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军队院校无军籍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34804204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3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军队院校无军籍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军情的变化,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兼顾发展和安全,把军民融合发展确立为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队院校作为军队教学和科研的主阵地,其主要任务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输送一流的军事人才近年来,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推进,一些军队院校也逐渐开始招收无军籍学员2013年,全军共有1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首批获准招收地方研究生火箭军工程大学等军队院校于2018年开始陆续招收无军籍硕士研究生目前,军队院校招收无军籍研究生学员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管理和培养制度都还不够成熟完善本文分析了军队院校在招收培养无军籍研究生学员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1 军队院校招收培养无军籍研究生的优势军队院校招收无军籍地方研究生是贯彻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新举措,对军队的建设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双重的促进作用与地方高校培养研究生相比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充分发挥军队教育资源特色优势,为国家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军队院校尤其是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具有独特的人才智力、科学研究,以及军事与技术学交叉综合等资源优势,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领头羊[1]。

      近年来国防生停招,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军队在职干部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导致考研率偏低,军队院校的研究生生源正面临相对匮乏的问题,致使军队院校一些教学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招收无军籍地方研究生能够更充分有效利用军校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军事应用背景的高科技人才二)无军籍研究生的加入为军队院校注入了生机活力无军籍地方研究生在校期间无军籍,毕业后自主就业四年的地方大学生活乃至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经历使他们相比于军籍研究生来说思想观念更为开放,思维更加活跃[2]由于需要自主就业,他们对未来的规划也更加明晰,学习热情也更高涨无军籍地方研究生的加入,对军队院校的学风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其开放的思想也将为军队院校注入生机三)无军籍研究生学员职业竞争优势军队院校与地方大学相比的突出特点就是有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而在管理实践中将无军籍研究生学员同军籍学员一样分到学员队,由军政两名主官负责日常管理就使得无军籍研究生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军队过硬作风的影响,自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受疫情影响,军队院校相应党和国家号召,决定所有教职员工、干部学员就地过年面对无法与亲人共度新春佳节的现实,无军籍研究生学员虽未穿军装,依然能够做到无条件服从。

      这不仅厚植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也必将成为他们非常宝贵的一段人生经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挑战,都能够顾全大局、沉稳应对2 军队院校培养无军籍研究生的局限性2.1 课程体系弊端军队院校由于其培养的学员主要面向基层部队岗位,对军校学员的教育既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又包括军事技能教育[3]这导致军队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具有很强的军事性,学科门类相比地方大学偏窄,主要集中于与国防和军种建设相适应的学科,培养目标是为军队建设输送一流的军事人才而且有些专业保密性要求较高,不适合对无军籍学员开放对于无军籍地方研究生来讲,毕业以后要面向市场寻找就业机会,而军队院校目前缺乏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课程[4],导致无军籍研究生学员的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2.2 学术交流自由度低对外交流是拓展研究生视野的一个重要途径[5]地方大学在对外交流方面有较为顺畅的渠道,而军队院校由于其较强的军事性以及保密性要求,在对外交流方面需要严格复杂的审批程序,这造成了军队院校开放性不足、自我封闭的状态,限制了培养资源与外界的交流互补在军队院校内部各学科分化程度高,不同实验室和课题组之间也缺乏沟通、交流2.3 管理军事化气息浓军队院校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籍学员管理体系,而对无军籍学员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

      目前无军籍研究生学员的管理还是习惯性的借鉴军籍研究生学员的管理方式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以及较为繁琐的行政事务可能会浪费无军籍学员学习时间,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无军籍研究生队的正规化建设而且令行禁止的作风和封闭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性格和创造力2.4 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军队院校因为担负着为军队培养人才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其学科专业军事化,缺乏与社会工作相适应的课程,这导致了军队院校毕业生在与地方院校毕业生的竞争上存在很大劣势大部分军队院校在地方知名度也不够高,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也会对军队院校毕业无军籍学员的学历存在质疑3 提升军队院校无军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3.1 完善课程体系军队院校应该考虑无军籍地方研究生面向社会就业的实际,针对性的完善培养方案,健全课程体系,增设适应市场要求的课程在这方面可以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合作,采取线上引进优质线上课程和线下讲座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无军籍地方研究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3.2 加强与地方单位交流合作无军籍研究生毕业后要面向社会找工作,而在校期间导师有些项目部分会与地方企业、研究院所存在合作关系可以参考军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成功实践,从学校级别加强与地方研究院所、军工企业合作,派遣无军籍研究生到合作单位联合培养[6],无军籍研究生可以结合导师与合作单位研究实际确定研究课题,在保证课题研究顺利的同时,熟悉地方企业的运行模式,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

      3.3 拓展就业渠道近年来,报考军队文职成为很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的一个主要选择,但目前大多数文职岗位需要“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无军籍研究生虽满足不了上述条件,但在军校的学习科研生活让他们对军队的运行模式了解的更为深入,且其研究课题更贴近军队实际因此可以在招收文职人员时将军队院校非军籍研究生考虑在内,从而拓展非军籍研究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军队院校非军籍研究生的吸引力3.4 改善管理模式针对无军籍研究生特点,参考地方高校管理模式,推进无军籍研究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为无军籍研究生学员提供宽松的成长成才环境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3.5 提高军队院校的综合竞争力针对无军籍毕业上在社会工作中遇到的学历不被看好,军队院校社会认可度不高问题要着重建强军队院校学科专业,努力提升育人质量同时加强军队院校的宣传工作,提高军队院校的综合竞争力4 结束语招收无军籍研究生是近年来军队院校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的重大实践本文分析了军队院校招收无军籍研究生的优势,并根据军队院校特点和当前实际讨论了军队院校在培养无军籍研究生方面的局限性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弊端,提出了提升军队院校无军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

      参考文献:[1]冯国忠.军队院校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5,29(03):1-3+13.[2]林志永,姜北,阮昕敏,刘宁.军队院校地方研究生管理模式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05):467-469.[3]梅阳.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研究[J].国防科技,2015,36(05):14-18.[4]李文锦,杨波.基于耗散结构的管理学科军事院校地方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20):1-2+5. [5]庄艳萍,李振林.从军地院校差异性看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01):27-28.[6]朱晓敏,包卫东,周云,杜振国,张亮.军民融合背景下军队院校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42(02):30-3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