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问题及对策.doc
14页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存在着学员参训的主动性不强、培训缺乏吸引力两方面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学员心理准备不够、培训体验不佳、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师对中小学教学一线缺乏了解、培训模式单一、培训管理不到位和服务滞后等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提高认识,合理安排,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深入调研,了解需求,遴选一线教师满意的培训内容;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中小学教学一线的交流互动;分层次,多样化,积极探索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 ;完善机制,精细管理,为学员提供人性化服务等[ 关键词 ] 信息技术 ;培训 ;翻转课堂 ;慕课 ;对策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创新的成效,进而影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近年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就总体而言,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 为此,教育部于 2013年 10 月颁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 ,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到 2017 年底完成全国 1000 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其总体目标与任务是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意识与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1]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有效开展本文着重探讨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新一轮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作为一名培训组织者和培训师,笔者一直致力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工作 在“十二五” 期间,浙江省有 3000 多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笔者负责的“课件无忧”系列培训 通过培训,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网络上发放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浙江省范围内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共 729 人填写了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 717 份,问卷有效率为98.4%该问卷调查涵盖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现有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满意度等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较好,但能力较弱 ;②中小学教师有强力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 ;③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④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结合十多年的培训经历以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主要存在着参训学员主动性不强、培训缺乏吸引力两大方面的问题一)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强1.心理准备不够导致教师参训主动性不强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普遍比较重视升学率,而对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则相对不太重视,致使参加培训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对培训的目的和意义都缺乏正确的认识,普遍把获得学分作为培训目的,因而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强客观上信息技术培训与教师专业关联不大,不能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主观上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因而信息技术应用体验不佳,如此恶性循环,也使得教师缺乏学习兴趣2.不快乐的培训体验影响了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从培训过程上看,不快乐的培训体验是降低学员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快乐学习是教育工作者一直提倡的,保持学习兴趣才能让学习者学得更有成效,对中小学生如此,对成年人也是如此培训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安排,给中小学教师造成了不快乐的培训体验,影响了他们的主动性 [2] 这些不合理的安排主要体现在时间安排、 空间安排、 经费安排上在时间安排上,难以选择如果培训安排在工作时间,工学矛盾突出, 容易引起学校方的反对。
校方比较重视升学,相对轻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这样的氛围里,教师客观上和主观上都不重视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注重实践,并且知识技能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需要保证培训的连续性以及充足的参训时间如果培训安排在周末和假期,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容易遭到教师的反对众所周知,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已经使教师异常忙碌和疲惫,还要让教师抽出时间来参加培训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这无疑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因此培训不管是安排在工作时间还是安排在假期,都会显得尴尬在空间安排上,培训地点的设置缺乏服务意识,大多设在各省、市、自治区和地区的培训机构,离中小学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为了参加培训,学员们不得不在工作单位与培训场所之间来回奔波,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影响工作、生活、家庭,给学员带来参训压力在经费安排上,教育经费有限,行政部门虽然投入了专项经费,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有些费用如交通、住宿费和餐饮费需要由学员个人承担,有些学校甚至连培训学费也不给报销,这给收入微薄的中小学教师造成不小的经济压力二)培训缺乏吸引力1.培训内容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尽管已经是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但是就培训内容看,还是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能力相脱节。
培训内容理论偏多, 实践偏少 ;学员听得多,做得少 ;实践操作内容倾向计算机专业,学起来难,遗忘容易究其原因主要是培训机构在审查培训内容方面缺乏严格的运行约束机制,培训者往往是根据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而不是根据需求调查来确定培训内容 2.培训师对中小学教学一线缺乏深入了解其他学科的培训很大一部分培训师直接来自于中小学教学第一线,这类教师具有丰富的中小学教学经验,他们的言传身教,容易引起共鸣,深受学员喜爱信息技术培训的授课教师大多是来自高校或培训机构的专家,这些专家热衷的是信息技术的前沿问题,对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现有基础、实际能力水平缺乏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所以教授的内容专业性太强,重理论、轻实践,专业术语连篇,适合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对其他学科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则难以理解、记忆和掌握3.培训模式过于单一尽管是在“互联网 +”形态下,授课过程可以放在网上,培训模式仍然是由“信息传递” “消化吸收”两个依次展开的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 ,即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理论讲授和实操示范,学员耳听,眼看,手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学员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员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不能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第二阶段是 “消化吸收”,即在课后,由学员自己来完成对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复习、巩固与提高由于学员平时要开展日常教学工作,他们的“消化吸收”时间是非常零碎的而且,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课后“消化吸收”时常常会产生挫败感,最终使学员丧失学习信心4.培训管理不到位,服务滞后笔者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相当多的学员认为培训组织者的教学管理工作 “不到位, 效果不佳”,培训服务让人 “不满意”究其原因,是因为培训组织者比较重视培训项目的研发和开展,不太重视培训的管理, 管理方式简单粗暴 ;培训组织者习惯于管理者的身份,缺少服务意识,不重视培训的后勤服务工作,不注重培训细节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程是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有力途径各级领导、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教师都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目前,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出现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有效开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提高认识,合理安排,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各级领导以及中小学教师都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重要性。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程是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开展信息化教学必备的信息技术,熟悉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提高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意识与能力为此,应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培训,杜绝只为获取学分而参加培训的功利思想,切实把培训作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而促进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的有效途径,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 各级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培训组织机构和学员所在中小学校三方应该加强协作,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地点,并为受训教师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让广大中小学教师愉快参训首先,要多方协调,确保学员的培训时间,缓解工学矛盾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加中小学师资配备,使中小学校在保障日常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能够安排教师轮流脱岗参加培训,或者能够减免参训学员的部分工作任务,使参训学员轻松上阵 ;培训机构也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将培训安排在假期、周末等非工作日进行, 避免工学冲突 ;参训学员本人也要做好统筹安排, 做好学习、 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准备 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使培训地点走出培训机构, 方便学员。
培训机构可以选择“送教进校” “送教下乡”等方式,缩短培训和学员之间的空间距离笔者组织的“课件无忧”培训课程,有半数以上的培训班采用了“送教进校”方式,虽然组班教师和任课教师辛苦了点,但是方便了学员,降低了培训成本,深受学员和学校的欢迎最后,教育行政部门应给参训学员提供必要的交通、住宿、餐饮等补助,减轻教师的经济压力受益于新政策,在浙江省,教师参加培训所产生的学费、餐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全部都是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支付的参训学员没有了培训的经济负担,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二)深入调研,了解需求,遴选一线教师满意的培训内容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要以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专项调研,分析现状和问题,摸清教师需求,纠正只根据方针政策、领导意志、现有的教学资源来设置培训内容的偏向 培训内容的遴选应遵循简单、 实用、有趣三原则由于参训学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相差很大,培训内容应尽量通俗易。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