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使至塞上》教学设计范文(共7页).docx
7页王维《使至塞上》教学设计范文[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 王维《使至塞上》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的精妙,受到美的熏陶,感悟古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引起共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有关难点的资料,有关本诗的资料 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它常常用最精炼语言来展示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体会一下如何透过精炼,含蓄的语言来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悟 1、播放配乐诗朗诵《使至塞上》 2、点评:节奏、情感 3、指导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全诗 4、师板书重要字词 (属国、征蓬、汉空、关、单车和候骑) 5、了解作者——王维 (以学生为主,教师结合本诗的写作背影补充。
(显示幻灯片2) 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1、引导学生质疑 2、点拔、指导、解答、点拔要点 ①体会诗歌意境《使至塞上》指导了什么意境? (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 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含义及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过了居延,就像“蓬羊”一样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延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能说说它的意境吗?喜欢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④巡视相机指导 四、赏读全诗,感情朗读、背诵 1、齐读全诗 2、交流朗读后的感受 3、指导有感情朗读 (提醒学生注意节奏,要边诵边想,脑中要有画面感,要融进诗的意境中,充分体味诗的美感) 五、拓展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画古诗:选喜欢的诗句画下来 3、课外摘抄,高适、岑参描绘的边塞诗 六、板书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异曲同工 “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显示生字词 2、指导,点拔 二、复习巩固 1、指名背诵、古诗 2、写出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
三、课后小结: 王维《使至塞上》教学设计2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转身写板书)题目的意思就是出使到边塞 板书:使至塞上王维 二、简介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崇信佛教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所以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的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三、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带读 四、理解诗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8句,分为四联,是哪四联呢?(首、颔、颈、尾) 板书:首颔颈尾 1、这首诗总体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驾车经过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二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赏析: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诗人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听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塞上,本已心境不佳,并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在那年四月被贬为荆州长史估计诗人王维也相应爱到了牵连征蓬”于诗人,是正衬;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而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自己过了居延这个地方,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天空这两句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 明确:这两句是全诗的名句两句主要写景,写到了哪些景物呢?(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
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幅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只有一缕孤烟在升腾那是烽烟,烽烟是报警时点的烟火,这说明诗人此行快要到达目的地了 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诗人只用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使整个画面更显得雄伟奇丽 4、最后两句,写了诗了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五、小结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王维《使至塞上》教学设计范文第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