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任务.ppt
40页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任务 机电学院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党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三、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一、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主 要 内 容 一、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章》总纲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 产主义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理想 ★ 老子:“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明末李自成起义:均田免粮★ 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2、共产主义理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量的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 ,大批工人下岗 ★ 1825年英国爆发了大的经济危机 ★ 大的起义有三次: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 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 ;3、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繁荣改变不了社会发展趋势4、马克思与中国古代起义者区别★ 中国起义者只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 种剥削制度,比如刘邦,李世民等★ 马恩是彻底的否定了剥削社会,要建立一 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社会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基本上应该用暴力手 段来推翻资本主义,建设一个新社会-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5、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除暴力革命的措施外,还 有温和的改革 我国的南街村罗伯特·欧文和他的“新和谐公社”简历:1771年出生,10岁辍学当学 徒,20岁起在纱厂里当职员,做了 2500人工厂的经理,1858年去世进行的改革:★ 缩短劳动时间由每天13-14小时缩减到10个半 小时,禁止使用9岁以下的童工,把各种对工人实行的罚款制 度一一取消;★ 改善工人工作条件办起了工人消费合作社、工人食 堂、托儿所、幼儿园;设立工人学校,给青年工人有学习文化 的机会,还设立医疗费和养老金制度新和谐”公社的建设52岁的时候他提出了建设共产义新村的计划,开始宣讲他 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新和谐公社”53岁的时候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四个儿子和一批朋 友,还有百余名志同道合者,从英国出发,横渡大西洋,驶到 美国印第安纳州,用20万元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公社制定的组织法:体现了欧文的合作社理念和原则,比 如,财产共有(个人消费品除外),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 社员退社可带走入社的财产和公共积累中与他劳动相对应的份 额等 特征: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人才聘用:共800-900人应召来到公社。
来者目的不同,一些人 是抱着共产新村的信念来的,有的是想当雇员而来的,有的 是想得到救济,还有的是想以一点财产与欧文分享平等权力 欧文的建设理论:★ 公社成员的活动目的只要满足本社成员 的需要就可以了,导致公社产品成品缺少,生产少,消费多 ,产生矛盾★ 因成员觉悟水平不一,导致脑力劳动者日趋增多, 而体力劳动者日渐减少,以致于技术工和一般工人匮乏,工 厂、作坊经常停产关门,甚至连当时最先进的机器也不得不 闲置起来,如公社的一家染坊能与当时美国最完善的染坊相 抗衡,但都无活可干,还有一块3600英亩的麦田因缺少 足够的劳动耕种而收入微薄★ 欧文只好利用自己的存款来垫付工人的工资和生活 所需这种情况,使欧文自己再也没有钱来补贴公社的逐日 亏损了 4年以后,“新和谐公社“宣告破产 教训:◆ 经营管理不善、人才问题和市场竞 争冲击问题;◆ 工人的思想还没有达到一定境界, 没有把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根本问题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脱 节,公社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相矛盾南街村 简介: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紧靠107国道,全村有回、汉两 个民族,848户,3180口人,1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 里。
被称为“红色共产主义亿元村“ 奋斗目标:最终让每个南街人富得个人没有一分钱存款 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宾 南街村的生产方式 南街村大力发展集体 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 道路,成立了河南省南 街村(集团)有限公司 ,总公司下设四个办公 室、六个分公司、十个 处(室)领导管理有:方便面 厂、食品厂、啤酒厂、 矿泉饮料厂、调味品厂 、包装厂、面粉厂、麦 恩食品有限公司、南德 食品有限公司、胶印制 品有限公司、彩色印刷 有限公司等26个企业, 现有职工12000名1991年率先摘取河南 省“亿元村“桂冠,而后 年产值突破16亿元 南街村的分配方式 随着集体经济的 不断发展壮大,南街 村的分配方式逐步由 原来的工资制演绎成 一种新型的分配方式- -工资制加供给制村 民目前的分配比例, 工资部分占30%,供给 部分占70%,以后工资 的成分会越来越小, 供给的成分会越来越 大,供给的档次会越 来越高 村民住宅楼村办食堂给村民发的冰箱冰柜南街村村民家荣誉村民楼(外地来住户)南街村的指导思想 坚持用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等先进文化教育人 ,以雷锋精神鼓舞 人,以革命歌曲激 励人,提出了建设 共产主义小社区的 奋斗目标,强化了 职工村民的集体主 义精神,增强了凝 聚力,营造了浓厚 的昂扬向上的集体 主义氛围。
王宏宾的实验共产主义和欧文的共产主 义有两个共同点:★ 集团的决策、运筹取决于某一个人的 能力、知识、胆识和道德品质,尤其是 道德品质★ 依靠市场经济发家如果大家都是南 街村模式,内部的“有组织有计划生产” 和外部的“无计划生产”必然发生矛盾, 和外来工的矛盾也不可能解决好6、实现共产主义始终是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世界共产党都把共产主义 理想作为自己区别其他政党的 根本标志,是区分真假共产党 人的试金石中国、朝鲜、古巴、 越南 ★ 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理 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 身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根本 要求,是我们共产党为人民 利益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 强大精神支柱,是永葆青春 活力的重要法宝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和党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1、探索过程中的失误◆苏联建国初期的曲折 人民公社化 大跃进 ◆中国建国初期的曲折 组织军事化 行动战斗化 生活集体化 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毛泽东在中南海看机关干部炼钢1958年8月17日,中 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 治局扩大会议,通过《 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 吨钢而奋斗》的决议, 从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全 民大炼钢铁运动。
1958 年12月19日宣布,提前 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 务,钢产量为1108万吨 ,生铁产量为1369万吨 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 800万吨,所炼300多万 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 本不能用估计炼钢铁 在全国约损失200亿元 北京市居民将自己家中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家庭妇女也加入了大炼钢铁的行列大搞“小(小高 炉)、土(土法炼 钢铁)、群(群众 运动)”图为 山西省故县“小 土群”一角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是泛指任何国 家进入社会主义都 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而是特制我国在 生产力落后、商品 经济不发达条件下 建设社会主义必然 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两个特征是:第 一,我国已经是社 会主义社会;第二 ,我国社会主义还 处在不发达的初级 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 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过程中走的弯路对什么 是社会 主义, 怎样建 设社会 主义认 识不清 楚 对社会的 主要矛盾 的认识发 生了失误 阶 级 矛 盾 文化大革命运动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干部下乡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盾。
◆ 主要矛盾外的其他矛盾贫富差距扩大化 劳资之间的矛盾扩大 城乡之间的矛盾 2006.10,党的十六届六 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要求 流动人口和固定户籍人口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3.10,党的十六届三 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2007.10,十七大提出要加 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的社会建设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 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 • 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 上的县(市、区) • 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 • 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 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 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 2、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 工作报告》提出六大民生新靓点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3、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温家宝总理作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解决民生措施• 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 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 ; • 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 右 ;• 三年内中央财政再支持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00 0所县级医院和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 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 ;• 确保今年底95%以上的学生都能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 ;• 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我们 党在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十三大报 告中系统阐述的,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 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1997年 9月, 中国共 产党第 十五次 全国代 表大会 在北京 举行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战略 • 第一步,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第二步,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 实现现代化中共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 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 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 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 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十六大提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 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和关键• 经济上,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人均3000美元,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要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要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各项权益能得到切实 保障; • 文化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明 显提高,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和文化创新 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上,生态环境要不 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要明显提高,人与自然要更加和谐等等。
• 面临的具体问题:“三农”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地 区发展差距扩大生态破坏、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部分重要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违法违规滥占耕地、 重大安全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