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仓决毕业论文 西藏林芝蒿属植物分类鉴定研究.docx
18页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所在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编号(学号):西藏大学农牧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西藏林芝蒿属植物分类鉴 定研究仓决动物科学2012级草业科学本科班2012212122动物科学学院ooooooo2016年5月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及本文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论文成果归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所有特此声明毕业论文作者签名:仓决作者专业:动物科学作者学号: 2012121222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1 .研究区域概况及篙属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分化 11.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21.2 研究区蒿属植物区系起源与分化 22. 西藏林芝常见的几类蒿属 22.1 臭蒿 22.1.1 根、茎、叶、花、果实 22.1.2 臭蒿的分类鉴定及形态特征 32.2 黄花蒿 32.2.1 根、茎、叶、花、果实 42.2.2 黄花蒿的分类鉴定及形态特征 42.3 毛莲蒿 52.3.1 根、茎、叶、花、果实 52.3.2 毛莲蒿的分类鉴定及形态特征 52.4 小球花蒿 62.4.1 根、茎、叶、花、果实 62.4.2 小球花蒿的分类鉴定及形态特征 62.5 云南蒿 72.5.1 根、茎、叶、花、果实 72.5.2 云南蒿的分类鉴定及形态特征 72.6 直径蒿 82.6.1 根、茎、叶、花、果实 82.6.2 直径蒿的分类鉴定及形态特征 92.7 错那蒿 92.7.1 根、茎、叶、花、果实 9102.7.2 错那蒿的分类鉴定及形态特征 3. 结论与分析 103.1 林芝地区不同种蒿植被外貌形态区别 113.2 林芝地 7种蒿植被相同点 113.3 林芝地不同种蒿植被药用价值区别 114. 讨论与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2西藏林芝蒿属植物分类鉴定研究摘要 : 中国蒿属约有 200种, 在西藏有 57 多种, 在西藏林芝也能看到不少蒿属种,大多数蒿属植物形态特征比较相像难以清楚辨认,本文将通过对西藏林芝部分典型常见的蒿属形态特征归纳总结以及分类鉴定,使得西藏林芝部分典型常见的蒿属植物能够清楚地辨认,为西藏林芝蒿属植物分类鉴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西藏蒿属、形态特征、分类鉴定引言: 西藏位于东径 78” 25’一 99” 05’、北纬 26” 50’一 36“ 30’地区 , 它犹如一块美丽的宝石 , 镶嵌在祖国的西南疆 , 西部颠连帕米尔高原东南部的喀拉昆仑山并与克什米尔、巴基斯坦为邻 , 南部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接壤 , 北部、东北部和东部紧靠着我国的新疆、 青海、 四川及云南等省区 , 面积约 120 余万平方公里诸山脉层峦叠嶂、群峰连绵 , 横贯全境 , 一方面阻隔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向西藏内地吹送 , 使西藏除东南部局部地区以外的绝大部分地区变成 “四季如冬” 的特殊的气候与高寒荒漠、草原与灌丛等的植被类型另一方面也使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北的亚洲中部广大地区日趋干旱化 , 形成温带荒漠与草原的植被类型 由于西藏地形与气候的特异性 , 也造成西藏自第四纪以后植物种群的起源、 分化、 分布、 迁移及演替的复杂性,也为西藏植物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 . 研究区域概况及篙属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分化1.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林芝被称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著称于世,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涉足的净土之一。
林芝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 3100 米内与昌都、那曲、山南、拉萨等地区相邻,外与印度、缅甸接壤,总面积 11.7 万平方公里,人口 14 万多林芝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这里温暖湿润,年降水量 65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 2022.2 小时,无霜期为 180 天,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并存的多种气候带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为蒿属类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2 西藏蒿属植物起源及分化西藏篙属植物区系的起源,起是自属的原始的起源中心―亚洲北部,经蒙古高原 及“唐古特”地区,部分经中亚东部迁移入西藏;另一是白起源中心经亚洲东部至我 国西南川、滇地区的“第四纪冰期植物避难所”,然后再迁移入西藏后者成分比前 者多此外在西藏高原本体的东部或中、西部从上述成分中还分化、衍生出不少新 的特有类群从种的起源、分化及迁移看,我国西南地区,既是“第四纪冰期植物避 难所”,又是篙属分布西藏及迁移到西亚和西南亚地区的“次生的起源中心” 篙属 最原始的类群是漪萝篙组的植物,原始的种可能在第三纪中期前后出现在亚洲北部 中生的森林草原的环境(气)此论点得到了饱粉学材料的证实而且现存篙属原始 的种类,如大花高、大籽篙、推库特篙.AajcuticaDorb.、苏联小篙 A.samoiederumpamp.、大漪萝篙 A - anethifoliaWeb - exStechm •等,仍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
该属现代的分布中心在欧亚及北美两大陆的温带、寒温带地区,分布区边 缘分别延伸到非洲、中美洲及亚洲南部,但是其分布区的“密集中心”则在亚洲北温 带地区(气),包括我国内蒙古止匕外,起源于“次生起源中心”的种类,在我国川、滇 及藏东地区也形成另一 “次生”的分布区的“密集中心” (气)2 .西藏常见的几类蒿属植物2.1 臭蒿臭蒿(Artemisia hedinii Ostenf.et Pauls), 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浓烈臭味 青海甘肃民间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 消炎、除湿之效,止匕外,还有作杀虫药 主要产地:错那、芒康、昌多、类乌齐、 丁青、安多、工布江达、朗县、尼木、江 孜、定日、日土、改则、亚东海拔3700-4800米,湖边、草地、河滩、田边、草坡、林缘、村旁、荒地等都有2.1.1 根、茎、叶、花、果实臭蒿的根为单一、垂直;茎单生或少数,高 15〜60 (— 80)厘米,紫红色疏被 3腺毛状柔毛,有臭味,常有着生花序的细分枝,茎形状为茎无毛或疏被短腺毛状短 柔毛;花柱短,微伸出花冠外,先端稍叉开,叉端钝尖;两性花15-30朵,花冠管状, 檐部紫红色,外面有腺点2.1.2 臭蒿的分类鉴定特征:一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臭味。
根单一、垂直茎单生,稀少数,高15- 60(-100) 厘米,细,有时稍粗基部粗达 0.6厘米,紫红色,具纵棱,不分枝或具着生头状 花序的分枝,枝长4-8厘米;茎、枝无毛或疏被短腺毛状短柔毛 叶绿色,背面微被 腺毛状短柔毛;基生叶多数,密集成莲座状,长椭圆形,长 10-14厘米,宽2-3.5 厘米,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每侧有裂片 20余枚,裂片长1-1.5厘米,宽0.5-1 厘米,再次羽状深裂或全裂,小裂片具多枚栉齿,栉齿细小,短披针形或长三角形, 长2-3毫米,宽0.2-1毫米,齿尖细长,锐尖,叶柄短或近无叶柄;茎下部与中部叶 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4厘米,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第一回全裂,每侧裂 片5-10枚,裂片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0.3-1.5厘米,宽2-4毫米,每裂片具多 枚小裂片,小裂片两侧密被细小锐尖的栉齿,中轴与叶柄两侧均有少数栉齿,中肋 白色,略隆起,下部叶柄长4-5厘米,中部叶柄长1-2厘米,基部稍平展,半抱茎, 并有小型栉齿状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渐小,一回栉齿状羽状分裂头状花 序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彳3-4(-5)毫米,在茎端及短的花序分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 并在茎上组成密集、狭窄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内、外层近等长,外层总苞片椭 圆形或披针形,背面无毛或微有腺毛状的短柔毛, 边缘紫褐色或深褐色,膜质,中、 内层总苞片椭圆形或卵形,近膜质或膜质,无毛;花序托凸起,半球形;雌花3-8朵, 花冠狭圆锥状或狭管状,檐部具 2-3裂齿,花柱短,微伸出花冠外,先端稍叉开, 叉端钝尖;两性花15-30朵,花冠管状,檐部紫红色,外面有腺点。
瘦果长圆状倒卵形,纵纹稍明显花果期7-10月2.2 黄花蒿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 )是 一年生草本产拉萨、察隅生海拔 3000-3650,米,山坡、路边、庭院附近 分布遍及全国亦为北半球广布种中药“青篙” ( 神农本草经 ) 即本种,民间作清热、解署、凉血、止盗汗和止血用,近年来发现含“青篙素”为抗疟的良好药物2.2.1 根、茎、叶、花、果实根:根单身,垂直狭纺锤形茎:茎单生,高达100〜200厘米,基部直径可达1厘米,有纵棱,幼时绿色,后边褐色或红褐色,多分枝,无毛茎、枝、叶两面及总苞片背面无毛或初始背面维有极稀疏短毛,后面脱落无毛叶:叶纸质,绿色茎下部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 3-7 厘米,宽 2-6 厘米,绿色,两面具细小脱落性白色腺点及细小凹点,三回栉齿状羽状深裂,每测有裂片5-8 枚,裂片长椭圆状卵形,再次分裂,小裂片边缘具有多枚栉齿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的深裂齿,裂齿长 1-2 毫米,宽 0.5-1 毫米,中肋明显,在叶片上稍翘起,中轴两侧有狭齿而无小栉齿, 叶柄长 1-2 厘米, 基部有半抱茎的假脱叶: 中部叶 二回栉齿状的羽状深裂,小裂片羽状三角形。
极少为细短狭线形,具短柄花:花深黄色,雌花 10-18 朵,花冠狭管装,檐部具 2-3 裂齿,外面有腺点,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二叉,叉端顿尖:两性花 10-30 朵,结实或中央少数花不结实,花冠柱状,花药线性,上端附着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具短尖头,一般花柱近与花冠等长,先端二叉,尖端截形,有短睫毛果实:有浓烈的香气;根两性花 1030 朵,花黄色瘦果小,椭圆状倒卵形,略扁花、果期8〜11月2.2.2 黄花蒿分类鉴定的特征根单一,垂直,植株有浓烈的香气茎单生,高达 IOO--200 厘米,多分枝,无毛叶卵形或三角状长卵形,长 3-7 厘米,宽 2— 8 厘米,两面无毛, 3( 至 4 回栉齿状的羽状分裂,裂片长椭圆状卵形,每侧 5 -8( -10) 对 ; 小裂片栉齿状三角形,长 1一 2 毫米,宽 0.5 -1 毫米 ; 中肋明显 ; 中轴有栉齿,叶柄长 1 -2 厘米,有假托叶冲部叶与上部叶 2 至 3 回栉齿状的羽状全裂 ; 苞叶羽状分裂 头状花序球形, 多数, 直径 2-2 .5 毫米,有短梗,斜生或下垂,在茎端与分枝上排成总状、复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宽展、 尖塔形的圆锥花序 ; 总苞片背面无毛 ; 雌花 10— 18 朵; 两性花 10—30 朵,花黄色。
瘦果小,椭圆状倒卵形花、果期 8— 11 月2.3 毛莲蒿毛莲蒿(学名:Artemisia vestita )万年蒿、 万年蓬、铁杆蒿半灌木状草本或为小灌木状,西 藏主要产地:昌多、江达、察雅、贡觉、洛隆、八 宿、朗县、隆子、拉萨、南木林生海拔 2600— 4300米,草地、灌丛、在森林草原、林中空地、 荒地等常见2.3.1 根、茎、叶、花、果实根多数,成从,高30— 80厘米茎颜色:紫红色或红褐色茎形状,茎直立,多分枝,被蛛丝状微毛,粗壮,常丛生气味浓烈 的香气根;花:花序托小,凸起;雌花 6-10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花 柱伸出花冠外。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