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367323728
  • 上传时间:2023-1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64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 一、了解基本常识,读懂诗家语 (一)了解诗歌的基本常识 诗歌分类 结构章法 基本特点 古代诗歌 诗 古体诗 唐以前的诗,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韵律,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规定按每句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各句字数不等)等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 以自然段为层 诗庄 ①前后内容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古代诗歌 近体诗 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等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诗庄 词 萌于南朝盛于宋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词叫填词,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牌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上阕写景: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阕抒情 词媚 曲 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

      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形成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高考重点考查)与套数;杂剧是可演出的戏曲 小令有单阕的,也有上下阕的一般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也有穿插进行的 曲谐 ②前后内容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二)读懂诗家语,领悟诗歌情 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数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现象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 1.词类活用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一首诗词往往因一两处词性的改变而韵味无穷 2.语序倒装 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的语序颠倒在古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手法,但它和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有些不同概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语序倒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为符合声律的要求而出现颠倒词句的情况 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归浣女”是“浣女归”的倒装,“下渔舟”是“渔舟下”的倒装这样一是为了使全诗的句式变化多样,不致呆板单调,创造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更主要是为了让“舟”与“秋”“流”“留”押韵和五律平仄的需要这种句子结构的颠倒用法还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为了突出和强调表达的情感而出现颠倒词句的情况 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后句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遥望”为“远远地望”,此处突出强调了在外守卫边疆的士兵遥望内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情怀 为了追求新意而改变词序、句序、结构的情况 如:如果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改为正常的“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词的意境美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让句式错落变化,产生参差之美而使用倒装 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句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这里的词序颠倒与前面顺叙周瑜的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成了错位之美 “倒装”是一种表达或表现形式,作者使用它的目的就是为作品的内容、主题服务,而诗歌的主题多为抒发情感,所以把握诗歌中的倒装手法对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切不可忽视 3.空白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对话省略 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 意象组合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中间没有任何联结词语,这九种意象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游子暗淡的心绪协调一致 4.互文见义 互文,是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一种修辞方法,能收到经济笔墨、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把上下文的意思联系起来考虑,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不片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 5.常见典故 所谓典故,简言之,就是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有来历的词语。

      它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方法,也是古典诗歌一道独特的风景 恰当运用典故,对丰满诗歌形象、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有好处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但也会给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想正确地理解诗歌,必须了解诗歌中常用典故的含义 1.下列诗词中不是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的一项是(  )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该曲是白朴的《仙吕·寄生草·饮》,其主要内容是劝酒,没有写景 答案:C 2.指出下列诗句中词类活用的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东边的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为“茂盛的”在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头有众多茂盛的树木 (3)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查慎行《早过大通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软”“轻”,都是使动用法,均巧妙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水波云海写得可触可托清风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悦”意为“使……高兴”,“空”意为“使……坦荡空灵”山光的明净使鸟儿欢悦,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 3.指出下列诗句的正常语序,以及诗人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目的在突出“历历”和“萋萋”的特点 (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实为宾语目的在突出“湿”和“寒”,强调在外面时间之长,思念之切 4.请指出下面诗句中存在省略现象的地方,并理解诗句含意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李弥逊《春日即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雨(如)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时间)近黄昏小雨如丝一般,似乎是要将春天网住;落花满地,残叶堆积,时间已近黄昏。

      5.下列诗句中存在互文现象,请准确理解诗句含意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明月下,在清风吹拂中,传来了鹊和蝉的鸣叫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我们都经常相会 6.下列诗句运用了典故,请理解诗句含意 (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典故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明自己虽然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

      词人豪爽刚烈的气节、矢志报国的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英雄迟暮的凄凉尽含其中 (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典故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描写了金陵的壮丽景色 二、树立诗歌史观,宏观理解诗歌 初唐: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睿宗延和元年(618—712) (1)时代特征:初唐百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太宗的威武神勇和文治武功,武后(武则天)的雄姿英发和精明干练,宫廷剧烈的斗争,关陇与山东及东南等集团之间的利益纷争,南北文化观念的急剧碰撞,都引起诗人心灵的急剧波动和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发展 (2)代表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沈佺期(宫廷诗人)、宋之问(宫廷诗人)、杜审言等 初唐诗歌纵览 初唐前期,宫廷应制唱和诗多歌功颂德,点缀太平、追求精工典雅成了时尚;初唐后期,随着“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专题21浮力基本计算(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解析版).docx 专题18液体压强计算(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解析版).docx 专题22浮力与压强的综合(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解析版).docx 专题12 综合性学习-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 专题15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原卷版)-【一轮复习】2024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考点全面详解.docx 专题12.1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03期)-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doc 专题21 阅读理解 考点4 议论文(原卷版)-三年(2022-2024)中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 专题23浮力细线加水放水题型(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解析版).docx 专题16.4 阅读理解(议论文)(第02期)(原卷版)-2019年中考真题英语试题分项汇编.doc 专题16固体压强计算(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解析版).docx 专题14摩擦力实验(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原卷版).docx 专题12.1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02期)-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 专题12运动和力(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原卷版).docx 专题11力学基础(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原卷版).docx 专题12.1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01期)-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doc 专题12运动和力(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解析版).docx 专题13 议论文阅读-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专题12.1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01期)-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 专题18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习题)(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全国通用).docx 专题12.1 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01期)-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
      猜您喜欢
      第三单元知识清单【2022-2023-2024统编版九下语文精品备课(复习学案)】.docx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小说环境描写提分专练.docx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现代文阅读》阅读讲练 第二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有答案含解析) (二).docx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 考前必写必练(二十四)必练审题与答题.docx 2 《与妻书》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5)单元 课前预习(Word版无答案).docx 2022届高考考点辛弃疾词作解读与适应性专练 学案(含答案).docx 2022届高考小说选择题专练(含答案).docx 25《周亚夫军细柳》+动词的活用 课件(共21张PPT)+导学案.docx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阅读(第1课时)课件(共4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导学案.docx 【部编版】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专题 07学习写半命题作文(原卷版+解析版).docx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147-148(含答案).docx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113-114(含答案).docx 2024届高三 语文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学案11 Word版含答案.docx 《陈情表》原文呈现+思维导图+挖空训练+句式+情景默写+素材运用(含答案)-.docx 2022届高考考点古诗词题材之羁旅思乡诗解析与提升专练(含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第5讲《狼》-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docx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练习题(含答案).docx 08压缩语段 复习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2夺分宝典】新教材高考一轮语文.docx 《谏逐客书》学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