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2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学案-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
13页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标要求素养解读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1.以时空观念为指导,掌握西方法律产生的渊源及其在不同时期发展的情况及特点2.通过史料探究近代西方法律的基本特征,客观地分析近代西方法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3.掌握西方宗教伦理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培养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知识点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1.渊源罗马法①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②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日耳曼法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教会法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误区警示]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但其在本质上不是保护平民的利益,而是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如法典明文规定,债务人若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交付法庭判决,直到给其戴上手铐,甚至将其杀害或卖为奴隶为止2.发展(1)英美法系(普通法系)的形成①11世纪,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建立了诺曼王朝,王室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
②12世纪前后,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这就是普通法③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④“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⑤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它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2)大陆法系(民法系)的形成①13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②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此后,法国在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的影响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③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典,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④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辨析比较]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不同(1)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的地位突出,当无先例可循时,法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做出新的解释,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
英美法系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2)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情境探究 罗马法 史料一 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问题] 史料一反映了罗马法的什么核心内容?[提示] 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史料二 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因此它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属于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其影响更加明显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199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不少地方也沿袭了罗马法的传统欧洲大陆上其他许多国家的民法也受罗马法的影响[问题] 根据史料二,说明罗马法对世界文明有何积极影响[提示] 罗马法蕴含的自然法思想对欧洲大陆的影响非常深远;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驱。
[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罗马法的特征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为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局限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针对训练]1.《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但法典的编纂仍是平民的胜利,这主要是因为《十二铜表法》( )A.使贵族不能随意曲解法律B.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保障平民和贵族权利平等D.取消了贵族的既得利益解析:选A 《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因此被称为平民的胜利,故选A项;《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依然维护了贵族利益,排除C、D两项。
2.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强调证据 B.保护私有财产C.注重法律程序 D.人人平等解析:选C 罗马法规定法官受理民事纠纷之前,申诉人必须首先说明提出控告的法律依据,这说明了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的特点,故选C项;公民按照法律要求申明其法律依据,官员按照法律程序受理案件,不能说明罗马法强调证据,排除A项;仅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倡导人人平等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知识点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1.背景: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主张,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2.基本特征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3.局限性(1)它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财产的多少往往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2)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直到20世纪,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概念阐释] 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意义在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其主要内容有:①对任何人有罪决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决定,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无权决定②强调证据裁判主义精神,法院应当用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设③在判决生效之前,被告人是无罪的,不能因为其被逮捕、被起诉、被审判而认为其有罪[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情境探究 近代西方法律的特点和功能 史料 在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等欧美国家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过程中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被称为近代宪法资产阶级国家强调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政府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其次是以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并且依法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的行使——摘编自许兵《试论近代宪法的基本功能》[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主要功能。
[提示] 以根本法形式确立本国政体;建立宪法和法律约束的有限政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国家的稳定[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近代西方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1)强调依法统治,把法治作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主要方法,主张一切个人或机构都处在法律之下或之内,受事先制定的法律规则的统治和约束2)强调法律自治,即法律与道德和宗教等相分离3)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法律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反对特别法律,认为无论是维护特权的立法还是给予某些特殊社会群体(如弱势群体)特别关照或救助,都是对法治的破坏5)主张司法独立,注重程序要件,认为司法过程中的政策导向或脱离规定的平衡,都与民主分权原则相背离,都是对法治的破坏6)维护个人自由,坚持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区分,维护作为私人领域的空间,以使个人不受政府、团体或他人的非法干预7)主张法律的稳定性,反对朝令夕改[针对训练]1.有学者研究西方法律制度时发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陪审团审判到刑事诉讼确立了诸多原则,如法官独立和中立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在于( )A.维护公民权利 B.坚持权力制衡C.遵循法律程序 D.保护私有财产解析:选A 法官中立是指在诉讼中,法官应当不偏不倚地对待双方当事人,给予各方主体以同等的对待,最终保证各方主体诉讼权利的平等,而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不告不理原则指的是对未经起诉的事情法院不予受理的诉讼原则。
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故选A项2.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道格拉斯指出:“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随心所欲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异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保证这体现了美国法律制度的特征是( )A.程序公正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C.民主权利原则 D.资产阶级原则解析:选A 材料“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保证”体现了美国法律制度的程序公正原则,故选A项;B、C、D三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知识点 宗教伦理与教化[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1.中世纪的基督教(1)背景①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在帝国废墟上建立的日耳曼人国家为了取得罗马人和教会的支持,逐渐接受了基督教③基督教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2)表现①教士们搜集和抄录经典,保存了一些宝贵的古典文化,但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宣讲教义②基督教学校主要教授宗教内容,也教授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和逻辑,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③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基督教会都要介入,几乎所有的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
④教会时刻不忘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的财物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3)作用: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2.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教(1)背景: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2)内容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②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3)评价①新教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②新教还排斥其他教派,引起了多次宗教冲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③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思维点拨] 欧洲宗教改革从表面上看反对的是罗马教廷、天主教会,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形式展开的资产阶级文化革命与文艺复兴运动不同的是,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