争.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不可推卸的道义上的责任在耶林看来,那些 在自己的权利遭到侵害时,沉默无语、忍气呑声的人,形同战场上的逃兵,是懦弱自私、不负责任的表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反派人物夏洛克,被耶林转化为“为权利而斗争”的正面形象,一 个遭受了法官不公正对待的悲剧人物⑤虽然耶林的辩护与大多数人的道德直觉相冲突,但这并不影响他基于这一辩护阐发一个深刻 的法律理念:[ ]法律应该平等适用于每一个人,不允许法官根据其好恶“选择性执法”,如果那 样,法律的确定性将荡然无存.耶林认为,夏洛克个人的权利与威尼斯的法律密切联系在一起,当 夏洛克(一个遭受社会主流道德歧视的犹太人)的权利因为法官的偏见而丧失时,威尼斯的法治其 实也崩溃了.(选自薛军《为夏洛克辩护的法学家》,有删改)1.第③段加点词“迷惘”在文中指的是 。
2分)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①权利就是权利②他的权利仍然应该得到尊重③即使很•不凑巧 -④权利的拥有者⑤依据我们的道德判断是一个坏人A.①③⑤④② b. ①③④⑤②C. ③④⑤②① D.③⑤②④①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中耶林观点的一项是( )(3分)A. “权利就是权利”的原则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权利人道德上的善恶与此无关B. 鲍西娅在法庭上的解释技巧破坏了威尼斯的法治,因此是一种“卑劣的机智”C. 夏洛克值得深深的同情,主要因为犹太人在中世纪受到了太多的不公平对待D. 在自己的权利遭受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的人,对法治的破坏负有一定的责任4.耶林为夏洛克辩护的主要理由是什么?(3分)5.根据耶林的观点,举例说明“为权利而斗争”的重要性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12分)土 地 韩少功①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 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②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 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 瓜突然膨胀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 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③有时候,瓜藤长袖飞扬,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 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鎂上,像 电信局悬下来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筒从瓜藤 上悬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④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 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 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 总之,它们是有表情的,有语言的,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来到餐桌上,进入你的口腔,成为你 身体的一部分.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 交流的结束⑤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千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 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 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 怪都市里的很多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 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不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 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⑥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 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 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 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 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 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⑦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7.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把吃瓜菜说成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3分)8.对第⑤段的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瓜菜,是用陌生的钞票换来的,所以不值得吃B. 菜市场买来的瓜菜少了自然的清新,所以无法填注感情的空空荡荡C. 都市里的孩子都不识瓜菜了,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少,这真让人遗憾D. 工业化和商品化使人们越来越远离土地,缺少了与土地亲近的机会9.从全文看,怎样理解“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4分)(三)默写。
4分)10. (1) ,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2)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可怜后主还祠庙, 杜甫《登楼》)(4) ,千营共一呼卢纶《塞下曲》)(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1-13题5分)观刈①麦 (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饱田②去,丁壮在南闪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 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注】①刈(yl):收割.②饷田:给种田的人送食物.11.从题材上看,这首作品属于 诗1分)12.这首作品的作者最有可能是下列诗人中的( )(1分)A.李白 B.王维 C.白居易 D.杜牧13.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贫妇人”形象加以赏析3分)(五)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7分)14.(1)多于在庾之粟粒 (2)王披襟当之(3)迨诸父异爨 (4)沛公军霸上(5)愿伯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项王按剑而跽日(7)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六)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
11分)公叔为魏相,尚①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 “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 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琴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 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 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 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②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改)【注】①尚:娶②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君因谓武侯曰 (2)以此卜之(3)至则相楚 (4)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16.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4分)17.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1分)A.而侯之国小 B.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C.遂去,即之楚 D.诸侯患楚之强18.用自己的话概述公叔使魏武侯怀疑吴起的主要步骤2分)(七)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8分)①震泽①之水,蜿蜒东流,为吴淞江,二百六十里入海.嘉靖②壬寅,予始携吾儿来居江上,二 百六十里之水中也.江至此欲涸,萧然旷野,无辋川之景物,阳羡之山水独自有屋数十榲,中颇 弘邃,山池亦胜,足以避世.予性懒出,双扉昼闭,绿草满庭,最爱吾儿与诸弟游戏,穿走长廊之 间.儿来时九岁,今十六矣.诸弟少者三岁、六岁、九岁此予生平之乐事也.②十二月己酉,携家西去③,予岁不过三四月居城中,儿从行绝少,至是去而不返.每念初八之 日,相随出门,不意足迹随履而没悲痛之极,以为大怪,无此事也.盖吾儿居此,七阅寒暑,山池 草木,门阶户席之间,无处不见吾儿也.③葬在县之东南门守冢人俞老,薄暮,见儿衣绿衣,在享堂中吾儿其不死耶?因作思子之亭,徘徊四望,长天寥靡,极目于云烟杏霭之间,当必有一日见吾儿翩然来归者【注】①震泽:太湖.②嘉靖:明世宗年号.③西去:此指到西面城中的亲戚家去。
19.作者归有光字熙甫,号 ,是明代“ 派”代表作家1分)20.概括第①段所写的“乐事”及其主要作用3分)21.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吴淞江干涸萧索,没有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