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诗词:绝代集.docx
9页绝代风华者,倾国倾城,柔情万种真正的绝代佳人有时候不是妖艳的妩媚,而是温柔的眼神、优雅的姿势、浅浅的微笑、真诚的问候晓空居士为我们耐心描写了 12 位风华绝代的女子,她们有的温柔体贴、有的善解人意、有的开朗活泼品读这些小诗,脑海中想象着她们美丽多姿的笑容、眼波里流转着她们温情脉脉的声音,沉醉于晓空居士营造的烂漫温馨意境,不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吗?绝代·丽质(一)静引清风相陶醉,休教花心碎黛眉神目令天愧,蕴细微,懒顾低垂最是窈窕蛾眉,无双天香娇媚浣纱回来清溪瑞,更细柳垂垂寻常梦里,欢聚几回婆娑绿树应多笑,摇花初妍知是谁君莫问,自生葳蕤叹指遥江远水,惆怅不见卿归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深情款款的思念,绵绵不绝的恋情,是这首小词扑面而来的气息在诗人的笔下,清风与花朵相依相醉,女子美丽的容颜让天公为之羞愧最是窈窕峨眉,无双天香娇媚”女子的娇媚之姿、窈窕之态举世无双,怎不令人沉醉如果说前几句是着重描写女子静态之美的话,下面开始描写女子动态之美,浣纱回来,身姿婆娑如细柳轻垂如此娇媚的女子如今不能复见,诗人落寞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叹指遥江水,惆怅不见卿归”诗人面对浩渺江水,空自长叹,此情此景令人愁肠百结。
全诗为我们勾勒一位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然而此女子却与诗人无缘复见,令人空自叹息绝代·纤手(二)素手冰肌舞芊芊,红鲜似含,足尖似旋山花山鸟伴伊人,折腰微露玉珏颜清香绵绵,东风卷絮,倩影舞翩翩借问瑶池沐几泉,妆也浅浅,眼也涟涟断桥斜日归游船,多少君子倾城恋柔情未远,春已堪怜,玉骨醉还牵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写女子的外貌,诗人用“素手”与“冰肌”,写女子的舞蹈,诗人用“足尖似旋”,写女子容颜,诗人用“玉珏颜”,写女子眼波,诗人用“妆也浅浅,眼也涟涟”,写女子柔情,诗人用“柔情未远,春已堪怜,玉骨醉还牵可见在诗人的笔下,一位娇美清纯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品读这首小词,最容易让我们想到杜甫的诗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肤细腻骨肉匀”晓空居士用细腻婉约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姿态娇柔的女子,诗人内心的浅浅惆怅也不言自明妆也浅浅,眼与涟涟”为神来之笔,将女子清纯之美与内心淡淡苦涩写得婉转流利,让人激赏绝代·萌眼(三)秋波频转,眼萌滴娇,宝髻底垂鬟松俏温柔几许,蔷薇翠色,声声琵琶笑东风且化雨,愿衔春燕随意飘颜粉色翘,芙蓉未老,梨花朵小羞怯早烛红画廊,笙歌留梦,犹忆当年情缈缈和云空山谁犹在,新绿乍现,孤村杳杳,妩媚纤弱西子娇。
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西厢记》中有一句经典的唱词“怎当临去秋波那一转”将张生偶然遇到崔莺莺之后被勾魂摄魄的情貌描写的淋漓尽致本诗以“萌眼”为题,将女子眼波流转的风情写了出来宝髻底垂松俏”以俏丽的松枝喻女子发髻,构思巧妙琵琶笑、东风飘,尽展女子的才情芙蓉、梨花,以花喻人,人与花、花与人的交相辉映之态写了出来诗到最后,“烛红画廊谁犹在,妩媚纤弱西子姣”美丽的画廊犹在,却不见女子的身影,空让人心中怅然本诗通过借代的手法,以女子之眼波概括女子形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迷离之意境绝代·淡雅(四)有佳人,似虞姬,亭亭玉立,柳眉凤眸迷深阁闺秀笑软语,玉貌冰洁如初荔梨花带雨,娥眉款款,遥看月中移镜中影,翩若离,隔帘婀娜,只见流水碧涌浪古亭风乍起,夜色沉静正凄凄手拍阑干呼鸟雀,幽幽千里,莲渠清香溢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霸王别姬的故事千百年来令无数人闻之泣下虞姬死前的这首小诗更是将其美丽而多情、忠贞而豪气的形象推向极致本诗是一首致敬虞姬的佳作,上阙着重描写其外貌:亭亭玉立的身姿、弯弯的娥眉、美丽的眼眸,无不令人迷醉不已下阙以景衬托人物,流丽的镜子、美丽的帘席、静静的流水无不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凄。
夜色沉静正凄凄”一方面写出了佳人独立无人相伴的孤独,一方面写出了诗人抚今追昔的无限落寞本诗情感浓郁,用语简练,“夺先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通过对女子形象的塑造营造出朦胧迷离的意境绝代·丹红(五)朝曦丹辉,暮阳似醉又侧影微微褪天涯粉墨,依柳胜柳媚飘摇婀娜转回,曲径上,细步惊愧携手处,绣棠婉若,风雪正催销魂,当此际,雾岚正浓,玉容影魅几时披纱裹,泉泄泽兑此去千里无言,相对处,唯有别时泪伤情处,惆怅孤独,凄美谁之罪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这是一首情感沉郁的离别之作,诗人用了大量幽美感人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深情绵渺的意境,然而乐景衬哀情,此情此景却不得不面对离别,于是诗人与故人相对无言,泪湿青衫本诗的特色在于极尽渲染之能事为我们描绘了离别时的种种场景,朝晖、暮阳、杨柳、小径、雾岚等等意象将我们带入到一种迷离缠绵的意境中,置身其中令人不觉心驰神荡然而美好的情景总是短暂的,“此去千里无言,相对处,唯有别时泪”这三句写得深情绵绵,将美景不常,人世无奈之情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绝代·江南伶(六)青山溪水纱莹,竹林寂静风停晓烟春色如雾,河岸垂柳婀娜迎雪肌与冰姿,笑语粉俏伶翠萍为谁妒忌,杏眼黄鹂音。
清韵柔姿媚影,过客幽幽堪寻,征衫尘土,佳人隐村天垂怜迢递归梦,闲愁归鸿,万重峻岭玉峰醒,盈出江南吟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自古江南秀丽地,诗人漫步江南,满目山清水秀,一派花香鸟鸣跟随着诗人的脚步我们看到了潺潺的溪水仿佛笼着一层薄薄的纱幔,竹林中柔风初停,河岸上垂柳婀娜起舞这一切美丽的景象仿佛都是为了衬托接下来出场的美女:“雪肌冰姿粉俏伶,杏眼黄鹂音”将女子的美丽刻画出来,第一句写女子姿态,第二句写女子神韵仿佛唤来了黄鹂的声声鸣叫下阙重在展示诗人寻觅佳人的心路历程,在诗人的心中有一个美丽的身影,为了寻觅,诗人不顾万水千山,重重峻岭,直到遇到佳人,唱出内心所思所想,诗人才完成了使命本诗以婉转雅致的语言,清新美好的意象为我么营造出了幽深静谧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寻觅心中佳人的心路历程绝代·沁心灵(七)琴瑟和音心灵,幽幽倩女孤领轻寒帘影霏霏玉,凤凰闻归涅槃冥水隔天遮树幽香,满山杜鹃百鸟鸣芳草飞花杳,绚丽晚霞近七色彩云暮屏,仙女广袖曲领莫道相思飘摇,原来天地间,朝暮真容亲一抹梦境画中婧,笑聆佳人应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美丽的琴瑟之音,让人欢喜;幽然的倩女身影,让人爱慕;凤凰涅槃的伟大传说让人惊叹;绚丽的晚霞之景,令人沉迷。
而“水隔天遮”“满山杜鹃”更是渲染出大气渺远的意境下面从“七色彩云”开始诗人的思维飞纵在诗人的笔下,七色彩云将暮天装点得五颜六色,美丽的仙女舒展长袖,多么气势非凡的场景诗人的思绪天马行空,纵横万里,有人间的白鸟、有天空的仙女、有神话中的凤凰、有梦中的佳人,可谓包罗万象,绚烂多彩,为我们营造出神奇梦幻的意境绝代·离别(八)自别去千里常念怀,忧心难舒开,邈岑云万里,此间风景,欲罢还来记得当年岁月,柳岸携手迈只遥江远水,无语东还琵琶难解相思,新燕又归来,转瞬凝哀叹经年踪迹,西风卷尘埃想明日,晓妆楼上,便又是,空舟徘徊庭院静,长夜繁星,正待卿来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又是一首感人肺腑的离别之作,又是一段催人泪下的相思相恋自别去千里常念怀”引领全篇,诗人与故人离别之后,千里之遥,常常挂念于是万里层云,千山暮雪,此间风景,都成了诗人思念故人的载体可是山水虽在,故人不来,怎不令人伤怀!接下来,诗人开始追忆往事,细柳岸边,一起携手,琵琶声中,多少情意而如今,“叹经年踪迹,西风卷尘埃寥寥两句,已然将物是人非的悲凉感揭示出来想明日,晓妆楼上,便又是,空舟徘徊这是诗人美好的期盼,期盼佳人重来,期盼再度重逢。
然而我们知道,期许越美好,说明当下所处环境越糟糕诗人的期盼越浓烈,说明当下诗人的思念越深沉绝代·琼幽岭(九)山崖有茅亭,风雨洗尘静,一路草枯叶冥,唯有溪泉清曾道倩女留情,几许佳人问听,风暖梨花馨暂将春留住,妩媚千首吟江湖险,风波恶,变幻云深墙难防世事,霜雪看无尽几回浮云蔽眼,何曾月明风清,但愿人间宁,隐处千年伶,漫山话秀青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山崖之间有一座茅草屋,诗人灵动的思绪居然从此处缓缓舒展开来枯草、清泉、暖风、梨花等等温柔的事物在诗人的眼里流动着别样的风采然而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江湖险,风波恶,变幻云”刚刚还是温馨烂漫的意境,转眼就是险恶冷漠的社会境遇,然而当我们细思,世间万物美好与丑陋、真与假、善与恶不都是相伴相随的吗?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人世的波诡云谲,一方面提醒我们世事洞明,一方面也是为了反衬“山崖茅屋”——精神家园的美好!“几回浮云蔽眼,何曾月明风清”化用“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写出了诗人心怀美好希冀,内心充满对真善美的向往,意境开阔,给人深刻的启发绝代·魂灵(十)寂廖长夜半月明,庭院冷,风声轻桃花时节趁春兴,窗扉难掩,过客频频,丹唇凤眸凝青丝垂肩纤纤盈,娇艳如花淑然静。
参差柔影,芳乱叶零叹尽幽兰凌波步,烟冷沙昏成愁绝,袖展蝶临酒消融尽,一笑倾心,透颜钩魂颖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夜半时分,月色微明,庭院孤冷,诗人信步外出,见桃花缤纷,春色阑珊,好一派美景晓空居士这首小词开篇几句就为我们营造出一幅温馨烂漫的意境当然美景当前岂可没有佳人相伴,于是“丹唇凤眸凝,青丝垂肩纤纤盈”一位风韵娉婷的女子呼之欲出紧接着,诗人开始对女子进行细腻的勾勒,娇艳如花的美貌,飘逸灵动的脚步,倾国倾城的笑容,摄人心魂的容颜这些生动的描写怎不令人心驰神往!也许诗人所写并非现实中的女子,而是梦幻的影子,理想的载体这种美丽的女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赏心悦目,更能催人奋进,为心中之“美人”,为梦中之前程绝代·香花(十一)三月江南春雨落,桃花含苞朵邻家闺房窗帘开,粉色袄,婉眸酒窝细腰苗条婀娜,青石路间踏过岁华堪误,犹记前度曾怨别依稀有梦枕边候,栈桥空明河画船载取春归去,归期昨,春花爬满坡岂是相思未错,情路坎坷花多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三月、江南、春雨,多么温馨的节令,多么美丽的地方,多么美好的意象不消说,这定然是一首清新流丽的小词烟雨三月的江南,必须有美丽的佳人相伴,于是我们看到邻家的闺房中窗帘飘动,看到女子明媚的眼眸、纤细的腰肢。
此情此景仿若梦境,“依稀有梦枕边侯”诗人恍惚之间置身梦中,可见这江南的美景沉醉了他的心灵这样的美景,这样的佳人怎么让人心生憧憬!“画船载取春归去”乘着小舟,意欲将这大千世界的斑斓春色悄悄载回,这一句颇有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意境,只是一喜一悲,迥乎不同诗人欢喜雀跃的情感自然与李易安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绝代·凄美苦(十二)一见如故,欢喜几度,琵琶叙情灯烛翠庭阴树,暗叶飘舞,离恨谁人诉远思几缕如烟来,零露飞纵,西子湖畔几曾许殊途同路,解音相如,当年词赋朗出吟风半剪拂柳丝,残虹过雨,晚来秋意空忆凄美只在敞心处,寥落只因惜惜苦李晓东写于二〇一三年八月注释:这是一首深情的缅怀诗,诗人和佳人曾经在西子湖畔邂逅,演绎了一段烂漫美丽的传奇爱情故事,并且许下承诺,以后再相见然而,如今诗人重游故地,西湖风光依旧,佳人身影不知何处!本诗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本诗情感更加浓郁,意象更加丰富琵琶、灯珠这些熟悉的意象在一开始就为全诗渲染了凄凉的基调,而“当年词赋朗出”追忆当年在一起谈诗作赋的诗酒时光,令人充满无限怀想;“寥落只因惜惜若”尽管充满怀想,可是佳人不在,诗人内心的落寞也是可想而知的。
全诗笼着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抚今追昔,陡生凄凉的寥落情绪令人感同身受此外,本诗流丽隽永的语言也颇值得称道!屈原以“香草美人”喻远大的抱负与政治理想,在屈原的笔下,温柔多情的女子永远是令人向往,令人爱慕,令人思念的!不是因为她们美丽的面孔,也不是因为她们娇美的声音,而是她们有着高贵不屈的意志,有着自由奔放的性灵晓空居士为我们勾勒出 12 位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