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计划和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汇编.doc
5页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计划一、 复习目标1 .掌握并熟记地理基础知识2. 初步理解一些地理基本概念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3. 初步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Z间的相互联系二、 复习时间及进程安排17・18周1・2章5课时19・20周3・4章5课时20周综合训练3课时三、 复习措施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犬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 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科学有效地对学 生进行考试方法指导,使之灵活准确地使用好教材和复习题,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 到复习迎考中去;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临近考试,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 和质量? 第一,复习课本,夯实基础往年的考试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 钻教材,复习时要做到细、广、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所以,我计划用三节课带领学生复 习课本,复习完毕,及吋布置-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夯实基础因为即使是能力 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教会学牛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如用地理表格整理知识、 系统法、比较等方法來复习掌握基础知识。
第二,复习新课堂这一阶段,重点是进行强化练习,结合课本中的图来完成,我主要用2 节课左右的时间来完成第三,综合训练,讲、练、评结合,提高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考卷、网上资料中精 选儿份进行训练,或自编综合模拟试卷,并注意试题的灵活性因为时间关系,和学生一 起完成,做题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和审题解题及书面语言等存在盲点和误区要 查漏补缺,纠偏正误第四,回味练习针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扫清盲点,强化知识点第五,以学生自己复习为主,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加强抽查力度总之,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师生共同配合,用扎扎实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才 能全面提高地理学科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考岀好的成绩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 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 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 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 生不上进,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
要在本期一、指导思想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 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 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 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 任老师处得知: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 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 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 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三、 教材分析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 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 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 全等的条件第十二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 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 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 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 实数从平方根于立方根说起,学习有关实数的有关 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十四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 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 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 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 建立数学模型 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 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 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 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 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 不等式的联系等第十五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 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 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 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四、教学措施1、 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 的障碍点2、 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 效果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五、教学进度周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 1全等三角形(1) 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2 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3角平分线的性质(1)3 4第十一章小结(3)5 1轴对称(3))轴对称图形(2)6 14.3. 1等腰三角形(3) 14.3.2等边三角形体(27 12.3课题学习(2)第十二章小结(2)8平方根3立方根39实数3第十三章小结(2)10段考变量与函数311 一次函数3方程与不等式5课题学习312第十四章小结(2) 15. 1. 1整式(1) 15. 1.2整式的加减(2)13 15.2. 1同底数幕的乘法(1) 15.2.2 M的乘方(1) 15.2.3积 的乘方(1)15.2.4整式的乘法(2)14 15.2.4整式的乘法(2) 15. 3. 1平方差公式(2) 15.3.2完全 平方公式(1)15 15. 3.2完全平方公式(2) 15. 4. 1同底数幕的除法(1) 15.4.2 整式的除法(2)16 15.5因式分解(1) 15. 5. 1提公因式法(1) 15. 5.2公式法(3) 18第十五章小结(3)总复习19总复习20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