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方差和标准差-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docx
5页九年级(上)数学导学案课题方差和标准差课型新授章节3.4学生活动个案补充(一)预学导航 学习目标:1、了解方差、标准差的概念2、会求一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并会用他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3、能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总体的方差 4、通过实际情景,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重点: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差如何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二)预学成果1、 预学作业: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内容:(1)某校要从甲、乙两名跳高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一项校际比赛,在最近的8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单位:m)如下:甲:1.70,1.65,1.68,1.69,1.72,1.73,1.68,1.67乙: 1.64,1.73,1.72,1.64,1.62,1.71,1.70,1.75(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2)哪个人的成绩更为稳定?(能否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来)(3)经预测,跳高1.65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该校为了获取跳高比赛冠军,可能选哪位运动员参赛?若预测跳高1.70m方可获得冠军呢?2、预学检测:(1)、甲、乙两名运动员他们每次成绩与他们的平均成绩比较, 哪一个偏离程度较低?(2)、是否可用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来表示数据的偏离程度?(3)、数据的偏离程度还与什么有关?要比较两组样本容量不相同的数据的偏离平均数的程度,应如何比较?(4)标椎差的公式为 .(5) 已知某样本的方差是4,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2 .3、预学质疑:通过预学,对于方差和标准差问题,你还有哪些疑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甲平均成绩是1.69乙平均成绩是1.69跳高1.65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该校为了获取跳高比赛冠军,可能选甲运动员参赛跳高1.70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该校为了获取跳高比赛冠军,可能选乙运动员参赛【导问研学】问题一、如何求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活动1:已知一个样本1,3,2,6,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多少?S2=4+0+1+9=14活动2.已知一个样本1,3,2,,5,其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10 ,标准差为 .问题二、如何运用方差和标准差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1: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农作物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了10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mm) 甲:9,10,11,12,7,13,10,8,12,8乙:8,13,12,11,10,12,7,7,9,11请你经过计算后回答如下问题:(1) 哪种农作物的10株苗长的比较高?平均一样高(2)哪种农作物的10株苗长的比较整齐?甲比较整齐【导法慧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导评促学】1.若一个样本的标准差S,则这个样本中的数据个数是 50 ,平均数是 10 .2.数据8,10,9,11,12的方差是 ( C )A. B. C. D.3.如果一组数据, ,… 的方差是,那么另一组数据, ,… 的方差是(B )A. B. C. D. 4.在植树节当天,某校一个班同学分成10个小组参加植树造林活动,10个小组植树的株数见表,求这10个小组植树株数的方差。
植树株数(株)567小组个数343师生共同分析学生板演甲平均是10乙平均是10甲方差 36乙方差 46甲方差 < 乙方差先独立完成,互相批阅,找出错误,教师点拨利用方差公式计算10个小组植树的株数的平均数是6这10个小组植树株数的方差 6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