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政策建议.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正**
  • 文档编号:41457789
  • 上传时间:2018-05-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0.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原载《科技管理研究》2010( 11):32-34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政策建议颜永廷 张卫平(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摘 要:文章在介绍发达国家及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担任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优先保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的衔接工作等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基础研究 经费投入 优先保障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在 1.5%- 2%之间,是有所作为的;大于 2%,这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会比较强发达国家 R&D 经费支出占当年 GDP 的比重均超过 1.5%,典型创新型国家该比重达到 3%左右,如美国、日本、韩国、瑞典、芬兰等, 排名最高的以色列达到了 4.5% 此外,典型创新型国家还非常重视在 R&D 经费中加大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如图 1 所示,各国 R&D 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例平均为 17.92%,发达国家和典型创新型国家该比例均超过 15% 支持基础研究的具体政策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肯塔基州在 1999 年通过了《肯塔基创新法》 ,设立了 2000 万美元的肯塔基研究开发凭证基金,帮助中小企业与大学合作开展研究项目,设立了 100 万美元的肯塔基农村创新基金,支持农村小企业与大学进行科研合作,设立了 2000 万美元的肯塔基商 业化基金,为大学开发的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项目提供启动资金。

      法国政府设立了总额达 7 亿法郎的 “国家启动资金”,资助生物技术、电讯和多媒体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42. R&D 经费投入强度不足一是 R&D 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低(表 2)2003-2007 年,我国“R&D/销售收入”比例最高的“医药制造”行业,平均也只有 1.576%按照国际标准:企业技术 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 3%以上,低于 3%意味着这个企业没有竞争力,低于 2%意味着 这个企业将被淘汰;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 10%以上二是 R&D 经费 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2007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 R&D 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6.1%,而美 国(2003 年)、日本(2003 年)和韩国(2005 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 R&D 强度分别为 20.7%、23.8%和 19.5%从上述两方面与国外比较看,我国企业的 R&D 经费投入则相对较低表表 2 2003-2007 年我国年我国经费经费投入投入强强度度(R&D/销销售收入售收入)超超过过 1%行行业业行 业20032004200520062007平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1.6%1.0%1.4%1.48%1.42%1.38医药制造1.5%1.3%1.5%1.76%1.82%1.576通用设备制造1.4%1.3%1.47%1.53%专用设备制造1.4%1.0%1.6%1.7%1.95%1.53通信、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1.2%1.1%1.2%1.19%1.15%1.16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1.0%1.0%1.4%1.38%1.41%1.23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1.0%1.03%橡胶制品1.19%1.28%资料来源:据相关年度《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整理3. R&D 数据存在“统计幻觉” 。

      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核心技术研发与品牌及营销处于“微笑 曲线”高附加值的两端,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在“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体系下, 构成高技术产品价值链的高附加值两端与其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在“跨国资本整合”下实现了在 国家之间的分解发达国家从事高创新率、高集成、高进入壁垒和高附加值的核心部件生产,而发 展中国家从事惯例化的、低附加值和几乎没有进入壁垒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生产跨国公司 研发部门在发展中国家的 R&D 投入被计入该国统计数据中,但其高技术研发能力及研究成果却并不 归东道国所有而 OECD 国家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仅将 R&D 投入作为一国高技术发展状况的判 定标准,没有考虑到产品价值链在国家间的分解,这使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统计 幻觉”[7] 2006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世界 15%份额,遥遥领先排名其后的美国(占 12.1%)、德国(占 8.8%) 和日本(占 7.0%)[6]2008 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 4156.1 亿美元而多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达 到了 60%,工业产值约 30%用于出口,而出口值中的 57%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在高技术产业领域 的出口,外资更是占到 88%[8]。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5个产业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 28 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 21 个产业中拥有多数 资产控制权[9]中国傲据“世界排名第一的高技术产品种类出口国[10]” ,繁荣表象的背后是我国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和对发达国家严重的技术依赖拥有核心技术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立足根本, 发展中国家的离岸工厂地位决定其所得到的技术外溢非常有限经济成份中外资占的比重较高,一 定程度上浮夸了我国 R&D 统计数据,放大了国内企业实际的科技研发及创新能力四、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政策建议 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是全社会投入在原始性创新工作中的经费,是对国家未来竞争力的一种战略 性投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2006 年初,党中央重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接着又提出了建立国 家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要突破“比较优势陷阱”(洪银兴,1997),以产 业升级超越“比较优势”(左大培,2002),改变我国技术弱国、品牌弱国、工业大而不强的形象以及 国际“打工仔”的不利地位,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离不开国家意志,自主创新的主 体和核心应该是中国企业而不是外资企业。

      要实现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 标,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不可或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基础研究 经费投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国家担任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 国家担任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从发达国家看,国家需求驱动的战略性 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流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 、 “星球大战计划”等,基础研究已经 与各国的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二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 沉淀周期较长,并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释放也具有长期性基础研究的这一公益性特征,要求 政府应当对其担当起投入主体的角色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由政府主导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这一 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中政府与企业各自分额的构成,我们没有查到这方面的公开资料一般来说, R&D 投入中的基础研究大多由政府科研院所、高校来承担,而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则多由企业来承 担前者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和国家长远利益,而后者则主要受企业自身利益的驱 动从我国 R&D 经费投入的执行部门构成来看:2001 年企业占 60.4%,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占 39.4%;到 2007 年,企业所占的比例上升至 72.3%,科研院所以及高校所占的分额下降至 27%。

      因 而,国家若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应考虑适当向国有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倾斜 (二)优先保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 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政策措施,例如给予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向国家科研院所、高 校及企业的用于 R&D 方面的投资或捐赠享受免税或退税待遇等,动员全社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鼓 励和倡导科技创新在加大对 R&D 经费投入的同时,注意优先优先保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近 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在 R&D 中的份额约为 5%(表 1),与发达国家一般在 15%甚至 20%以 上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国 R&D 支出占 GDP 的比重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一方面我国应加大对 R&D 支出的投入,尽快将 R&D 支出占 GDP 的比例提升到 2%以上另一方面 在 R&D 支出中优先保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确保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度高于 R&D 的增幅, 逐步将 R&D 中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提升至 15%以上 (三)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的衔接工作 国家在保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同时,还应着力做好基础研究与后续的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之 间的沟通衔接工作首先,通过整合和完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将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学技术能力 和科技成果,适时通过企业主导的应用及试验发展研究,转换成为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服务社会的创 新产品。

      其次,企业技术引进要密切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切实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逐步将企业 用于技术引进的资金转变成为对培育国内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注入资金,降低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 再者,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横向沟通与协调,科学统筹,研究、协商、解决影响基础研 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避免部门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合理配置有限的科技资源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徐岚.各国靠科技创新强国,美国:政府是园丁,大学是土壤,企业是收获者[N].环球时报,2005/10/10/ 第 19. [3]资料来源:国家科技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5》. [4]周文能.关于原始性创新与国家竞争力的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53-60. [5]腾讯科技:美总统奥巴马计划提高科研开支 GDP3%[OL].腾讯网 2009-04-29. [6]国家科技部网站.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OL]. [7]贾根良,秦升.中国“高技术不高“悖论的成因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2009(5):44-49. [8]高粱.外资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OL]. [9]時衛幹.特稿:28 主要產業 21 受控中國外資角色再審視[OL]. [10]奥巴马:支持基础研究是美科学本质特征[OL]. /2008-11-26.Advice on China's funding for basic research into policyYan Yongting Zhang Weiping(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 & Economics, Huai'an, 22300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hina's funding for basic research input surve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china’s current basic research funding input, and raises the related policy suggestions on national investment as a mainstay of basic research funding, giving priority to investment in basic research, and making a good preparation between the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nd so on . Keywords: basic research the input of funds preferred insurance 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