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宋代晚唐体诗歌特点.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6905625
  • 上传时间:2022-0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5.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宋代晚唐体诗歌的特点摘要 晚唐体是流行于唐宋时期的一种诗歌体式,通过可以苦吟而形成 的清寒、小巧、野逸的诗歌风格晩唐体虽然形成于晩唐五代,但是其成熟、发 展确实在宋代,主要岀现在宋初和宋末宋代晚唐体诗歌具有本身的鲜明特点, 梁昆在《宋诗派别论》一书中归纳出“晚唐派”的六个“习尚冬重近体轻古体, 重五律轻七律,中腹联轻首尾,重景联轻意联,炼句而不炼意,忌用事而贵白描关键词 晚唐体;诗体;时间;意熟 结构;“清”一、宋代晚唐体诗歌概述作为对诗歌风格的归纳,“晚唐体” 一词承“晚唐”二来,它是在人们对唐诗 的阶段特性有了足够认识的基础上才提出来的晚唐诗风在南宋后期的再度流行 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促使人们去注意、思索、归纳这一诗风的特点唐宋体 主要在宋代深化发展,并具有鲜明的唐诗特色,所以其木身的是个特点是十分值 得研究的二、宋代晚唐体诗歌特点详析宋代晩唐体诗歌的学习对象首推贾岛和姚合,钱钟书说宋初晚唐体诗人“都 流露出贾岛、姚合的影响”四灵更是选编了贾岛、姚合的诗成《二妙集》梁昆 在《宋诗派别论》一书中归纳出“晚唐派”的六个“习尚”:重近体轻古体,重 五律轻七律,中腹联轻首尾,重景联轻意联,炼句而不炼意,忌用事而贵白描。

      除梁昆归纳的这些偏重形式和技巧方面的特色外,晚唐体诗人在作诗的苦吟态度 上也非常突出,晚唐体一直被指责为纤巧琐碎,这也是一个特点此外,在诗歌 整体风格上,晚唐体表现出清新、平和的美学特点因此,下文从形式偏好、技 巧选择、风格显现等几个方面分析晚唐体诗歌特点二)体制的特点宋代晚唐体诗人在诗歌体裁的选择上也具有明显的特色梁昆《宋诗派别论》 一书认为宋初“晩唐派”诗人的一个特点是“重近体轻古体”,这个判断是没有 问题的在宋代晚唐体主要诗人诗体统计中,共存古体213首,占总共1976首 诗歌的10.78%,这个比例充分说明课宋代晚唐体诗人对于古体兴趣的缺乏这 里有三点解释宋代晚唐体诗人为何倾向近体诗:1、 传统习惯晚唐休诗人特别是姚合、贾岛等人对于近体的热爱是影响到宋 代晚唐体诗人的一个原因2、 诗歌的篇幅从诗歌的篇幅来比较,古体一般较律诗为长(排律是个例外), 对于驾驭语言与整体架构的能力要求也就更高所以一般人不恵欢古体,也做不 好古体3、 规则从规则的角度来看,古体更为自由,它对平仄没有要求,对用韵的 限制也不多止由于此,古体门槛低,要做好就更难近体诗的对仗形式会影响 诗歌意义的连续性,这样可以从容地思考,可以尽情“苦吟”,只要一个字用的 贴切,全诗便可能因此熠熠生辉。

      三)时间、意象的特点1、时间背景的选择宋代晚唐体诗人在时间背景的选择上也有特点由于他们的诗歌多描写自然 景物,因此时间在他们的诗歌中便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用来烘托诗 歌气氛、增强诗歌感染力的文本时间,更是作者心里时间的表现,从中我们可以 窥见作者的心境,甚至作者的人生态度在有关宋代晚唐体主要诗人诗歌表现季节的统计中,秋天成为了晚唐体诗人 最“喜爱”的季节悲秋”是我国文学中的一个古老主题,而晩唐体诗人尤其 突出相对其他诗人而言,晚唐体诗人性格往往偏于柔弱,心灵更为纤细、敏感, 心态更为晦暗,他们往往借景抒情,在秋天的叹息中抒发自己被压抑的情绪晚唐体诗人喜欢的是一种残缺美,对于残缺美的喜爱是一种理性的表现,因 为这种洗好之中往往附着很多对人牛的思考诗者,志之所志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这种心理特质不可避免地反应到诗歌中,于是晩唐体便有了独特鲜 明的美学韵味2、自然意象的选择宋代晚唐体诗人恵欢描写景物,喜欢自然意象,方回讥Z为“砌迭形模”他们 向往山林,表现山林田园的风光、表现这种生活的价值、表现其优越性才是主要 目的在对山水自然的观照中,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牛存的美感、人牛的乐趣宋代晩唐体诗人偏重于景物描写的风格在南宋更具现实意义。

      当时的江西诗 派与理学诗派喜欢在诗歌中议论,也就是以抽彖来取代形象;而南宋的晚唐体诗 人则正好相反,以形象性取代抽象性,维护了诗歌的传统美感,因而广受欢迎四)诗歌结构的特点1、 “尾句别用一意”宋代晚唐体诗人在诗歌的结构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遭到了方回、许 印芳等人的批判他们认为晚唐体诗歌在结构上有着不完整、不均衡的特点,即 “晚唐诗多先锻炼景联、颔联,乃成首尾以足之/'这种不完整、不均衡是由于 诗歌中间二联的突出以及首尾二联的软弱造成的,根源在于晚唐体诗人作诗是先 炼中间二联,最后凑齐头尾2、 并非“炼句不联意”梁昆根据方冋等人的说法总结出宋代晚唐体诗人“炼句不炼意”的特点顾 名思义,炼句就是对一个句子的锤炼,炼意则是对诗歌整体内涵的精致化炼句与炼意很难兼得,因为读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诗歌中的句子太过 精彩,读者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句子上,对其品味、涵咏,从而忽略了对诗歌整 体的审美接受同时,单个诗句的突出也容易让读者对整个诗歌都产生一种相同 的审美期待,而这种期待的结果往往是令人失望的所以,“尾句多无力”的指 责,显然是自身审美偏差晚唐体对局的过于突出是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五)“清”的风格宋代晚唐体最为鲜明的风格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一清,游国恩在《中国文 学史》中指出:他们选择了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道路,要求以清新刻露Z词写 清瘦野逸之趣。

      清”是宋代晚唐体呈现出最为明显的风格,也是他们着力追求 的一种风格清”的风格简单来说有两个层面:1、 诗格层面(1) 诗格层面首先表现为对入诗题材的选择晚唐体诗人好以自然景物入 诗的癖好自许洞之后众人皆知清新可人的景致往往极易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 这种想象又常常以超越显示完美给读者以审美享受,让读者深深体会到“清”的 魅力2) “清”的追求还表现为对世俗的超越,不以世俗题材入诗,也就是“诗 穷雅道皆清唱”晚唐体诗歌大多写诗人寻仙访道、登临送目,或与有朋吟诗作 对即使写到自己的忧愁苦困,也多是思乡、悲秋、伤老等,很少对于名利的关 心3) 对“清”的追求还包括对诗歌用字进行斟酌,主要指不用俗、粗、艳 字为此,宋代晚唐体特别讲究言语的明净,喜欢白描的手法,比如云是“寒云”、 溪是“清溪”、帆是“孤帆”、禽是“幽禽”等等都是与追求“清”的美学观念 有关2、 人格境界清的更高一层面是人格境界,宋代晚唐体诗人很注意人格的完善赵湘说“自 知清净意,应免俗人招”,体现了对于人格的重视在世俗的利益面前,诗人做 出一副不在意的姿态,不管背后真正动机如何,起码表而看起来是如此正因为在诗格和人格两方面的追求与努力,宋代晚唐体诗歌才得以成就其 “清”的主导特征。

      这种风格无疑是宋代晚唐体诗人的立足之本,同吋也是对诗 歌史的一种丰富参考文献】1、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赵敏,四川出版集团,2008年2、 《唐宋诗学论集》谢思炜,商务印书馆,2003年3、 《宋代诗学通论》周裕楷,巴蜀书社,1997年4、 《宋百家诗存》(清)曹庭栋编,四库本5、 《宋代诗学中的晚唐观》黄亦珍,台湾文津出版社,1998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