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2《渡荆门送别》历年中考题及答案.docx
16页语文 八年级 上册《渡荆门送别》历年中考题及答案54.(2011广西省河池市)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8.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分)19.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2分)28. (2010云南省曲靖市,10,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 )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 ,尾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分)14.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
3分)答: 2014年湖北省襄阳市(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10-11题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0.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之情2分)1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答: 【答案】18.思乡19.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答案】(1 )(1分)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2分) 答题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二)(5分)13.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思乡 评分:每空1分,共2分14.“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评分:本题共3分,表现手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各1分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4分) 10. (2分)每空1分叙事;思乡11.(2分)“随”字用得好,(1分)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1分) 2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言文)原文及翻译9.三峡(作者: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短文两篇与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 ,(我)正脱下衣服想要睡觉,(恰好看到)月光从窗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没有跟(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了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那样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竹子和松柏树枝在地上的影子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松树柏树,只是缺少有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
11.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译:(空中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连成一片呈现出同样的颜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小船随水漂去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译: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一路都是奇山异水,可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译:江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得)即使千丈深也能看见水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译:游动的鱼儿和江底的细石,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译:(那)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浪涛像(马一般)飞奔夹(jiā)岸高山,皆生寒树译: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阴森森的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bǎi)成峰译:(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激石,泠泠(l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译:山泉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鸟儿们相向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则千转(zhu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蝉儿长久不断地叫,没有穷尽猿猴长久不断的叫,没有停止。
鸢(yuān)飞戾(l)天者,望峰息心;译: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不再想功名利禄;经纶(l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译: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译: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之处,有时偶尔漏出(一丝一线的)阳光12.唐诗五首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