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类文阅读(部编版)教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凝妆
  • 文档编号:185169997
  • 上传时间:2021-07-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类文阅读(附答案)17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涯、莺”2个生字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自学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描绘的景色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2.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1、 谈话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其一)二、自主学习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出示课件3】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2.【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直上: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三、合作学习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刘禹锡(772—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2.指名朗读古诗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③天涯:天边④直上:一直到达4. 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适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5. 【出示课件5】课文配套图片 借用图片理解四、质疑探究1.【出示课件6】“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品读,深化理解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新课教学( )分钟出示两个课件,一是提示学生要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二是提供自学提纲,放手让学生去学习,既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又不拘形式,方法灵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说诗意,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重点句子的深化理解,就是对“品意境,悟感情”环节的落实,能够使学生对诗人有更多的了解,对诗歌有更深的思考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小结检测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相关古诗读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读懂《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体会诗人感情,感受古诗意境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1、 复习导入1. 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2.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3. 继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让学生按照上节课学习的方法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新课教学( )分钟二、学习目标【出示课件7】《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自学提示:1. 解释题目,了解作者2.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4.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第一部分:《江南春》(一)合作学习1.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2.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3.读准字音,注意节奏4.理解重点词语,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5.说一说诗句的大意:春天的江南,处处黄莺鸣叫,绿叶中映着红花,河边村庄,山边城郭,酒旗随风摇动。

      南朝以来所建的许许多多座寺庙,又多少楼台笼罩在迷蒙的烟雨里!(板书: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二)质疑探究1.重点词句 【出示课件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品读,深化理解南朝(公元420—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由于佛教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方便他们统治人心,巩固江山于是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几百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现在大江东去,南朝的统治已经灭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当年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读到了诗人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板书:忧国忧民之情)第2部分 《书湖阴先生壁》(一)合作学习1. 解题:《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2. 了解作者: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3.理解重点词语: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一水护田:指一条小河环绕田野流过两山排闼送青来:排,推的意思;闼,指门这句采用拟人手法,说两座青山推开院门,送来莽莽青翠3. 说说诗句的大意: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板书:院里:茅檐 花木 院外:一水 两山)(二)质疑探究1. 【出示课件9】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 品读:第一、二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第三、四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板书:景美人更美)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讲解句子的意思后,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讲解句子的意思后,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三、总结拓展 1.黄河的磅礴气势,江南的美丽春色,乡村的青山绿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 2.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还有很多,同学们在课下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

      板书内容浪淘沙(其一)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奋发有为的精神豪迈浪漫的气魄江南春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忧国忧民之情书湖阴先生壁院里: 茅檐 花木院外: 一水 两山景美人更美教学反思《古诗三首》选编了《浪淘沙(其一)》《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三首诗歌从内容上看,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从形式上看,都是七言绝句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第一节课教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基本教学步骤是导入后,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释题、了解作者,熟读古诗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说说诗句的大意接下来,学生合作学习,按照提示逐步完成练习,教师检查指导最后的环节是质疑探究,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从中读懂诗句蕴含的感情,进而深刻理解全诗第2课时, 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和第三首诗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再来学习新课,没遇到什么障碍,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是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学生体会得很好,学习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得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的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练习(附答案)17 古诗三首(类文阅读)钱塘湖①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②云脚低③几处早莺④争暖树⑤,谁家新燕⑥啄春泥乱花⑦渐欲迷人眼⑧,浅草⑨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⑩,绿杨阴里白沙堤⑾注释】①钱塘湖:即杭州西湖②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③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④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⑤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⑥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⑦乱花:纷繁的花⑧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⑨浅草:浅浅的青草⑩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⑾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的诗句是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