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docx
4页《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授课人:张中华学习目标:1.学习本诗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感伤身世、缘琴而发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听音乐时,很难把美妙的音乐用语言描绘出来,但古人却能把无形,无色,无味,转瞬即逝,难以捉摸的音乐描写的目可视,手可触,并留下了许多描写音乐的经典篇章,特别是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被清代的著名学者方扶南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我们已经学习了《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听颖师弹琴》二、简介作家、作品1.韩愈相关的文化知识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但他仕途坎坷,宦海浮沉,在元和十一年,他因谗言被贬为太子右庶子任吏部侍郎时,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动唐宪宗,险被处死,因裴度等人的求情,他幸免一死,被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当地方小官2.写作背景琴本是汉民族的古老乐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师旷弹《清角》风摧宫室等许多美丽的传说。
然而到了“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唐代,琴却遭到世人的冷遇,只有一些失意的文人常听琴、弄琴琴师也乐意为他们演奏,并请求为之作诗,以留名于世颖师是来自天竺的僧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题目意思即听颖师弹琴,欣赏高妙的音乐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韩愈因受谗言被降为右庶子以后仕途“跻攀”,“分寸”之升,已极艰辛,而一旦“失势”,即“一落千丈”由琴声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原是很自然的三、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1.学生自读文本,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体会情感 (1)识记字音 昵(nì)昵 恩怨(yuàn) 轩(xuān)昂(ánɡ) 浮云柳絮(xù) 百鸟喧啾(jiū) 根蒂(dì) 滂(pānɡ)沱(tuó) 嗟(jiē)叹 丝篁(huánɡ) 跻(jī)攀(pān)分寸 颖(yǐnɡ)师弹琴 遽(jù)止 奔赴(fù) 冰炭(tàn) 省悟(wù) (2)文言实词 昵昵儿女语 昵昵:亲近。
划然变轩昂 划然:突然 未省听丝篁 丝篁:丝竹乐器,这里指音乐 湿衣泪滂滂 滂滂:流泪的样子 起坐在一旁 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无以冰炭置我肠 冰炭:形容极端相反的两种感情无:通“毋”,不要 恩怨相尔汝 尔汝:表示亲密2.请2-3名学生范读诗歌,以读促思四、温故知新,归纳描写音乐的方法正面描写:比喻,拟声词(以声类声),通感(以形类声),想象,联想,夸张,用典,动作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渲染,听着反应五、重点难点探究 (一)思考探究,分析诗歌描写音乐的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惑)1.诗中哪些内容是正面描写, 哪些内容是侧面描写?前十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2.诗中是如何正面描写音乐的?表现了音乐怎样的变化?(1)诗中描摩了哪些场面?表现了音乐怎样的变化?教师引导:场景有①儿女私语 ②勇士赴敌 ③云絮飞扬 ④众鸟喧啾 ⑤凤凰高飞 ⑥凤凰失势落千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是以声写声,写出了音乐的缠绵婉转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以形写声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象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以形写声,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以声写声,以形写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在繁复的背景音乐下,主旋律昂然向上,骤然低落,戛然而止以上场景表现了音乐由袅袅升起,轻柔细屑而骤然昂扬、激越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展示了高远阔大的意境,蓦地、百鸟齐鸣、声音细碎,于这喧闹背景中,有高音昂起至极高又迅速向低音滑落,写出了音调的复杂变化,而这变化由于有场景作依托,而有了具象化的表现,我们似乎看到了勇士慨然赴敌的豪迈,看到了凤凰不甘与凡鸟为伍,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后,却还是跌落下来的不幸诗人通过六个场景,以声类声,以形类声,以实写虚,写出了音乐的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复杂多变。
2)什么是以实写虚古人评论虚实有云: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在本诗中音乐是抽象的为“虚”,场景之具体可观的为“实”,这种借用通感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抽象事物的手法,为以实写虚艺术是相通的,在诗词歌赋及其他艺术形式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作品如情感中的“喜”“愁”“伤心”,如味觉中的“香”举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种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听音乐的过程中,诗人有哪些举动和感受?怎样理解这些举动和感受?教师引导:诗人听音乐的过程中的举动和感受有:“起坐在一旁”即在一旁起坐不宁,“湿衣泪滂滂”,“推手遽止之”,“冰炭置我肠”这实际上是说音乐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诗人已进入到音乐的境界里去了这表明了音乐的魅力而诗人“滂滂”落泪而“止之”是因为颖师的乐曲引发了他“冰炭”置肠的感受,这实际上也是通感是说明诗人内心情感变化剧烈,一时火热,一时又冰凉,以至于潸然落泪了4.诗人为何有如此大的情感表现?韩愈的仕途坎坷,他作此诗时,正处在人生的低谷,自然易从音乐中感伤自己的不幸。
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升降起伏,正好与他自己的仕途相符合而音乐中那一只飞出百鸟群的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正是诗人仕途的写照,最能引起诗人的感伤因而,韩愈描写的不仅仅是颖师乐曲中的节奏变化,更是在叹息自己的仕途坎坷之悲啊!(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增进理解三)总结本诗的艺术特色1、本诗运用了正面描摹声音与侧面烘托琴声优美相结合的手法2、采用了以实写虚的方法六、课后延伸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思考题《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1),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1)“绿绮”指古代名琴2)“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俞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高山,时而流水,此处意为听了“流水”的曲意3)“霜钟”语出《山海经·中山经》,指钟或钟声1.颔联中“挥手”和“万壑松”分别写什么?2.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七、布置作业运用所学的描写音乐的方法试描写你所熟悉的一段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