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 海南省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doc
24页— 1 —附件2012 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申 报 学 校 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专 业 名 称 中餐烹饪 主 办 单 位 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 Ο一二年三月制 — 2 —填报说明1.学校类型:公办中职 1、公办高职、民办中职、民办高职,公办中职 2(公办中职 1为中专和职业中学,公办中职 2为技工学校);2.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包括办公、教室、实验实训场所、图书馆、体育馆(风雨操场)等的面积;3.自筹经费:包括专项经费、学校培训、科技服务等收入费用;4.兼职教师:指正式聘任的,独立承担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任务(20 学时以上)的行业、企业及社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5.教学仪器设备:单价在 800 元以上的用于教学的仪器设备;6.大型教学仪器设备:单价不低于 5 万元的用于教学的仪器设备;7.主干专业:指办学条件比较好,就业率较高的主体专业,或省级重点(教改试点)专业;8.行业企业经历教师:指专任教师中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教师。
注:申报学校必须如实填写本表各项数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评审资格 — 3 —一、申报学校基本情况是否国家、省级示范校(骨干、重点校) 否是否承担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任务的单位或地区(试点名称)否学校名称 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否《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专业建设联系点单位否全日制在校学生(人) 3456举 办 方□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 □行业□企业 □其他 学校类型 公办 中职1邮 编 571700通信地址 儋州市那大镇大通路 9-2 号学校网址 姓 名 陈宏艺 职 务 校长办公室 0898-23380962 传 真 0898-23380962法人代表信息 手 机 13086016225 E-mail dzzxbgs2011@姓 名 许杰 职 务 总务科负责人办公室 0898-23380262 传 真 0898-23380962基本信息联系人信 息手 机 13118989966 E-mail 13118989966@占地面积(亩) 548 亩(其中新校区 480 亩)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36562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 29662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 15362.05实验实训场所占地面积(平方米) 2571.5 实验实训场所建筑面积(平方米) 12580总值(万元) 1825 数量(台/套) 52仪器设备生均(元) 5280大型专用仪器设备 总值(万元) 273.1面积与仪器实验实训自开率(%) 96 近三年年均为社会培训人次 2183 — 4 —总额(万元) 生均(元)近三年 办 学 经费 相关数据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财政拨款 1260.3 1356.2 1406.8 4032.96 4194.8 4070.6学费(含住宿费) 168.5 175.4 178.6 539.2 542.5 516.7自筹经费 65 71 85.2 208 219.6 246.5其它 11 15 18 35.2 46.4 52教职工总数(人) 152 专任教师数(人) 121兼职教师数(人) 24 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 数(人) 30办学经费与师资具有高级工、技师、工程师等职称的教师数(人) 22专业数 15 稳定招生专业数 15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98主干专业情况序号 专业名称 设置时间 年招生数 在校生数 累计毕业生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1 汽车维修 与应用 2007 年 300 847 736 982 服装设计 与工艺 2007 年 300 831 586 983 酒店服务 与管理 2007 年 250 727 472 98.5专业情况4 中餐烹饪 2007 年 180 519 335 98.3序号 名称(附相关佐证材料) 鉴定工种 等级 发证机构1 海南省第六十八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餐厅服务员等中级(四级) 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站 — 5 — — 6 —校企合作经历我校于 2008 年 6 月与法国华富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每年为该企业输送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学生 200 多人,校企双方密切配合,形成较为完备的“ 工学结合”办学模式。
2008 年与我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有:东莞东城国际酒店;2009 年与我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有:东莞市嘉华大酒店、大勇美食城、良臣阁农家乐、 渔家村海鲜城、佛山通洲服饰有限公司、东莞云章制衣有限公司、中山市 辉生内衣有限公司;2010 年与我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有:东莞宾馆、儋州天成第一家、湘翠苑大酒店、鑫港湾大排档、荣兴大酒店、 凯迪阳光大酒店、深圳市鑫源模具厂、深圳市信溢宇塑胶有限公司、海南丰兴精密产业有限公司;2011 年与我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有:东莞长安波尔顿华禧酒店校企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水平不断提高2009 年 5 月 26 日,我校成功举办首届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668 名毕业生被深圳帝光电子有限公司等 10 家省内外大企业全部录用(含 6 名残疾学生),就业率达到 100%2010 年 6 月 29 日, 2008 级 1176 名毕业生的几乎全部被企业录用,就 业率达到 98%以上从 2010 年 7 月开始,我校试行“把车间搬进校园”模式: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制定实训教学计划,并指导实训 教学;该企业为我校提供校外实习和学生顶岗实习场所;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并在一线参与企业生产管理。
企业先后投入 300 多万元在校内建设服装生产加工和培训基地,并从企业选派出 8 名技术骨干组成教学生产管理团队进驻我校,一年内完成厂房建设和 5 条生产线的安装任务我校以此为试点,逐步扩大到计 算机平面设计和中餐烹饪等专业,着力打造教学、研发、生产 、加工、 销售一体化办学新格局,探索具有儋州特色的 “双元制” 办学新路子,形成车间与基地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 师与 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专业与产业 合一的“六大”办学新特色以上企业每年为我校提供 4500-5500 个就业岗位,就业渠道畅通在满足我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同时, 还为企业转移培训各类技能人才 6548 人附相关佐证材料) — 7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我校注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企业化我们坚持“实训环 境职业化、组织管理企业化”的原则,将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的车间按项目进行强化如烹饪专业实训基地,是将教学、研 发、生产、加工、销售、实习 于一体。
运用企业管理模式,在教学 过程中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服务意识、工作理念在校内实训基地 这个平台中得到训练和全面提升2.校内外实习基地做到有效对接我校与海航新天地大酒店、洋浦海景花园大酒店、东莞嘉华大酒店、广 东光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利用本地及外地企业的资源优势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分阶段地到校外实训基地 进行参观和生产实践;特别是中餐烹饪专业,我校定期 选派实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各酒店餐饮企业做学徒,一方面检验自己的学习 效果,一方面拜 师学艺、在 实际工作环节提高技能,使校内外实训基地做到有效对接3.坚持“订单式”办学我校重视“订单 式” 办学,注重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我校与(东莞)东城国际酒店、 (东 莞)嘉华大酒店、 (东莞)波尔顿华禧酒店和海航集团等多家企业加深“ 订单式”办学模式,加深各层面的合作机制、冠名办班,把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转化为学校培养人才的优势上来,使校企合作在“ 订单式”培养模式中实现共赢4.突破区域和学制限制根据中餐烹饪专业的特殊性,我校安排学生到儋州以外的我省各市县、甚至是省外对口餐饮企业或大酒店进行实习,打破了教学区域的限制;还鼓励学生突破专业之间的限制,把所学烹 饪技能运用到相近的行业,如食品加工、养生保健等行业当中,提高学生适应 市场选择的能力。
为了让 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做到连贯性,我校学分制教学改革打破学制界限,全面根据校内外学生的具体实训情况,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5.产、学、研相结合烹饪专业实践性强,求新、求变的压力较大我们在深入研究餐 饮行业特色的基础上,将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与教学实践相结 合,让学生在参与整个烹饪实践的过程中,增强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他们今后就业创业夯实 — 8 —基础 — 9 —教学改革成效 通过上述实践,我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教学管理理念先进坚持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我校从 2008 年开始进行学分制试点,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通过学分制的实施,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大有提高,尤其在烹饪专业,学生通 过弹 性学制实现了提前进入实习岗位,真正达到了依据学生能力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二、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改革专业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需要,及时调整和压缩专业规模,把着力点放在酒店、服装、汽修、烹饪和美容美发五大重点专业上,形成我校最具优势和特色的主打专业;二是改革教材应用。
成立以研究生团队为主导,学科带头人参与的专业教材改革应用研究机构,坚持围绕市场设专业、紧贴岗位设课程的理念,按照文化知识够 用、技能 实用的要求,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针对 性和延伸性的教辅 教材,以提高教学的 针对 性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是改革课堂教学以项目教学、模块教学为改革重点,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运用 项目推进法, 岗位模拟 法、案例分析法、以 赛代考法、学分试行法,取得了初步成效;四是改革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冠名办班、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创业实习等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与企 业用人的有效对接;五是打造精品课程组建以研究生和专业课组长为主体的专业课题研究小组,打破各专业间的制约,突出精品 课程和实训项目,形成 标 杆式的教育引导方向, 奖优罚劣、破解学校发展中出现 的问题;六是强化学生技能培养自 2007 年办学以来,我校始终将学生的技能培养放在首位,在 2011 年全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共获 32 个奖项(其中,一等奖 4 个,二等 奖 11 个,三等 奖 17 个),金牌总数位居全省第 5 位,奖牌总 数位居全省第 4 位其中,烹 饪专业获得 3 个一等奖、1 个二等奖、3 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三、教学管理研究成果突出我校鼓励积极参加教学管理与改革的研究实践2007 年以来,教务科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1 项、教师 参与国家级课题 1 项近 3 年发表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13 篇 这些教改项目和教研论文对我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 10 —二、申报基地(专业)基本情况及建设思路专业设置时间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