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与灭火》课件 新人教版.ppt
22页第四章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Date1. 燃烧造福于人类 燃烧给人类带来灾难Date2. 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过或生活中了解的23个燃烧事例及其燃烧现象填写在课本88页的表4-1内Date3.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特征?发光、发热、化学反应Date4.燃烧的条件是什么?探究活动1.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球.2.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罩上玻璃杯.3.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煤块.蘸有酒精的棉花球燃烧蘸有水的棉花球不燃烧罩上玻璃杯的蜡烛熄灭了没罩玻璃杯的蜡烛继续燃烧木条燃烧了,煤块不燃烧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结论燃烧与物质的性质有关,物质要具有可燃性燃烧与氧气有关,要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与温度有关,温度要达到着火点Date5.燃烧的条件是什么?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一般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Date6.观看录象: 燃烧条件的探究方法有多种,请同学观看录象-另一种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法.Date7.灭火的原理与方法:Date8. 请同学们回忆与讨论: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灭火的方法,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并在课本93页表4-2内做适当记录。
Date9.Date10.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Date11.1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Date12.2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B开灯,仔细检查泄露源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D打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CDate13.3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隔离空气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CDate14.4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ADate15.5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CDate16.6水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剂,为人们扑灭火灾、挽救生命与财产立下了汗马功劳那它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来灭火呢?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Date17.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特征?发光、发热、化学反应Date18.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一般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Date19.趣味小实验: 烧不坏的手绢Date20.谢谢指导! Date21.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