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本科生毕业设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开题报告.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396895099
  • 上传时间:2023-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基本研究概况(1)课题来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预应力桥梁中的一种,它具有整体性能好、结构刚度大、变 形小、抗震性能好,特别是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桥面伸缩缝少,行车舒适等优点故其 在当今桥梁的应用中极其普遍[1]2)目的及意义毕业设计是高等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实践环节,也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 要求的重要阶段毕业设计是学生学完理论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以后,按照教学 大纲的要求,在指导老师下独立完成一项设计或撰写一篇论文做好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 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对工科院校而言,可使学 生收到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训练,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需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 调查研究、理论分析、计算、绘图和外语翻译等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 论只是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 要环节此外,通过设计,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1)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2)提高计算、绘图、查阅文献、使用规范手册和编写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等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生产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3)掌握大、中桥型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4)树立正确设计思想以及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作风,为桥梁 建设事业服务。

      3)国内外基本研究情况由于悬臂施工方法的应用,连续梁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有了飞速的发展60年代初 期在中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应用了逐跨架设法与顶推法;60年代中期在德国莱 茵河建成的本多夫(Bendorf)桥,采用了悬臂浇筑法⑵随着悬臂浇筑施工法和悬臂拼 装施工法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推广应用,在跨度为40—200米范围内的桥梁中,连续梁桥 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目前,无论是城市桥梁、高架道路、山谷高架栈桥,还是跨河大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都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优胜方案[3]我国自5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比欧洲起步 晚,但近对年来发展迅速,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结构分析、试验研究、预应力材 料及工艺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日新月异,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都已 达到相当高的水平[4]近20年来,我国已建成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连续梁桥有跨径90m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 跨径120m的湖南常德沅水大桥、主跨125m的宜昌乐天溪桥、跨径154m的云南六库怒江大桥 等下表是我国目前建成的部分主要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我国已建成的部分主要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序号桥名主桥跨径(m)桥址1南京长江二桥北汉桥90+165*3+90江苏2六库怒江大桥85+154+85云南3黄浦江奉浦大桥85+125*3+85上海4常德阮水大桥84+120*3+84湖南5东明黄河公路大桥75+120*7+75山东6风陵渡黄河大桥87*5+87+114*7+87山西7沙洋汉江大桥63+111*6+63湖北8珠江三桥80+110+80广东9宜城汉江公路大桥55+100*4+55湖北10松花江大桥59+90*7+59黑龙江虽然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不断地发展,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想要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必须要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5]:1. 发展大吨位的锚固张拉体系,避免配束过多而增大箱梁构造尺寸,否则混凝土保护 层难以保证,密集的预应力管道与普通钢筋层层迭置又使混凝土质量难以提高2. 在一切适宜的桥址,设计与修建墩梁固结的连续刚构体系,尽可能不采用养护调换 不易的大吨位支座3. 充分发挥三向预应力的优点,采用长悬臂顶板的单箱截面,既可节约材料减轻结构 自重,又可充分利用悬臂施工方法的特点加快施工进度另外,在设计预应力连续梁桥时,技术经济指标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它是设计方 案合理性与经济性的标志目前,各国都以每平方米桥面的三材(混凝土、预应力钢筋、 普通钢筋)用量与每平方米桥面造价来表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技术经济指标但是,桥 梁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研究与分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三材指标和造价指标与很多因素 有关,例如:桥址、水文地质、能源供给、材料供应、运输、通航、规划、建筑等地点条 件;施工现代化、制品工业化、劳动力和材料价格、机械工业基础等全国基建条件同时, 一座桥的设计方案完成后,造价指标不能仅仅反应了投资额的大小,而是还应该包括整个 使用期限内的养护、维修等运营费用在内。

      通过连续梁、T型刚构、连续刚构等箱形截面上 部结构的比较可以发现:连续刚构体系的技术经济指标较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连 续刚构也是未来连续体系的发展方向之一[6]总而言之,一座桥的设计包含许多考虑因素,在具体设计中,要求设计人员综合各种 因素,作分析、判断,做出可行的最佳方案二、预期达到的目标、关键理论和技术,技术指标,完成课题的方案及主要措施(一)设计资料1、 桥址地质剖面图(见附图)2、 设计荷截:公路一I,人群荷截:3.5 KN/m23、 桥面净空:净9+ 2X2.5m人行道(大章大桥)4、 气温:最高月平均温度35 °C,最低月平均温度-10 °C5、桥面设计标高:见图6、地震烈度: 7度7、地质:见桥址地质剖面图二)设计依据:(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文中简称《标准》)(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文中简称《桥规》)(3) 《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文 中简称《公桥规》)(6)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文中简称《圬工桥规》)(7)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8)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文中简称《标准》)(9)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10) 《钢管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 -90)(11) 《公路斜拉桥结构细则》(JTG/T D65-01-2007)(1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文中简称《标准》) (三)设计内容1、 研究桥梁分孔2、 拟制几个技术经济比较方案(3个),并选定最佳方案3、 桥孔结构的计算及设计图4、桥梁墩台的计算及设计图5、施工程序设计6、编制设计说明书(含计算书)7、计算机绘全套施工图8、翻译一篇外文资料(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中文)四)基本要求:1、每位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地完成规定内容;2、设计上交成果:设计任务书、指导书,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及外文翻译,设计图 纸等。

      3、 图纸一律采用A3图(不可加长);4、 务必认真、按阶段完成,这之间需要跟大家充分讨论、商量,务必抓紧时间,通 过毕业设计学会桥梁设计,认真研读规范5、 最终的施工图设计方案需要选择连续梁桥进行设计6、 通过毕业设计,学会Midas软件,熟练掌握其使用,及结合规范如何验算桥梁五)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1)遇到的困难本次设计是我个人第一次对某座桥梁进行全面的设计,设计过程包括桥梁外观桥 梁结构和桥梁施工三个方面此次设计的最大困恼就是经验不足由于没有设计经验, 截面尺寸很难把握设计中的电算部分,由于对Midas软件的熟悉不够,容易造成计 算错误对规范不够熟悉,设计中可能出现不符合规范的设计[7](2)措施及方法按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设计,关键是要按照进度和老师的指导开展工作因 为设计经验的匮乏,所遇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与老师的联系,经常与老师沟通,并积 极搜集与专业相关的资料,例如规范、学术论文、设计案例等做到对设计任务的全 面系统把握a广泛阅读,积极参照国内外成功的桥梁设计案例,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设计课题的解决方案b积极与指导老师沟通,认真听取老师意见c对于设计中所需的桥梁设计软件,要勤于动手,做到灵活使用。

      三、课题研究的进展计划本次毕业设计时间总共16周,每位学生必须独立、严格、按时地完成规定的内容毕业设计(论文)日程安排表序号工作内容完成期限占总时间备 注1万案阶段拟定方案2周18.75%制定3个合适的桥型方案方案比较1周推荐方案2结构计算结构内力分析2周25%含内力组合、包络图及配 筋等计算(上、下部结构)结构设计计算2周3设计绘图4.5周28.1%含计算机绘图4施工图程序设计0.5周3.1%5设计说明书2周12.45%含计算书6翻译外文资料1周6.3%7机动1周6.3%8合 计16周100%四、主要参考文献[1]. 霍小东, 陈旭与闫周卫, 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与施工. 城市建设理 论研究(电子版), 2011(20).[2]. 吴守建, 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支架现浇施工组织方案 . 四川建筑, 2011. 31(3): 第186-187页.[3] . 李云峰, 浅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1(22).[4] . 卢哲安, 于清亮与汪娟娟, 灰色理论在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 武汉理工大 学学报, 2006. 28(3): 第83-85,96页.[5] . 刘翠云与董传洲 , 国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发展和施工技术 . 世界桥梁, 2011(6): 第1-4页.[6] . 宫亚峰等,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监测技术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010. 38(2): 第100-102页.[7] . 任新建, 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腹板裂缝成因分析 . 中南公路工程, 2007. 32(3): 第140-143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