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总结1.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东***
  • 文档编号:219316408
  • 上传时间:2021-12-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7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总结1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总结1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总结1201*-01-0410:28A.M.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熟悉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照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关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照系2.参照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照系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状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依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随时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随时,随时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随时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t=t2t1 2.时间和随时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随时为零点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第三节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随时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随时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速率≥速度 第五节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第六节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随时相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总结2201*-01-0410:31A.M.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一、二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 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g=9.8m/s 2.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3.vt=2gs竖直上抛运动 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vt=v0gt位移公式:h=v0tgt/22.上升到最高点时间t=v0/g,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 3.上升的最大高度:s=v0/2g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基本公式:x=v0t+at/22.平均速度:vt=v0+at3.推论:(1〕v=vt/2 (2〕S2S1=S3S2=S4S3=……=△S=aT (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S1:S2:S3:……:Sn=1:3:5:……:〔2n1〕(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 t1:t2:t3:……:tn=1:〔√21〕:〔√3√2〕:……:〔√n√n1〕(5〕a=〔SmSn〕/〔mn〕T〔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6〕vtv0=2as 第四节汽车行驶安全 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 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

      可用图象法解题 扩大阅读:期末1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随时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随时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随时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随时;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区别:随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状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物理意义分类决定因素方向联系意义速度速率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量标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无方向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速度变化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程度的物理量,是一过程量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定义式v单位决定因素xta2vtvvv0m/sm/sv的大小由v0、a、t决定与位移x或△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①位移与时间的比值②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③x-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m/sa不是由v、△v、△t决定的,而是由F和m决定。

      与△v方向一致v由v与v0决定,而且vat,也由a与△t决定由vvv0或方向vat决定方向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②速度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③v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大小vvv0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基本公式〔1〕速度时间关系式:vv0at〔2〕位移时间关系式:xv0t12at〔3〕位移速度关系式:vv02ax 22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常用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v12v0v 〔2〕一段时间中间随时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tv212v0v 〔3〕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xxmxnmnaT2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研究运动图象 ①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②能熟悉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③能熟悉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④能熟悉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⑤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 x-t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②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x0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的支点相遇时的位移vt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可求位移〕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①依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假设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假设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加速度①逐差法a2x6x5x4x3x2x19T2 〔2〕vt图象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随时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t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第三章互相作用 考点一:关于弹力的问题 1.弹力的产出条件:〔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2)接触处是否有互相挤压或拉伸2.弹力方向的判断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2)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3)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2.弹力的大小 〔1〕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Fkx其中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代表形变量 (2)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考点二: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1.对摩擦力熟悉的四个“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2.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FFN来求解3.静摩擦力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