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7576016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关键词:竞争力评价;连锁零售企业;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F272[]A[]1000-7326(2012)04-0033-03引言本文结合连锁零售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零售企业评估专家的建议,建立了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对连锁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为连锁零售企业明确和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了基本思路,为连锁零售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掌控扩张步伐提供了决策参考,为政府制订有关零售行业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一、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建立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是零售企业在长期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综合利用市场环境资源和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而形成的商品采购能力、门店运营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商品配销能力和盈利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综合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研究学者和和零售企业评估专业人员的建议,将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指标分为市场环境、运营管理、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4个二级构成指标,14个三级指标(见表1)具体说明如下:⑴市场环境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如何,与宏观市场大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经济水平指标反映了连锁零售企业所在地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政策法律指标主要反映当地政府对连锁零售企业发展的支持、保护或限制程度;地理人文主要反映连锁企业所在区域道路交通、人口数量和结构等状况。

      ⑵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是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正常运转的核心,反映了企业总体的执行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的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几个方面其中,营销管理主要指企业运用营销知识、营销策略和连锁技术实现连锁门店扩张和销售收入增加的能力,同时通过营销管理还可以实现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品牌无形资产的增加;⑶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衡量连锁零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利能力和获利程度的重要指标其中,营业收入主要用来衡量连锁零售企业的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毛利率则可以反映连锁零售企业商品的基本获利情况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总资产报酬率反映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⑷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本息的能力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反映企业整体负债经营的程度和企业正常运转资金的流动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考察连锁零售企业持续、稳健经营的风险程度,促进企业未来健康发展,减少经营的不确定性表1: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二、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一)分析方法介绍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匹茨堡大学教授托马斯?塞蒂(T﹒L﹒Saaty)于1977年首先提出来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该方法通过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对构成各个层次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数量化和模型化处理,以此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为定性指标的量化运算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和便捷的运算方法,大大提高了各项指标的运算效率和评估效率,从而为相关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便利途径二)确定指标权重1、建立判断矩阵根据对相互联系指标的实际分析比较,建立判断矩阵运用专家咨询法对同一层次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按照1~9标度法(表2)进行判断,经过处理后建立判断矩阵表2:标度含义注:两指标的比较值aij取2,4,6,8,1/2,1/4,1/6,1/8时,取相邻评价值的中值2、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单层排序一致性检验由表4可知,上述对应层次的一致性比率全部小0.1,所以全部通过单层一致性检验然后,依据上述公式对五个判断矩阵全部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各层的排序权重,具体结果表5所示表5:各单层排序权重表三、模糊综合法评价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将难以量化的定性评价通过模糊评判而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将一些不易或难以定量的因素进行定量化处理文章以湖南某连锁零售企业为考察对象,根据表5建立的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及其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其竞争力一)建立评语集我们向国内某著名连锁零售企业管理人员(2名)、国内某著名的零售信用评级机构管理人员(10名)和国内零售研究学者(2名)发放问卷,要求他们根据我们针对企业实地调研提供的一手资料对湖南某著名连锁零售企业2010年度的竞争力进行评级发放14份问卷,回收率100%,没有错填、漏填等现象对问卷进行系统分析处理后,建立最终评语集U=(U1,U2,U3,U4,U5)=(优秀,良好,一般,差,很差),具体结果见表6表6: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评语集(二)构建指标评判集根据表6,可以分别计算出对应评价等级比率,即每个评价等级的人数与总人数之比,然后得到三级指标评判级(如表7所示)表7:连锁零售企业三级指标评判等级隶属度(三)求解模糊综合评价结果1、根据表5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W:W=(0.118,0.453,0.262,0.167)W1=(0.552,0.313,0.142)W2=(0.437,0.235,0.150,0.178)W3=(0.359,0.325,0.193,0.123)W4=(0.552,0.313,0.142)2、根据表7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i(i=1,2,3,4):3、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V1=W1×R1=(0.020,0.415,0.474,0.071,0.022)V2=W2×R2=(0.162,0.498,0.208,0.078,0.055)V3=W3×R3=(0.365,0.510,0.108,0.018,0)V4=W4×R4=(0.230,0.462,0.179,0.089,0)根据V1,V2,V3,V4可以得到关系矩阵RV=W×R=(0.210,0.486,0.213,0.063,0.028)(四)分析结果与评价根据上述数据处理结果可知,A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隶属于“优秀,良好,一般,差,很差”的隶属度为“0.210,0.486,0.213,0.063,0.028”,根据最大隶属度的原则,该连锁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属于“良好”。

      根据国内某权威零售专业性研究机构、连锁经营协会和国内某资信评估公司对湖南某连锁零售企业2010度综合实力评价结果,发现他们对该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整体评价和本模型的“良好”一致这说明本文提出的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评估结果和现实情况吻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四、结论和建议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通过使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建立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为企业竞争力评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指导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参与专家认识的差异性以及文章篇幅和被调研方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评价结果难免会有误差因此,在运用指标体系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时,最好选择更多零售行业研究专家、不同连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和零售行业评估专家进行多轮匿名评价,以减少评价误差企业可以根据本文提出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围绕竞争力的二级和三级指标合理配置和安排各项资源,认真规划自己的发展版图,充分估计企业投资扩张带来的预期利润和增加的经营风险,注重从管理要效益,从质量要效益,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管理失控、企业倒闭和资金链断裂等偿债风险连锁零售企业只有在良好的宏观市场环境下,采取“请进来、送去去”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身的营运水平,严格掌控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才能促进企业长久稳健经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系安徽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11sk329)的阶段性成果Reference:[1]祝波,吕文俊.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模糊综合判断[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⑻.[2]邵一明,钱敏.零售企业竞争力指标与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3,⑹.[3]王崇彩.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因子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⑴.[4]岳中刚.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零售业竞争力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6,⑵.[5]杨亚平,王先庆.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及测算初探[J].商业经济文荟,2005,⑴.[6]毛太田,陈英武,邹凯.连锁零售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研究,2009⑽.[7]刘立,陈海权.珠三角九市零售业竞争力的测评与提升[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⑴.[8]朱顺泉.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统计与运筹优化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06.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