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1-钠及其化合物.ppt
26页钠及其化合物,高三化学复习,考纲要求,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保存方法、工业制法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现象的解释和有关计算 3、掌握Na2O、Na2O2的重要性质及典型实验 4、掌握Na2CO3、NaHCO3的重要性质及典型计算 5、学会用焰色反应来鉴别钾钠和其他的离子 6、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及用实验事实解释与验证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一、 钠的性质,第三,IA,最大,软: 硬度:很软 易切开、轻压变形 亮:银白色、具有光泽,固体 轻:密度:0.97g/cm3 介于水和煤油之间 低: 熔点:97.81、沸点:882.9 低 导:热和电的良导体,1、钠的结构,2、钠的物理性质,3、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视频,视频,B、与其它非金属反应:,视频,(2)与水的反应、与醇、酚、羧酸 等含OH的有机物反应(置换反应)Na浮在水面上,到处游动,熔成闪亮的小球,发出嘶嘶的响声,滴有酚酞的水变红 2Na+2H2O = 2Na+ + 2OH- +H2 ,2Na+2H2O = 2NaOH+H2 ,(3)与稀酸溶液的反应,2Na2HCl2NaClH2,(4)与某些盐的反应,钠与水反应视频,钠与乙醇反应视频,B、钠与盐溶液的反应:,例 把小块金属钠分别投入饱和NaCl溶液、NH4Cl溶液、CuSO4溶液的烧杯里的现象和反应,钠消失,放出无色无味气体、析出晶体,2Na+2H2O=2NaOH+H2,钠消失,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钠消失,放出无色无味气体,有蓝色沉淀,2Na+2H2O+CuSO4= Na2SO4+H2+Cu(OH)2,2Na+2 NH4Cl =2NaCl+H2+2NH3 ,4、钠的存在与保存,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态(以单质形态存在) 化合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存在: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只能以化合态 存在。
食盐(NaCl) 纯碱(Na2CO3 10H2O),保存:加煤油密封,隔绝氧气和水 钠与煤油不反应 钠的密度大于煤油,思考:金属钠在空气中的如何变化?,5、钠的制取及用途,用途: 制取钠的化合物; Na-K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造高压钠灯(黄光,透雾能力强); 工业上用Na作强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 如: 4Na + 4TiCl4 = Ti + 4NaCl取用:用_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块,用_擦净表面上的_,在玻片上用_切去表面的氧化层,再切下一小粒备用,余下的钠全部_镊子,滤纸,煤油,小刀,放回试剂瓶中,二、碱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变化规律 (1)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2)单质还原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讨论】为什么有上述变化规律?请你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碱金属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碱金属,碱金属包括:Li、Na、K、Rb、Cs,相同点: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化学反应时易失电子, 表现强还原性,是一些活泼的金属,由于他们的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碱,故称作碱金属。
碱金属除Cs略带金色光泽外,都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比较小,硬度也都比较小,熔沸点较低,导电导热性较强.,不同点:从LiCs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密度逐渐增大(Na、K)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金属性 逐渐增强.,三、常见钠的化合物,1、Na2O和Na2O2,.,.,.,.,.,.,2、氢氧化钠 (1)白色固体,滑腻,苛性钠(烧碱),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熔点较低,具强烈腐蚀性 (2)强碱性(与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一些非金属单质、两性物质反应) NaOH + Al(OH)3 = NaAlO2 + 2H2O 2NaOH + 2Al + 2H2O = 2NaAlO2 + 3H2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制备 2NaCl+2H2O=2NaOH+H2+Cl2(电解) Na2CO3+Ca(OH)2=CaCO3+2NaOH,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反应速率:NaHCO3 Na2CO3,都能水解,溶液呈碱性,但NaHCO3比Na2CO3溶液水解程度强,碱性弱。
受热难分解,NaHCO3+NaOH=Na2CO3+H2O,Na2CO3+Ca(OH)2 =CaCO3+2NaOH,2NaHCO3+Ca(OH)2 =CaCO3+Na2CO3+2H2O,Na2CO3 NaHCO3,视频,视频,注意: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滴加方式不同,现象不同,产生CO2的量也不一定相同1、把Na2CO3溶液逐滴加到盐酸中,开始时盐酸相对过量,则 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H2O,即开始就有CO2气体放出2、把盐酸逐滴加到Na2CO3溶液中,开始时Na2CO3相对过量,则 发生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进一步才有: NaHCO3+HCl=NaCl+H2O+CO2, 即开始阶段无明显现象,最后才有气体产生 往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有何现象?为什么?,Na2CO3 + H2O + CO2 = 2NaHCO3,反应后,溶质质量增大,溶质的溶解度减小,水的质量减小,结论:,S碳酸钠S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变 Na2CO3转变成 NaHCO3 _ _ NaHCO3转变成Na2CO3 _ _,Na2CO3+CO2+H2O = 2NaHCO3,Na2CO3+HCl(少量) = 2NaHCO3+NaCl,2NaHCO3+NaOH = Na2CO3+H2O,Na,Na2O,NaOH,Na2O2,Ca(OH)2,少量CO2,Na2CO3,NaHCO3,NaCl,O2,H2O,点燃O2,Cl2(点燃),CO2,CO2,NaOH或加热,过量CO2,HCl,HCl,小结,电解熔融的NaCl,多种金属和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可用于判断某些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四、焰色反应:,注意:K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紫色,锂 钠 钾 铜 铷 钙 锶 钡,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稀盐酸清洗过的铂丝放在火焰上灼烧,直至焰色与火焰颜色相同为止,用铂丝蘸取待测液(粉末),在火焰中灼烧,观察焰色焰色反应操作步骤,视频,1、金属钠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 A、BaCl2 溶液 B、K2SO4 溶液 C、FeCl3 溶液 D、Ca(HCO3)2溶液 2、下列颜色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 B、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C、pH试纸与某溶液接触变为红色 D、无色浓硝酸久置后变黄,D,A,练 习,3、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O2密度的 1/2,将3 2g这种混合气充入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 中,再通入过量O2,并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 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 A、3 2g B、 4 4g C、5 2g D、6 4g 4、200时,116g由CO2和H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 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为( ) A、58 B、116 C、232 D、464,C,C,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其中最多的是碳酸钠 B、运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能发出强烈的白炽光,其射程远,穿透力强 ,可作航船的探照灯 C、单质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钼等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氧化出来. D、钠着火后,可用砂子灭火,不能用水,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6、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 述是( ) A、溶液仍为紫色 B、最后溶液变为蓝色 C、最后溶液褪色 D、反应中有气泡产生,C、D,7、下列关于钾、钠、铷、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B.单质的密度均小于1 C.其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 D.氧化能力最强的是钠原子 8、2.1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与H2组成 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 通入足 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 A.2.1g B.3.6g C.7.2g D.无法计算,BD,A,9、 今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盐 的质量为13.7g 时,通入了多少克的CO2?,2NaOH + CO2 = Na2CO3 + H2O,2X,X,Y,(2X+Y)(40) = 8,设与NaOH反应的CO2物质的量为X, 与NaHCO3 反应的CO2的物质的量为Y,NaOH + CO2 = NaHCO3,CO2质量 = (0.05+0.1)(44g/mol) = 6.6g,X,Y,Y,106X + 84Y = 13.7,解得 X = 0.05mol Y = 0.1 mol,答:应通入 6.6g 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