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4651831
  • 上传时间:2017-1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2.32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蒙古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改初步设计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 1-1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乌化二矿位于乌海市海南区境内,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矿区第 13—17勘探线之间,行政区划隶属乌海市海南区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5′44″—106°57′14″;北纬:39°22′47″—39°24′13″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 2007 年 3 月 30 日为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内国土资采划字[2007]0067 号”文进行了“划定矿区范围批复” ,矿权人为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为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井田东西最宽处 1620m,最窄处 1220m,南北长平均 1070m,矿区面积 1.5194km2,开采标高 1261—810m,划定矿区范围由4 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如下:乌化二矿井田范围拐点坐标X Y1、 4362370.00 36409920.002、 4362370.00 36408300.003、 4361300.00 36408700.004、 4361300.00 36409920.00 乌化二矿西北距乌海市政府所在地(海渤湾区)30km,西南距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 50km。

      由海勃湾经拉僧庙、鄂托克旗至东胜公路 内蒙古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改初步设计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 1-2(109 国道)从矿区西部 2km 处通过,矿区距海(勃湾)拉(僧庙)线拉僧庙车站 10.5km,公路、铁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井田内为低中山丘陵地貌,南部为岩石裸露的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 1235—1260m,总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相对高差 25m区内大小沟谷均为季节性流水,一般干枯无水,只在洪水期间才有地表水迳流,形成短暂的洪水,但持续时间不长三、气象与地震本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半沙漠、半草原地带,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年最高气温 38.4℃,年最低气温-32.8℃,年降水量 87.8—337.6mm,平均降水量 173mm,年蒸发量3132.1—3919.3mm,平均 3485.1mm常年缺水,仅在 7、8、9 月份为雨季,并常以暴雨突发,形成间歇性洪流。

      春、秋、冬季多风沙,一般为西北风,平均风速 3.1m/s,最大风速 28m/s,无霜期在 156—165 天之间最大冻土深度 1.24m根据国字地震局和建设部 1990 年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2g,对照地震烈度为 8 度四、矿井现状1、矿井建设概况该矿是乌海市 2006 年煤矿整顿后保留下来的 23 家煤矿之一,目前正以 30 万 t/a 的规模进行基本建设截至 2008 年 7 月末,已经完成主井720m,副井 596m,立风井 224m主、副井之间的联络巷、一水平水仓等 内蒙古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改初步设计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 1-3工程已经完成,总回风巷及中组煤皮带运输机巷等正在施工中2、矿井设计概况二〇〇六年六月,乌海市英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为该矿编制了《30万 t/a 初步设计》 二〇〇七年一月,乌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为该矿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内蒙古新创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该矿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书》 。

      五、周边相邻煤矿乌化二矿北邻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矿,东部没有划分相邻煤矿上述各煤矿均在建设之中,到目前为止,各矿均未发生越界开采及各种安全事故,基建工程进展顺利六、矿区经济概况本地区人口密度较小,但资源丰富,主要是煤炭资源工业经济主要以煤炭业和高耗能冶炼业为龙头,特别是煤炭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的当地和外地农民工在煤矿井下和露天煤矿以及冶炼业就业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农业盛产小麦、玉米和土豆等作物七、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1、外运条件乌化二矿紧邻西来峰工业园区的东缘,工业园区的主干道路的沥青路面已修至该矿西侧 200m 处,并已有泥结碎石路面连通,外运条件较好 内蒙古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改初步设计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 1-42、电源条件该矿目前已有两回路电源供电,一回路引自卧龙岗 220KV 变电站,由10KV 侧母线引入,线路导线型号为 LGJ-240mm2,线路全长 4.0KM,供电容量 2500KVA。

      另一回路引自西来峰工业园区 654 变电站,由 10KV 侧母线引入,线路导线型号为 LGJ-240mm2,线路全长 1.5KM,供电容量 1000KVA3、水源条件乌化二矿目前生产和生活用水,由矿井自备水源井供给该水源井深20m 左右,水量约 300m3/d,均为第四纪潜水根据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乌海市海南区自来水有限公司签署的《供水协议》 ,自来水公司仅能供乌化二矿生活用水 240 m3/d据此设计安排:全矿用水总量为 941.94m3/d,矿井生活用水 170.24 m3/d,地面绿化及除尘洒水 45m3/d,共 215.24m3由自来水公司供给,其它地面消防用水270 m3/d,井下消防用水 162 m3/d 及井下除尘洒水 294.7 m3/d,由井下排水经过水处理后再回用4、通讯条件目前,矿井所在地已开通国内、国际程控,固定通讯、移动通讯网已覆盖矿区,当地通讯资源可满足本矿井行政、生产调度的通讯需求,并可以为本矿井提供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矿井通讯条件较好5、资金与外部协作条件矿井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均由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多渠道筹措解决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跨煤炭生产、销售、煤化工、运输等多行业的大型股份制企业。

      企业前身又是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企业,不但资金比较雄厚,而且有大批的煤炭生产、加工等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员 内蒙古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改初步设计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 1-5和技术人员,企业有充足的矿井开发所需的资金和资金自筹能力矿井的其它基本条件如外运、材料供应、社会化服务等外部协作关系,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均依靠社会由企业与各专业公司(商家)协商解决6、其它外部条件①矿区范围内人烟稀少,不影响矿井建设和生产,因此不存在搬迁问题②矿山建设所需的料石、砖、砂子等建筑材料,可立足本地,就近解决,其它建材可由乌海市就近采购解决③由于本矿是在 30 万 t/a 基础上进行改造,充分利用了部分原有设备和设施,节省了投资,生产成本低,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以往地质工作简述1、1954 年地质部华北地质局 205 队在桌子山煤田进行普查地质工作,并提交了普查报告2、1972 年内蒙古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进行 J-48-VI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对矿区进行了矿山调查,并编写了区域地质测量报告。

      3、1961 年—1962 年,内蒙古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地质勘探分公司117 勘探队提交了《白云乌素普查地质报告》 4、1965 年—1966 年,内蒙古贺兰山煤炭公司地质勘探分公司 117 队在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矿区进行了精查勘探,于 1966 年 12 月提交了《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矿区精查(最终)勘探文字说明书》 内蒙古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改初步设计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 1-65、1985—1987 年,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勘探公司 117 队在白云乌素Ⅰ区进行勘探地质工作,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Ⅰ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 ,该报告经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储量委员会以“内蒙储决字(1988)52 号”文审查批准通过二、地层矿区煤系地层基底为古生界奥陶系下统(O l1-2) ,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 3t)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 1s) ,非含煤地层二叠系上—下统石盒子组三个岩段(P 1-2sh) ,第四系全新统(Qh)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下统(O 11-2)为黄绿色薄层状砂泥岩、钙质泥岩及薄层灰岩;为煤系地层之基底。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 2t)(1)第一岩段(C 2t1):包括原报告中的本溪组(C 2b) ,顶部为黑色泥岩或钙质砂泥岩,致密,含腕足类动物化石,灰、灰白色石英质细砂岩,十分坚硬;底部砂岩中夹 1-2 层深灰色粘土岩含 14、15、16、17、18号煤层,统称丙煤组,其中 16 号煤层全区发育良好,是主要可采煤层,本组整合于下石灰统之上,地层厚度 27.15—50.33m,平均 31.02m2)第二岩段(C 2t2):黑灰色,黑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灰白色细砂岩,局部出现厚层状粗砂岩,含动植物化石 1—2 层,菱铁矿结合,含 11、12、13 号煤层,局部达可采厚度,其中 12 号煤层厚度虽然不大,但普遍发育,为地层对比的良好标志层,底层厚度 22.26—36.10m,平均24.32m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 1s) 内蒙古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改初步设计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 1-7根据岩性组合和沉积旋回共分四个岩段,自下而上为:(1)第一岩段(P 1s1):灰、灰黑色粘土岩,砂泥岩和煤组成,下部局部出现白色细砂岩,较坚硬,含 7、8、9-1、9-2、10 号煤层,煤层总厚 7m 左右,统称乙煤组,本组厚度 23.47—26.56m,平均 25.17m,厚度变化不大。

      2)第二岩段(P 1s2):灰白色砂岩,灰、灰黑色砂泥岩夹粘土岩,含 5、6 号煤层,5 号煤层局部可采,本岩段厚度 24.62—33.97m,平均30m,出露在矿区西、南部3)第三岩段(P 1s3):灰绿、深绿色砂泥岩,砂质粘土岩,中部夹透镜状细砂岩,含植物化石及 2、3 号煤层,统称甲煤组,煤层一般不可采,该岩段厚度 13.92—26.20m,平均 20.33m,大面积出露在矿区北、西部4)第四岩段(P 1s4):灰绿色,绿色或带紫色的砂泥岩、泥岩,灰白色砂岩、砂岩中含云母较多,下部夹 1—3 层绿色粘土岩,可作为标志层中部含 1 号煤层,一般不可采,厚度为 26.63—33.21m,平均30.24m,地表均有出露4、二叠系上—下统石盒子组(P 1-2sh) 〈原报告为(P 2) 〉本层在矿区范围内分三个岩段,自下而上为:(1)第一岩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