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5109960
  • 上传时间:2022-05-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1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    :I26:A摘要:诗人出身的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具有诗的素质,诗的构思、诗的意境;同时先生还运用中国画的技法及色彩的对比使艺术画面更加形象、生动,从而增加了语言的绘画美本文从语言方面对朱自清先生的四篇散文(《春》《荷塘月色》《绿》《背影》)作一番初探,试图从绘画的角度对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这一特色进行赏析,以表达笔者对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喜爱之情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绘画美上世纪二十年代,闻一多先生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提出了诗歌“三美”的理论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其中,“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诗人出身的朱自清在现代散文园地里留下了多彩的诗意的散文、美的景观,生机勃勃的《春》,意境朦胧的《荷塘月色》,碧波荡漾的《绿》,还有充满深情的《背影》等等在朱先生的文章中,也非常注重色彩的运用,使其散文语言具有“文中有画”之美一、层层皴染绘春景《春》是朱先生早年的作品,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开篇,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粗略地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由于抓住春天的特征来点染,给这幅轮廓画抹上了一种迷离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然后,作者从容不迫地推出五幅“特写”,细致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先绘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突出草的嫩绿,描绘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次绘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画出春天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接着是春风图,着力刻画春风的“温馨”“鸣唱”,描绘出春风送暖的胜境第四幅是春雨图,渲染春雨“轻柔”“湿润”,画出夜雨和郊外的美丽画面最后作者绘制了一幅迎春图:天上风筝多了,地上孩子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个个都出来了作者用工笔画的技法细细描绘,慢慢涂抹,层层皴染,描绘出一幅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迎春图二、水晕墨章显荷香月色《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那时在清华大学教书,他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那原是一个平凡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一般来说,荷塘容易描写,月色则难描绘画家做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笼罩,因为月下的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幻着,很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画笔所不能描摹的景致,那自然更吃力然而,朱自清先生却能够把一个月夜死荷塘写得那样的饶有生趣。

      我们在这篇不到一千六百字的《荷塘月色》里,看不到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作者只凭着一时的感受,委婉细致地写来,却十分迷人作者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赋予荷叶动态的美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突出其晶莹闪亮、隐约闪烁的特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的运用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又把月光比作流水,无形的月光给人以有形的实感,月光不仅能看得到,而且能触摸得到当描写叶与花的颤动时,“像闪电”,像“一道道凝碧的波痕”此时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遮住了,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达到了中国画中“水晕墨章”的至臻境界,层层晕染开,逐步渗透;恰似投入湖心的石子,泛起淡淡涟漪,圈圈泛开这种感觉正像我们忙了一天后,忽然看到宋人的山水画卷一样三、“没骨”有骨都是绿“没(mò)骨”也是中国画技法,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画物象《绿》就是通过描绘梅雨潭的绿绿的潭水,抒写作者之情的没骨之文《绿》中的比喻有二十个之多如把梅雨潭的绿比作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言其大,言其醉人,言其奇异——“满是奇异的绿呀”。

      又把梅雨潭的绿比作一块融化了的蔚蓝的天,突出其鲜润文中还用博喻的手法,多角度、多侧面显示绿的特征:“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从视觉、触觉、感觉等几方面形象地再现了绿的柔美、明亮、软嫩、纯净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作者的笔触,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四、白描手法画背影《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请读下边的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采用白描手法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盈盈泪光中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作者没有什么形容的笔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极朴实的文字,却生动地勾画了父亲的形象那父亲送行的一幕,是发生在八年前作者用白描的文字,极为传神地把当时的动人情景再现出来,我们不能不佩服朱自清的描写技巧另外,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弦歌画舫,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时而如一卷工笔画、时而像幅一油画,读来,无不带给我们一种视觉的享受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就他了。

      的确如此,在朱自清丰富多彩的散文世界里,有情感的真实袒露,有情韵的微妙倾洒,有如诗般的意境构造,有带着音乐旋律的演奏,有如画般的景物描摹,更有鲜明的美学色彩让我们重读先生文章,再品先生细腻、清丽的文字吧!Reference:[1]《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蒋荫楠、严迪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中国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冯锡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3]《朱自清散文艺术论》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4]《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欧秀蓉,《名作欣赏》,2005(16)[5]《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吴福辉等,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版[6]《朱自清全集》(1-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7]《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厦出版社1997年版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