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危害因素产生及其分类》.docx
5页最新整理危险、危害因素产生及其分类一、 危险、危害因素的概念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 或状态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总的说来,危险、 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 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通常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 (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有时对两 者不加以区分,统称危险因素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超过临界值的 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成为危险因素二、 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所有危险、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 危险、危害后果(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 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 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故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险、危害 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危险、危害因素一)能量、有害物质能量、有害物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险、危 害因素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 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也越大。
另一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相应的能量 和物质(包括有害物质),因此所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完 全消除的1)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 险、危害因素例如,锅炉、爆炸危险物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温度和压力,高处作 业(或吊起的重物等)的势能,带电导体上的电能,行驶车辆(或各类机械运动部 件、工件等)的动能,噪声的声能,激光的光能,高温作业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 置的热能,各类辐射能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造成各类事故静止的物体棱角、毛刺、地面等之所以能伤害人体,也是人体运动、摔倒时的动能、势能造成的 这些都是 于能量意外释放形成的危险因素2)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 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例如,作业场所中 于有蠹物质、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窒息性气体 等有害物质的存在,当它们直接、间接与人体与物体发生接触,能导致人员的死 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危害因素二)失控在生产中,人们通过工艺和工艺装备使能量、物质(包括有害物质)按人 们的意愿在系统中流动、转换,进行生产;同时乂必须约束和控制这些能量及有 害物质,消除、减弱产生不良后果的条件,使之不能发生危险、危害后果。
如果 发生失控:(没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会发生能量、有害 物质的意外释放和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所以失控也是一类危险、 危害因素,它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人员失误和管理缺陷三个方面,并 且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它们大部分是一些随机出现的现象和状态,彳艮难预测 它们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出现,是决定危险、危害发生的条件和可能性的 主要因素1)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含缺陷)是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 于性能(含安全性 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在生产过程中故障的发生 是不可避免的,迟早都会发生;故障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渐近性或突发性,故障 的发生是一种随机事件造成故障发生的原因很复杂 (认识程度、设计、制造、 磨损、疲劳、老化、检查和维修保养、人员失误、环境、其他系统的影响等 ),但故障发生的规律是可知的,通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和分析总结可使多数故障 在预定期间内得到控制(避免或减少)掌握种类故障发生规律和故障率是防止故 障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手段,这需要应用大量统计数据和概率统计的方法进 行分析、研究(可参考有关书籍、资料)。
系统发生故障并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主要表现在发生故障、 误操作时的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缺陷和设备在强度、刚度、稳定性、人机关系上有缺陷两方面例如,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保护装置失效造成漏电伤人,短路保护装置 失效乂造成交配电系统的破坏;控制系统失灵使化学反应装置压力升高,泄压安 全装置故障使压力进一步上升,导致压力容器破裂、有蠹物质泄漏散发、爆炸危 险气体泄漏爆炸,造成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管道阀门破裂、通风装置故障使 有蠹气体浸入作业人员呼吸带;超载限制或起升限位安全装置失效使钢丝绳断裂、 重物坠落,围栏缺损、安全带及安全 wang质量低劣为高处坠落事故提供了条件 等,都是故障引起的危险、危害因素2) 人员失误人员失误泛指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 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人员失误在一定经济、 技术条件下,是引发危险、危害因素的重要因素人员失误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 避免的它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意外行为 ;但发生人员失误的规律和失误率通过大量的观测、统计和分析是可以预测的 (其方法可参考有关书籍、资料)于不正确态度、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和劳动条件(设 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影响造成的不安全行为,各国根据以 往的事故分析、统计资料将某些类型的行为各自归纳为不安全行为。
我国 GB6441-86附录中将不安全行为归纳为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 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 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 调整、活扫等)、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忽视使用必须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具、 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等 xxxx关使检修中的线路或电气设 备带电、使检修中的设备意外启动;未经检测或忽视警告标志,不配带呼吸器等 护具进入缺氧作业、有蠹作业场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釜压力越限时开错阀门 使有害气体泄漏,汽车起重机吊装作业时吊臂误触高压线 ;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 (帽)使头发或衣袖卷入运动工件;吊索具选用不当、吊重绑挂方式不当,使钢丝 绳断裂、吊重失稳坠落等,都是人员失误形成的危险、危害因素3) 管理缺陷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是为保证及时、 有效地实现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 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事故、人员失误的有效手段 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4)温度、湿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振动、通风换气、色彩 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也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
三、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便于进行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危险、 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这里简单介绍按导致事故、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 分类的方法和参照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的方法一)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GB/Txxx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 将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此种分类方法所列危险、危害因素具体、 详细、科学合理,适用于各行业的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危害因 素的预测和预防、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管理、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 理和交换也可用于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中的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 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3)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4) 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 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6)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y射线、a粒子、6粒子、质子、 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 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 明火;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 物质);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 温物质);11) 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蠹性粉尘与气溶胶);12)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 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