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药干预对糖尿病足早期病变的影响.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904467
  • 上传时间:2018-05-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Dec.2004,Volume 1, No.1 (Serial No.1) 美中醫學美中醫學 Journal of US-China Medical Science, ISSN 1548-6648,USA24中中药药干干预对预对糖尿病足早期病糖尿病足早期病变变的影响的影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樊建开* 上海市中医医院 蔡惠群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徐兆东 虞芳华 张明 仇菲摘摘 要:目的要: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洗对糖尿病足早期病变的影响方法方法 以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 足早期病变患者 30 例,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浆内皮素水平、神经传导速度 等变化,并与对照组 24 例进行比较结结果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66%,对照组总有效率 37.50%,两组比较有 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 Ridit 分析, 治疗组治疗前后肢端感觉、疼痛、皮温、足背动脉搏动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仅 皮温有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比较,在改善肢端感觉、疼痛、皮温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足背 动脉搏动两组无显着差异(见表 1)表表 1 治治疗疗前后前后临临床症状体征比床症状体征比较较治疗前治疗后组别症状++++++-++++++- 感 觉9147011208 疼 痛6157200426 皮 温13107001722治疗组 (n=30) 足背动脉09210021612 感 觉1059047103 疼 痛893433612 皮 温78901698对照组 (n=24) 足背动脉08160071433.2 临临床床总疗总疗效治效治疗疗前后比前后比较较中中药药干干预对预对糖尿病足早期病糖尿病足早期病变变的影响的影响26经 χ2检验,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 2)表表 2 临临床床总疗总疗效治效治疗疗前后比前后比较较表表组别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6(20.00%)17(56.66%)3(10.00%)4(13.33%)86.67%△△ 对照组2(8.33%)3(12.50%)4(16.67%)15(62.50%)37.50%△△p<0.01 3.3 踝踝/臂血臂血压压指数的指数的变变化化 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表 3 治治疗疗前后踝前后踝/臂血臂血压压指数比指数比较较组 别n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300.96 ± 0.13 1.06 ± 0.12**△对照组240.93 ± 0.090.93 ± 0.08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 △p<0.053.4 生化指生化指标标的的变变化化 试验结果见表 4表表 4 治治疗疗前后生化指前后生化指标标比比较较项目治疗组(n=30)对照组(n=24)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空腹血糖(mmol/L)9.37 ± 2.957.40 ± 1.67*9.42±4.297.59 ± 2.32* 餐后 2H 血糖(mmol/L)15.97 ± 4.4411.09 ± 2.10*17.97 ± 6.8711.66 ± 2.37* 糖化血红蛋白(%)8.63 ± 3.406.44±1.03*△10.05±3.407.25±1.79* 胆固醇(mmol/L)4.86 ± 1.034.84 ±1.014.78±1.334.47 ± 1.28* 甘油三脂(mmol/L)1.88 ±1.341.49 ± 0.71*1.94 ±1.181.79 ± 0.86*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 △p<0.053.5 血血浆浆内皮素的内皮素的变变化化 试验结果如表 5 所示。

      表表 5 治治疗疗前后血前后血浆浆内皮素比内皮素比较较血浆内皮素(pg/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n=30)60.44 ± 25.0448.05 ± 19.18*对照组(n=24) 62.20 ± 35.1359.80 ± 29.48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 <0.053.6 血液流血液流变变学的学的变变化化 结果见表 6表表 6 治治疗疗前后血液流前后血液流变变学比学比较较项目治疗组(n=30)对照组(n=24)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中中药药干干预对预对糖尿病足早期病糖尿病足早期病变变的影响的影响27全血高切黏度5.16 ± 0.834.90 ± 0.68*4.90 ± 0.765.07 ± 0.57 全血低切黏度8.74 ± 1.727.99 ± 1.65*8.39 ± 2.128.03 ± 1.16 血浆黏度1.66 ± 0.081.63 ± 0.07*△1.67 ± 0.071.67 ± 0.06 红细胞压积(%)42.53 ± 6.0945.57 ± 7.60*40.28 ± 9.1243.79 ± 5.57 红 细 胞 沉 降 率mm/h32.13 ± 17.3624.80 ± 14.81*28.33 ± 14.5326.29 ± 13.78 血 沉K值105.55± 48.7494.06 ± 43.8096.12 ± 42.1891.66 ± 46.68 纤 维 蛋 白 原 ( g/l)3.00 ± 0.702.78 ± 0.65*△2.84 ± 0.512.81 ± 0.47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 <0.05;治疗后组间比较: △p <0.053.7 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变化化 试验结果见表 7。

      表表 7 治治疗疗前后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比前后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比较较治疗组(n=30)对照组(n=24)项 目治 疗 前治 疗 后治 疗 前治 疗 后 内径(mm)6.07 ± 0.606.1 0 ± 0.605.86 ± 1.285.99 ± 1.47 流速(mm/s)92.87± 20.5494.89 ± 22.09104.62 ± 28.9496.02 ± 27.18 流量(cm3/min)1617.85±430.311672.33 ±482.231690.12 ± 666.261709.83 ±847.53股 动 脉内膜(mm)1.11 ± 0.460.68 ± 0.32**△1.20 ± 0.451.17 ± 0.47 内径(mm)4.96 ± 0.865.00 ±0.94△4.42 ± 1.224.23 ± 1.39 流速(mm/s)68.35 ± 17.6862.50 ± 17.2665.51 ±25.9063.42 ± 25.15 流量(cm3/min)813.39 ± 326.56739.49 ± 280.88651.53 ± 309.47606.58 ± 335.21腘 动 脉内膜(mm)1.08 ± 0.510.73 ± 0.44**△1.06 ± 0.531.12 ± 0.54 足背动脉流速(mm/s)41.76 ± 22.1645.94 ± 20.6744.40 ± 19.9546.30 ± 20.24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 <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 <0.053.8 神神经经肌肌电图电图的的变变化化 试验结果如表 8 所示:表表 8 治治疗疗前后神前后神经经肌肌电图电图比比较较治疗组对照组项 目治 疗 前治 疗 后治 疗 前治 疗 后 运动速度(m/s)36.55± 14.0838.18 ± 14.3634.97±15.3436.72 ± 15.65腓总 神经诱发电位(mv)4.43± 4.114.76 ± 4.374.60± 4.464.73 ± 4.80 感觉速度(m/s)28.46 ±2 0.7831.17 ± 19.5428.38 ±20.8530.08 ± 20.18 诱发电位(mv)4.85 ± 4.545.64 ± 4.484.89± 4.745.41 ± 4.74 感觉速度(m/s)27.72 ± 23.5929.51± 22.9728.84 ± 23.6030.67 ± 22.66腓浅 神经 腓肠 神经诱发电位(mv)5.40 ± 5.547.62 ± 7.78*5.33 ± 5.487.96 ± 8.06* H 反射 (ms)27.65±14.2025.60 ± 13.4424.62±13.2024.59 ± 13.14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

      四.四.讨论讨论糖尿病足在中医学属“消渴”, “脱疽”范畴,是一种损及神经、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的慢性进行性病 变,属于本虚标实之症由于初期症状常不明显,或仅有肢端怕冷、麻木、疼痛、感觉迟钝等,故不易为患者 所重视目前大多数病人都是到症状明显,甚至溃疡、坏疽才来就诊,增加了治疗难度,且预后较差 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肢端病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性[3,4]和血流动力学[5]改变,病程长、病中中药药干干预对预对糖尿病足早期病糖尿病足早期病变变的影响的影响28情重者血管病变更为明显本组病例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端感觉障碍、疼痛、皮肤发凉、足背动脉搏 动减弱等临床症状;踝/臂血压指数降低;下肢血管超声显示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血流减少等, 表明患者已出现糖尿病血管病变,在血液流变学上均为“高凝”, “高黏”状态的表现 根据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依据久病入络的理论,抓住瘀血阻络这个主要的病理机制,我们以活血化瘀、 息风通络为原则,拟中药消疽方内服、温通散外洗泡足消疽方中全蝎祛风解痉,通络解毒, 《玉秋药解》称之 “穿筋透骨,逐湿除风”;当归补血和血,温经止痛, 《景岳全书》谓“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 能行血”。

      虫类药与鬼见羽等清热活血药相配,清热润燥,共治阴虚燥热之消渴温通散中红花活血通络,消 肿止痛, 《药品化义》谓之“善通利血脉,为血中气药”;路路通活血去风通络, 《纲目拾遗》称之“其性大,能通十 二经穴”;艾叶温通经脉,外暖筋肉肌肤,佐红花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中药内服与泡足同用,能活血通经,散 瘀止痛,使脉络疏通,气血通畅,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方药可改善肢体血流量, 有抗凝、抗血栓、抗血液粘滞、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治疗组病例在糖尿病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外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患者肢端感觉麻 木、疼痛、冷凉诸症减轻或消失,足背动脉搏动增强尤其是温通散足部泡洗,使温热的药液直接作用于局 部,透皮吸收而起到很好的作用治疗后踝/臂指数的提高,血液高黏状态的降低,血管内膜增厚的改善,均 提示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中药对改善肢端循环具有一定的作用,进而能够提高足部对创伤和感染的抵抗能 力神经传导速度、H 反射等无明显改变,这可能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主要为小神经纤维受累有关[6],具 体机制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总之,糖尿病足一旦发生,治疗极为棘手,尤其是中、重度坏疽(足病 III 级以上),病程长,费用高,给患 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从大量临床病例的治疗中可见,病变程度轻、治疗及时者,临床疗效好、 疗程短、医疗费用低为使肢端病变能在早期阶段得以控制并好转,减少中、重度坏疽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预 防措施是极其重要的本研究表明,中药内服、外洗对糖尿病肢端病变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李仕明. 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草案.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 4(2): 126. 2.卫生部医政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 1999, 233. 3.蔡惠群,樊建开. 糖尿病足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中华医药卫生研究,2003, 1(4): 306. 4.李益明. 糖尿病与血液流变学. 实用医学杂志,2002, 18(5): 452. 5.郭瑜林,储继志,邹旭彤,等. 老年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