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种绿色希望-放飞美丽梦想-(自动保存的).doc
7页播种绿色希望,放飞美丽梦想 —盘龙区拓东二小云南省“绿色学校”复查工作汇报盘龙区拓东二小自2008年创建为云南省“绿色学校”以来,坚持以“绿色学校”为动力,以绿色理念为主导,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团队活动为主要载体,从小事入手,转理念、抓环境、导行为,扎扎实实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精心打造绿色校园文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天,我们就近几年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的一些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一简要的汇报一、学校基本概况拓东第二小学隶属昆明市盘龙区教育局,创办于1951年5月,校址在拓东路原豆母阁,现拓东路132号占地面积2957平方米,教学楼面积4225平方米,是一所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师资优良,环境优美,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质的教育水平的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868名学生,38名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教师36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占全校教师的65%;现拥有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5人学校以“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建家长信赖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目标,坚持“规范管理提质量、彰显特色求发展、促进均衡做贡献”的工作思路,以“德智双全、身心两健、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以质量效率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弘扬“博学、敬业、合作、创新”教育精神,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注重内涵发展,竭力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品位,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绿色学校”工作的基本理念学校自2008年创建省级“绿色学校”以来,学校确定了 “绿色学校”工作理念和思路,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重视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学生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学会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让师生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带动教师和学生的家庭,还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使教师全面展显智慧,学生愉快地体验成功,自由地张扬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主要开展的工作:(一) 健全组织,建章立制,真正形成绿色学校工作机制1.落实层级负责成立了“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有源同志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部署“绿色学校”的各项工作办公室、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和年级组负责人为组员,做到分工到人,层级负责,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同时在环境教育方面保证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
制定学校环保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不断完善和优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实施细则,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规定和方法,实验室废弃物品处理的规章制度,卫生健康的相关制度,逐渐形成了全员参与、群策群力绿色学校工作机制2.加强宣传力度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广播、橱窗、黑板报、宣传栏、布标、电子屏环境教育的立体宣传网络,通过讲座、晨会、校会、班队活动、社会实践、义务劳动、参观、展览、大型教育活动等形式,进行节约用水、低碳生活、森林防火、健康教育、环保知识、环保作品,环保标语等方面的宣传,全面营造学校环境教育的氛围,使全体师生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及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学校还装修了学校多媒体教室、更新学生计算机室、教师电子资料查阅室、建立班班通设备,广大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最新的环保知识,开展环境教育3.重视环保培训学校专门选派了教师参加各种环境知识讲座和培训班在校本培训活动中,其中校长以《环境教育法规》为专题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教导主任对全校教师作了《如何在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生态环境问题》等专题讲座德育主任几年来先后对2000多名学生进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等培训,使师生们丰富了环境知识,掌握了有关环保法规,懂得了绿色学校的意义和做法。
二)立足学科渗透,深化课内环境教育几年来,师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得益于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长抓不懈和广大师生的共同的努力,环境教育在我校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更是与学校的日常工作,教育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学校在完成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规定的同时,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环境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学科教学中,要求他们将环境知识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方面,要求他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将学科环境知识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环境知识的教育,做到环境渗透教育“四有”,即备课有意识、教案有体现、课堂有落实、考试有题目学校为相关老师订阅了《环境教育读本》等教材作为学科渗透教育的工具书;各教研组研究讨论出环境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点,如:品德课进行环境道德意识与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价值取向和意义;语文课结合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环保小论文的写作,参加有关环保征文的比赛;科学课和“三项”地方教育课讲授土地、矿产、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时,补充水污染监测防治法、土地的保护利用;工业“三废”处理等内容进行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开展空气、水资源等环保调查,进行环保小制作;并且每学年各科要组织环境教育研讨课。
通过数学实践课《丢弃的塑料袋》,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考;在音、美、体、劳等学科课中,通过亲近大自然、赞美大自然、走近大自然等活动;歌唱《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快乐的节日》、《海》等歌曲、学画动植物,让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建设美的过程中,自觉的保护美三)课外环境教育,齐头并进我校一向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积极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培养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合,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活动3月12日结合植树节,开展植树护绿,美化绿化校园、教室活动;3月22日世界水日学校组织学生到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参观,使学生懂得用水、惜水、节水的关系;4月底5月初的爱鸟周,开展张贴鸟类宣传画活动,了解鸟类生活习性及与人类关系;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进行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宣传,努力创建无烟校园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身边环境状况,召开主题班会……在其他环保节日,如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等,学校都配合有关主题,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
还结合昆明市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活动,多次组织师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和清洁卫生义务劳动2.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开展环境教育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讲话中,加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等内容,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意识每学年德育处都会定期开展绿色承诺活动、环保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环境意识3.积极举办各种环保知识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运用环境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举办了多个环境教育知识讲座,全校有2000多人次参加;举行了多项全校性的环保知识测试和竞赛;组织全校学生观看环境教育VCD 4.成立环保科技小组,每年开展 “让科技之花绽放校园”主题科技节活动,通过科普展、环保征文比赛、环保绘画大赛、环保摄影大赛、科技小制作、环保专题黑板报评比、爱护校园环境警示语征集、回收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制作模型,创新发明等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环保部开展的“酷中国——低碳生活行动”我校一名学生评为全国“优秀低碳小管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青少年创新大赛活动,2013年《互联网对小学生是否有影响的研究》实践活动分别获云南省、昆明市两级第28届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二等奖;一名教师获昆明市优秀科技员称号;2012年两位教师获盘龙区“滇池保护”宣传先进个人。
5.学校实施的“爱心纸”工程是我校开展的一项环保特色教育,针对在学校中,学生、教师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废纸约占学校垃圾的三分之二,是造成学校及周边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为了将废纸变废为宝,改善校园环境,提高环境意识,学校实施了“爱心纸”工程,各班级和办公室建立了“纸类收集箱”,由大队部统一回收、管理,所得收入全部用于捐助贫困山区学生,这一举措使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同时倡导“无纸贺卡”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四)营造校园优美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优美的环境可以创造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我校近年来各项工作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我校的学习环境,师生的良好环保习惯及行为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学校以着力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美化、绿化、净化校园为目标,精心搞好校园环境建设1.美化、绿化校园为给师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努力克服占地面积小,尽可能合理规划,在有限的校园中尽可能绿化校园,采取植树建绿、垂直增绿、教室透绿等立体绿化方式来为学校增加“绿色”,力争校园内绿化率达30%整个校园绿地四季常青,桂花、腊梅花、石榴花、杜鹃花、栀子花、叶子花季季竞相开放,使校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郁郁葱葱的绿色时刻传递着生命的绿色。
2.净化校园环境你学校真干净”,凡到过我校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叹我们提出:“天天接受检查、时时让人满意”的卫生口号,做到卫生管理“五有”—有组织、有制度、有范围、有检查、有评比;制定卫生标准“五无”—地面无垃圾和痰迹、墙壁无污迹、门窗无积尘、天花板无蜘蛛网、厕所无臭味;坚持卫生清洁“五扫”— 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一月全面扫、假期坚持扫、特殊情况特殊扫(如风雨过后扫树叶)实行了“红领巾监督岗值周制度,值周班对全校卫生保洁负责,同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监督这样既确保校园环境的清洁,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劳动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3.抓规范,提高师生文明、环保水准学校把创建“绿色班级”活动贯穿于学校的德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结合我校实际,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重点实施“文明礼仪、课堂常规、安全守纪、体育锻炼、卫生保健”五个方面,要求一、二年级学生达到“学规范,养习惯”,三、四年级“学规范、见行动”,五、六年级“学规范,带校风”的目标以“五好行为规范班”流动红旗评比活动为载体,开展“文明班级”、“好孩子”、“好儿童”、“三好生”争创活动,并在4—6年级中建立班级“小督察”、“环保小卫士”,通过各班级轮周值岗宣传教育、示范监督,检查量化各班实施的情况,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
同时在学校内部管理和日常运作中,强化师生环保意识师生在学校用餐不得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塑料袋总务部门有严格的节水、节电规章制度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等校外活动,学校都会对学生提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自带口袋装垃圾等等文印室要求印双面纸,节约开支又节约纸张通过以上做法,不仅有效减少日常运营中产生的环境负荷,维护绿、洁、美的校园环境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面,而且将管理过程转化为师生养成良好环境保护行为习惯的载体,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陶冶,收到了显著效果4.创设环保教育氛围为了让绿色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把创建绿色文明学校、绿色班级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长期坚持学校坚持开展了主题为“绿色伴我成长”的绿色班级创建评比活动至今为止已开展了两届,创建活动主题分别为“我是护绿小能手”、“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低碳生活,争做环保小达人”各年级根据活动主题把环保教育渗透到每日的活动中 ,同时利用好每班的主题宣传展板,制作了内容丰富的环境保护展板,向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各班家委会和同学们一起从家里带来各种植物,布置、美化教室各班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