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节细鳞鱼养殖.ppt
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六节 细鳞鱼养殖,一、经济价值,二、生物学特性,三、繁殖技术,四、苗种培育技术,一、经济价值,细鳞鱼是我国高寒地区特产的鱼类之一,世界上也仅此一属一种,其肉味肥美,含脂量高(,3.8,7.7,),营养丰富,卵也相当名贵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二、生物学特性,1.,外部形态,因鳞细小而得名体长,侧扁,头稍尖,吻钝口小,横裂,亚下位;上颌骨明显、游离,向后伸达眼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腭骨、舌上均有向内倾斜的齿眼大,鳞细小,侧线完全,脂鳍小幽门盲囊,63,91,个,背部黑褐色,体侧银白或是黄褐色、红褐色,分布着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幼鱼有数条垂直暗纹,腹部银白色体色因栖息水域不同而异终年栖息于山涧溪流里的群体,体背部呈绿褐色,体侧较黑,腹部白,背鳍、臀鳍、脂鳍有黑点,外缘黑色;胸鳍、腹鳍桔红色有黑斑,个体较小2.,栖息习性,细鳞鲑为冷水性鱼类,多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流水中,冬季在支流的深水或大江中越冬,幼鱼钻入石缝或乱石堆里越冬二、生物学特性,3.,摄食习性,细鳞鱼为肉食性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小鱼等为主要摄食对象。
较大的细鳞鱼也可捕食蛙类、落浮在水面的昆虫以及落在岸边的鼠类细鳞鱼是大麻哈鱼的天敌之一,每当大麻哈鱼产卵期,细鳞鱼尾随大麻哈鱼进入产卵场,贪食大麻哈鱼的受精卵早晨和黄昏觅食活跃,即使是冬季,在冰下也可继续摄食三、繁殖技术,1.,亲鱼的培育及成熟度的鉴别,细鳞鱼亲鱼在培育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适宜的生态条件光照调节为,2000LX,左右;水深在产卵期前为,50,60cm,,到产卵期临近时调整为,30cm,左右,且伴有水流刺激;水温控制在,6,8,,二是保持安静的培育环境;三是提供质优量足的人工配合饲料细鳞鱼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度的鉴别可参照家鱼或鲤鲫的鉴别方法即:“一看、二摸、三挤、四挖,“一看”即看亲鱼腹部轮廓和生殖孔的状态,雌鱼腹部膨大,轻提尾柄可见卵巢轮廓并伴有游走状生殖孔红肿这表明雌鱼性腺发育良好;“二摸”用手触摸雌鱼腹部,若感觉柔软有弹性,则性腺发育状况良好;“三挤”即用手轻轻挤压亲鱼腹部,若有卵粒或精液流出,则亲鱼性腺发育良好;“四挖”即用挖卵器(用羽毛柄或铁线做成耳勺状)挖取卵粒进行鉴别性腺发育状况三、繁殖技术,2.,人工授精,细鳞鱼的人工授精采用干法受精选取性腺发育成熟的雌鱼迅速用干毛巾擦去鱼体表面的水,左手持头挟眼,右手轻压鱼体腹部,使成熟卵粒受压流出,用干净面盆盛装,用同样方法采取雄鱼成熟精液滴于卵粒上,用羽毛搅拌,使其充分融合,加少许清水,继续搅拌,,1min,后用清水漂洗,置于暗处,静置吸水,待其吸水膨胀后,移入孵化器进行孵化。
人工授精过程中,动作要快,避免因操作时间过长而使鱼体冻伤面盆要干净无水,以免影响受精率要避免挤压用力过猛,而使鱼体受伤精卵搅拌要均匀,提高受精率,操作过程要在暗光下进行3.,孵化,孵化工具大多为特制的孵化器,玻璃钢水槽或水泥池等孵化用水要清新、无污染,溶解氧保持在,6mg/L,以上,水温稳定在,6,8,,,pH,值,7.0,左右为好四、苗种培育技术,1.,水质管理,将破膜后的仔鱼从孵化容器中移入水质清新的仔鱼培育池中(玻璃钢水槽、水泥池等),除去死卵、死苗和破碎的卵膜以减少耗氧因子培育池中要保持水流通畅,较高的溶解氧和稳定的水温10,15d,后,仔鱼从内源性营养移入外源性营养阶段,上浮并开口摄食2.,培育管理,细鳞鱼鱼种养殖、成鱼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方法可参照虹鳟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