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主义事业是目标-过程与创新的统一.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9275951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1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社会主义事业是目标\过程与创新的统一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目标具有科 学性、统一性与至上性,社会主义目标实现过程具有曲折 性、整体推进性和漫长性,要通过创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发展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目标;过程;创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最终走向社会 主义的目标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马克思 主义理论指导下,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 从一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多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建 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飞跃20世纪50年代,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就的影响下,许多独立的发展中国 家也选择了 “非资本主义道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 党和工人党也不断成长壮大,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所有这 一切都证明,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以后到20世纪50 年代末这段时期内,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凯 歌行进的巨大成就但是,大体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势逐渐改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苏联走上了与美国争霸的道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 政策,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国际共运分裂;苏联、东欧国 家发展中的矛盾逐渐暴露;中国发生了 “文革”, 国民经济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 发展都遇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和困难。

      尤其是20世纪80年 代末90年代初,东欧国家剧变,苏联解体;其他一些社会 主义国家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一些发展中国家放弃 或改变了原来的“非资本主义道路”,推行自由化、私有化 政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共产党人退党、一些 共产党更名等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遇到巨 大挫折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活力和无限的 希望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遇到的巨大挫折?如何深 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如何把我们对社会 主义的坚定信念从困境中摆脫出来?如何对那些轻率地断 言“社会主义已经失败”的浅尝辄止者以有说服力的回击? 等等近些年来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对这些重大问题 进行了有益探讨和回答,而要充分展示社会主义超越资本 主义及其未来发展前途的宏大视野,需要深化以下几方面 的认识一、社会主义目标的科学性、统一性与至上性(一)社会主义目标的科学性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包括以下二方面的核心内涵:第一,世界上各民族和国家在生产力和交往水平高度 发达的基础上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要 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事 业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无产阶 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一一它 的事业一一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 一样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 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 [1187在《共产党宣言》这 篇纲领性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更是从原则高度号召“全 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指出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 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第二,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在政治上废除等级特 权,这只是一种政治解放这种解放不仅没有消灭人们在 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的不平等,而且还以这种社会差别为前 提政治革命的范围只局限于市民社会,是市民社会的革 命只有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人才能从使人的本质产生异化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中解放 出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并实现人全面、自由、充分的 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思想,是根据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世界历史理论、资本主义、社 会主义相互关系的理论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

      二) 社会主义目标的统一性社会主义目标统一性是指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国家, 尤其是占主要地位的民族、国家都走上了建立在发达的生 产力和世界交往水平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 主义社会形态,这样的社会形态都必然表现出体现社会主 义本质要求的基本特征尽管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 义发展程度上可能存在着不平衡性,以及不同民族、国家 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存在着特殊性、差异性 但是,这种不平衡性、特殊性、差异性都是以建立了具有 相同质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为前提的正因为如此,社会 主义目标具有统一性的特征三) 社会主义目标的至上性社会主义目标的至上性是指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各种条 件充分发展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这一目 标实现后,人类社会将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但 是,这样的目标实现后,将不再有更高的社会形态取代它, 具有永远的不可超越性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社会形态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依 次更替的自然历史过程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看是原 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 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是以人 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以建立在物的依赖 性基础之上的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第二大形态,以个人全 面发展为特征的第三大形态的演进过程。

      实际上,五种社 会形态与三种社会形态之间具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五种社 会形态中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三种社会形 态中最初的社会形态相对应;五种社会形态中的资本主义 社会与三种社会形态中第二大形态相对应;五种社会形态 中的社会主义社会与三种社会形态中第三大形态相对应 [2 ]28可见,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最高形态,是建 立在发达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具有至上性特征二、社会主义目标实现过程的曲折性、整体推进性和 漫长性列宁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 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 [3]163因 此,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不论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 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都程度不同地纳入到社会主义事 业的总进程中,使这一总进程充满曲折性,呈现整体推进 性,具有漫长性一)社会主义目标实现过程的曲折性1•从社会形态演变的规律看,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过 程具有曲折性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是人 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首次出现的从私有制社会向公有制社会 的演变,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向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演 变这样两种不同质的社会形态之间的演变不是一条直线 的上升过程,而是一个曲折和复杂的推进过程。

      在这一过 程中,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繁荣和发展列宁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 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 代,某些工业部门,某些资产阶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 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整 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 [4]685同样, 社会主义也可能会出现发展中阶段性的波折199 2年初, 邓小平针对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巨变造成社会主义曲折 发展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 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 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 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 道路是曲折的” [5]382 — 383总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要求我们以辩证的、历史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代替资 本主义的过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