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熊十力与牟宗三(中).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39321783
  • 上传时间:2018-05-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熊十力与牟宗三(中)(二)对牟宗三哲学思想的开启从熊十力到牟宗三的哲学发展,熊十力作为当代新儒家的“关键性的中心开启性的人物”[35],对牟宗三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十分复杂的以下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与描述:1、从外延真理转到内容真理牟宗三师侍熊十力以后,熊老师为他开启了一种慧命,他在熊老师的教训中得知学问是有深度的发展的,具有了一个努力奋斗的方向熊十力常爱训导学生,对学生说:“你不要以为自己懂了,实则差得运说到懂,谈何容易 ”[36]有时干脆就说:“你不懂,就是懂了也不算 ”[37]在泛自由主义风行的北大,学生自视很高,骄傲十足,教师上课,称呼学生,必称 Mr.某某,很少敢有老师教训学生的但是,熊十力先生偏要杀学生的骄气与浮气,动轨训斥学生,声如狮吼,如雷贯耳学生都怕他,不敢接近牟宗三却“抱着一种会使自己得到好处的态度”与他相处[38]因此,熊十力的教训对他是一当头棒喝他说:我由此得知学问是有深度的发展的,我有了一个未企及或不能企及须待努力向上企及的前途我以前没有这感觉,以为都可在我的意识涵盖中,我只是未接触而已,一接触未有不可企及者,我只是在平面的广度的涉猎追逐中我现在有了一个超越而永待向上企及的前途。

      这是个深度发展的问题[39]牟宗三所说的这个“深度发展的问题”,就是他所谓的从“外延真理”到“内容真理”的发展他认为,内在于一个人的生命中的真理就是内容真理熊十力的真理就在他自己的生命之中,所以是内容真理他以耶稣的话为例加以说明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熊先生的生命格范就这样的意思熊先生的真实生命的呈现2是光辉,这光辉便是内容真理圣人千言万语讲仁,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宋明儒讲心性天命,不过都是要烘托出这内容真理来依中国哲学,牟宗三宁愿把内容真理称为“慧命”牟宗三从熊十力认识了“慧命”的价值,意义,使他从对外延真理的追逐中解放出来,他说:我由世俗的外在涉猎追逐而得解放,是由于熊先生的教训这里开启了一种慧命这慧命就是耶稣所说的“我就是生命”之生命, “我就是道路”之道路而中土圣哲,则愿叫慧命[40]牟宗三强调这不是科学上研究的外在对象,而是要靠人的真实生命的呈现而呈现的,光讲是不行的[41]在他看来:一个念哲学的人,若只限于外延真理的领域内,是没有进步的可是由外延真理转到内容真理,是有很大的困难的,要想转出来,极端不容易,不是凭空便可以转的学问境界的往前转进,是很难的假定陷在北大的习气里,你会永远转不出来。

      [42]因此,要从外延真理转到内容真理,就须向熊十力先生学习他对熊十力有一个很特别的感觉,对他来说,熊氏是一个很突出的生命,这个很突出的生命不仅(如前文所说)浑身充满了原始气,野人气,而同时放射出清气、奇气、秀气、逸气,而且最为重要的是由其教训中表现出来,从其教训“你会感到有一种真理在你平常所了解的范围以外,这便是外延真理与内容真理之别 ”[43]牟宗三由此感受到:“这种对青年人的态度,是北大所没有的, 熊先生可以作老师,可以讲学问这种态度可使你研究学问,从某一范围内的学问中突破,突进到另一领域去,从平常所了解的范围内的学问中突进到另一领域去 ”[44]自然是从外延真理突进到内容真理中去,这并不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的、辨解的或分析的、观解的或理论的言诠上就可以完成的,这是须要以生命的实践来作见证的,只有在生命的实践大流中,才能3把真理内化为生命的真实,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境界与生命的智慧之光和美所以说这是慧命然而,真理无穷尽,实践无止境个体之人的自然生命毕竟是有限的,人在尘世中生活,在追求真理的实践过程中,不免同有身与世之俗相斗争相抗衡,这需要不断地把生命提升起来,永求超越向上对于一个有限的个体生命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希望而又难以企及的目标。

      一个很明显的可能是,当时的牟宗三似乎并未清楚地意识到其中的矛盾,因此他把这个目标看成是一个超越的永待向上企及的前途这一矛盾的呈现在哲学是一个大难题然而,这个大难题的确在牟宗三的哲学中表现出来了当他面对海德格尔对这一矛盾的揭示与充分展露时,他提出了“智的直觉”的概念以贞定“自由无限心”,从而肯定与坚执人虽有限而可无限的观点,从哲学上解消了这一矛盾有本有根,龙脉俱在,最初却为熊十力所开启在熊十力的教训中,牟宗三找到了努力奋斗的方向,从外延真理转向内容真理这一转向也预示了牟宗三由逻辑和西方哲学向中国哲学的复归从牟宗三来看,虽然宗教与哲学中都有丰富的内容真理,但似乎宗教较之于哲学更能表现内容真理按西方的标准看,中国是没有宗教的但从中国哲学讲,中国哲学就是一种宗教,它即宗教即哲学,是一种具有无限广度和深度的生命的学问相对于西方哲学来说,中国哲学虽有不重视自然,缺乏逻辑思辩的工巧,没有构造系统的精密与完备,等等缺陷与不足,然而它以生命为首出,特重实践,讲求实践的形上学,强调宇宙与人生的价值为一,以足够的力度强度,把内容真理表现得丰富多姿,瑰丽无比在牟宗三看来,中国现代的哲学家中,能直透中国文化生命的本源,接通中华民族的慧命者,唯熊十力先生一人而已。

      至少对牟宗三或当代新儒家来说,熊十力是当之无愧的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慧命的接续者与善绍者牟宗三指出:4熊师之生命实即一有光辉之慧命当今之世,唯彼一人能直通黄帝尧舜以来之大生命而不隔此大生命是民族生命与文化生命之合一他是直顶着民族文化生命之观念方向所开辟的人生宇宙之本源而抒发其义理与情感他的学问直下是人生的,同时也是宇宙的这两者原是一下子冲破而不分只有他那大才与生命之原始,始能如此透顶[45]这种生命虽然在平常人看来非常特别,但特别而不特别,其实他是直接通于中国历史四五千年的文化大流,而与历代圣贤相呼应,他的历史文化意识之强无人能比[46]牟宗三由师熊十力而师中国哲学,由与熊十力的生命慧命的感通契应而与中国文化的慧命感通契应熊十力的慧命的光辉召苏了牟宗三对华族慧命的历史意识,文化意识与价值意识牟宗三认识到:不能通过历史陈迹而直透华族文化生命之源,不得谓能接通华族之慧命接不通慧命,不得谓其有本之学,其学亦不能大,不得谓为真实之中国人,其为中国人只是偶寄之习气之存在其偶寄之习气之存在是中国的,而其意识观念,即其义理之性情一面,则是非中国的非中国的,中国不受但他亦不能即是真实之英国人,德国人、或美国人,是则英美德法等亦不受也。

      此为不能作主之存在,爽缝中之存在,甚至为国际之游魂不能接通慧命,不能为真实之中国人,吾华族即不能自尽其民族之性而创制建国一个不能自尽其民族之性而创制建国的民族,是弃才也不能为真实之中国人,不能创制而建其国,亦不得贸然谓为天下人或曰:何必为中国人?我直作世界人耳此言虽大,实则“荡”耳此是国际游魂,何能谓为世界人?未有割截其根而能大者,只是飘荡耳[47]牟宗三的这个认识,对于那些喜欢自称为“世界公民”或“世界人”的人,不知是否5会有点醒的作用但就牟宗三来说,在熊十力先生(包括他的父亲)的点拔下,他只想作一个真实的中国人,一个有本有根的真实的中国人,而不想做一个飘荡无定的国际游魂,不愿意成为弃才,他要成为自己作主的存在,为尽华族之性而创制建国尽到自己的努力,责任和自己的那一份只有直透华族文化生命的本源,接通华族文化的慧命,无论做人或为学,才能立大本,才能有大成,才能算是上了路否则,人的生命只会虚脱飘荡,任风卷去因此, “吾人只在有此内容真理之考验上立根基,始能有肯定、有信念,而不落于虚无主义之深渊”,这“即是豁醒其自己,站住其自己 ”[48]牟宗三认为, “慧命不可断,人道不可息 ”[49]因此,无论做人或做学问,首要的是必须豁醒与挺立起其历史意识,文化意识与价值意识。

      然而, “此种蕴蓄不能求之于西方纯逻辑思考之哲学,乃必求之于能开避价值之源之孔孟之教深入于孔孟成德之教,始可畅通吾人之文化意识 ”[50]原因在于“儒家这套学问首先必须有强烈的历史文化意识才能了解 ”[51]孔子本人就是历史文化意识极强的一个人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就要从这个地方了解起这一文化大流传下来,历经曲折而不断宋明儒继承这个意识而向里收,收到最核心的道德意识上,由此来表现其学问再往下到明末,历史文化意识表现得最为突出,代表人物就是顾亭林、王船山、黄梨洲、吕晚村诸人依牟宗三看,到现代能接上顾、黄、王、吕而表现强烈的历史文化意识的是以熊十力为代表的新儒家熊十力一生最佩服王船山王船山的历史文化意识也是最强的熊十力由王船山而上通与承续了夏商周所传下来的文化大流[52]牟宗三继承熊十力的衣钵,接续了以儒学为主的中国文化的慧命从这方面看,确实表现了熊十力对牟宗三的极大而深远的影响2、从道德实践的进路建立“道德的形上学”对于熊十力在精神上给牟宗三带来的极大影响,必须作全面深入具体地理解就6是说,熊十力对牟宗三的影响不啻是在精神方向上,他也在哲学内容的深度以及思维的趣向上,深远地影响了牟宗三的哲学思想。

      诚如牟宗三所说,熊十力的学问是人生的,同时也是宇宙的,是宇宙人生合一而不分的,这与西方哲学经过康德的批判后,而分判为“从宇宙论说下来”与“从人生说上去”的理路上的两来往不同熊十力哲学的这一特性是对原始儒家哲学特性的继承与发扬对原始儒家来说,这两个来往是一下子同时呈现的,既不隔,也不对立,彼此互相通着对方,相互包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浑圆的整体,它与西方哲学大异其趣既不是外在猜测的,像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那样先随意建立宇宙论,这是无根的,也不从认识论上摸索前进,如像经过科学知识的成立,批判哲学的出现,必须通过“如何可能”的追问,以认识论为根据来建立宇宙论,从主体上与之相契应,这对于宇宙人生之本源是不透的中国儒家哲学却直下是人生的,同时也是宇宙的,本源是一,且同是德性意义、价值意义的在宇宙论方面说,这本源不是无根的,随意猜测的,而是直接由人的德性实践作见证的同时,在人生方面说,这德性意义、价值意义的本源是性与天道一时同证,不是受局限而通不出去的无论从宇宙论说下来,如《中庸》、 《易传》,或是从人生说上去,如《孟子》,皆是两面不隔,一透全透,真实无妄的熊十力哲学的最大特性在此牟宗三指出:对于熊师的学问亦当如此观。

      这只是有“原始生命”“原始灵感”的人,才能如此这不是知解摸索的事,而是直下证悟感受的事若说证悟感受是主观的,但在这里,主观的,亦是客观的这是创造之源,价值之源,人生根底的事,不是知识的事,熊师学问最原始的意义还是在这一点[53]从牟宗三的哲学来看,它确乎是继承熊十力的哲学精神而重建了儒学,这从它的三个方面最鲜明地表现出来:7其一,熊十力所承续的宇宙论与人生论一而不二的中国哲学精神,在牟宗三后期所建立的“道德的形上学”即“两层存有论”中完整地再现出来,而且它不止于宇宙论与人生论的统一,同时还是逻辑学,知识论与价值论统一的哲学系统,因此它不是重复熊十力或中国儒家的老路,而是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重建其二,牟宗三继承和拓展了熊十力及其以往的儒家,从道德实践的进路来建构“道德的形上学”的理路,作为富有代表性的现代中国哲学的典型形态而与西方哲学相区别同样地,牟宗三建立(完整和广义的立体的)“道德的形上学”也不单是以道德实践为唯一可能的存在进路,他在批判、总结与吸取了西方形上学的教训与经验的同时,也引鉴分析哲学、语言哲学、 (新)实在论和现象学的优长,注重在语言层面上从逻辑与认识论的进路对形上学进行解析,而完成“现象界的形上学”的建构。

      其三,在总体上,他则融熊十力的形上学与西方近现代的形上学、特别是康德的形上学的理路为一途,由对于形上学的“双轨”之构思,分前后两期分别在语言(逻辑)和实践(亲证)(其中包涵了境界)的层面上完成本体宇宙论的“逻辑构造”与“直觉构造”,最终建成了他的“道德的形上学”,实现了即工夫即本体,即本体即境界,即存有即活动,即实践即呈现,使工夫与语言,本体与境界在活脱的现实生活的当下流行中亲密如一在共时态上把这一完整的立体的“道德的形上学”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