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铜矿采矿项目环评报告书.docx

138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89389188
  • 上传时间:2022-05-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87.28KB
  • / 1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前言 11. 总则 41.1. 评价目的 41.2. 编制依据 41.3. 评价内容与评价时段 81.4.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81.5. 评价标准 101.6.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131.7.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171.8. 环境功能区划 182.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192.1. 企业基本情况回顾性评价 192.2. 项目基本情况 192.3. 矿区概况 222.4. 产品方案及服务年限 242.5. 采矿工程概述 252.6. 矿区总图布置 322.7. 公用工程 342.8.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72.9. 采矿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372.10. 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382.11. 本项目现存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 442.12. 选矿厂概况 45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63.1. 自然环境概况 463.2. 社会环境概况 493.3.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513.4.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33.5.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43.6.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554.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94.1.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94.2. 运营期矿山公路运输影响分析 634.3. 运营期地质环境影响分析及结论 644.4.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654.5.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674.6.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724.7. 运营期固废对环境影响分析 744.8. 运营期爆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765. 闭矿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85.1. 闭矿期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785.2. 闭矿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7815.3. 闭矿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785.4. 闭矿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785.5. 闭矿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86.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79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807.1. 现有环保措施 807.2. 本项目现存的主要环境问题 817.3. 污染物治理措施整改及论证 817.4. 生态保护措施及生态恢复建设 848. 环境风险评价 898.1. 环境风险识别 898.2.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908.3.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928.4. 风险管理应急预案 939. 清洁生产分析和总量控制 949.1. 清洁生产概念 949.2. 清洁生产要求 949.3. 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 949.4. 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979.5. 清洁生产建议及措施 979.6. 总量控制原则 989.7. 总量控制指标与达标分析 999.8.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999.9. 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9910. 水土保持方案 10010.1.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10010.2.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10010.3.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10110.4. 水土保持方案及防治措施 10111. 产业政策及相关规范符合性 10411.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0411.2. 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0411.3. 选址合理性分析 1051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0712.1. 经济效益分析 10712.2. 社会效益分析 10712.3. 环境效益分析 10813.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1013.1.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11013.2. 环境监测计划 11413.3. 环境管理措施及环保行动计划 11613.4. 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计划 11714. 公众参与 11914.1. 公众参与目的与原则 119214.2. 公众参与调查形式和内容 12014.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2414.4. 公众参与调查“四性”分析 12714.5. 公众参与调查分析结果 12814.6. 公众意见说明 1281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要求 12915.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2915.2. 要求 134附件:1、项目委托书2、监测数据报告3、采矿证4、营业执照复印件5、公众参与样表(5 份)34前 言(1) 建设项目特点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它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主要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其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也很强劲。

      近两年由于国际经济趋势变化,铜的需要有所减弱bbb 县宝源长石矿厂桑树园子南山铜矿始建于 2006 年,该矿曾在2007 年前进行过露天开采2008 年宝源长石矿厂委托新疆有色矿业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了《新疆 bbb 县桑树园子南山铜矿详查报告》,并于 2009 年取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新国土资储备(2009)075 号)及评审意见书(新国土资储备(2009) 075 号)以及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新国土资储备(2008)164 号)2009 年宝源长石矿厂根据上述资料委托乌鲁木齐有色冶金设计院编制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并于同年8 月取得《方案》的专家审查意见于2009 年 12 月取得采矿许可证(6500002009123210053768)采矿证于2014 年 5 月 22 日进行延续,有效期至 2019 年 5 月 22 日宝源长石矿厂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采矿证要求,正式转为地下开采开采矿种为铜矿(伴生钨),开采规模为 3 万吨/ 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内容,本项目类别为有色金属中的采选其环评类别编辑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内容,本项目行业分类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代码 B09)中的铜矿采选(行业代码 B0911)。

      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对于没有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运营的项目要补做环境影响评价为此,bbb 县宝源长石矿厂于 2015 年 11 月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的补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厂区所有生产装置污染源排查、相应环保设施调查及有关资料的收集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汇总、分析,按照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评价单位编制完成了《bbb 县宝源长石矿厂新疆 bbb1县桑树园子南山铜矿 3 万吨/年采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提交环境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报告书经评审和批准后,将作为该项目运营期环和采终期环境管理的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见 1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已经于2009年建成运营厂址四周为低山丘陵及戈壁荒滩,矿山距离最近的村庄(英博斯坦村)约12km,项目区周边无地表水体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对环境敏感区中的定义,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①本项目建设期遗留问题,项目区及废石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②井下开采、爆破、破碎等工序产生粉尘及采装运输扬尘对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其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分析;③粉尘灰、废石等固废采取的最终处置措施及其有效性分析;④本项目运营过程以及闭矿后对评价范围内生态的影响,采取的生态保护、减缓和恢复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4)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bbb 县宝源长石矿厂新疆 bbb 县桑树园子南山铜矿 3 万吨/年采矿项目,基于环境影响的不可逆性,本次评价以现有矿山项目区为基础,对整个企业的产品规模、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排污情况和生态保护措施进行系统评价,经调查, 本项目在“三废”的治理和生态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些环保治理整改措施及建议,这些措施将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bbb 县宝源长石矿厂只要认真落实好本评价各章节提出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自然恢复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现有项目区的生产运行,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企业厂址位于目前的建设地方是合理可行的231. 总则1.1. 评价目的结合铜矿开采行业及项目所处地区的特点,以现有运营状况与设计资料为依据,按照环评导则的要求展开评价工作,贯彻预防为主和清洁生产的环境管理方针,推行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着眼于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判断、预测、选择和导向”作用是报告书编制的主要目的1) 通过对工业场地及开采区的现状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现状。

      2) 分析项目现有污染治理措施和处理方式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经治理后的污染源是否能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对现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要求3) 通过了解矿区布局与当地发展规划的关系,论证本项目的布局和开发方案与发展规划的协调问题说明本项目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环境和生态影响4) 通过对本项目采矿生产过程的各生产环节、排污环节、环保措施和治理效果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摸清气、水、废石等污染源的治理及排放情况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探讨废弃物资源化的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和最小化确保实现工程建成后污染源达标排放5) 分析项目营运期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6) 从环保的角度,明确提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同时为项目实现优化营运以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年 9 月 1 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9 月 1 日;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6 月 1 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年 4 月 1 日;(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 年 3 月 1 日;(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 年 7 月 1 日;(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 年 1 月 1 日;(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 年 3 月 1 日;(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3 年 3 月 1 日;(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8 月 28 日;(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 年 8 月 28 日;(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