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自测题与习题解(共16页).doc
1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章 绪论自测题一、填空题1.从广义上来讲,无论是用任何方法、通过任何媒介完成 都称为通信2.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 从理论上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 以卓越的实验技巧证实了电磁波是客观存在的此后,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纷纷研究如何利用电磁波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其中以 的贡献最大,使无线电通信进入了实用阶段3.标志着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分别是 、 和 4.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 、 和 组成5.发送设备的主要任务是 ,接收设备的主要任务是 6.调制是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 、 或 7.比短波波长更短的无线电波称为 ,不能以 和 方式传播,只能以 方式传播 8.短波的波长较短,地面绕射能力 ,且地面吸收损耗 ,不宜沿 传播,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到远处,主要以 方式传播。
9.在无线广播调幅接收机中,天线收到的高频信号经 、 、 、 后送入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答案:1.信息的传递;2.麦克斯韦,赫兹,马克尼;3.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4.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5.调制和放大,选频、放大和解调;6.振幅,频率,相位;7.超短波,地波,天波,空间波;8.弱、较大、地表、天波;9.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二、选择题1.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技术是 A.CDMA B.TDMA C.FDMA D.GSM2.2000年,国际电信联盟从10种第三代地面候选无线接口技术方案中最终确定了三个通信系统的接口技术标准,其中,以中国大唐电信集团为代表提出的 A.CDMA B.WCDMA C.TD-SCDMA D.CDMA20003.无线电波的速率为,波长为,频率为,三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A. B. C. D.4.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天线尺寸必须与辐射信号的 A.频率相比拟 B.振幅相比拟 C.相位相比拟 D.波长相比拟5.有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 。
A.电缆 B.自由空间 C.地球表面 D.海水6.我国调幅中波广播接收机的中频频率是 A.400MHz B.38MHz C.10.7MHz D.465kHz7.电视机中,图像信号采用 方式,伴音信号采用 方式A.调幅 B.调频 C.调相 D.幅度键控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低频信号可直接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B.低频信号必须装载到高频信号上才能有效地辐射C.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都不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D.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都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高频功率放大器只能位于接收系统中B.高频振荡器只能位于接收系统中C.调制器只能位于发送系统中D.解调器只能位于发送系统中答案:1.C;2.C;3.B;4.D;5.A;6.D;7.A,B;8.B;9.C第2章 高频电路分析基础自测题一、填空题1.选频器的性能可由 曲线来描述,其性能好坏由 和 两个互相矛盾的指标来衡量 是综合说明这两个指标的参数,其值越 越好2.谐振回路的值下降,通频带 ,选择性 。
3.并联谐振回路在谐振时回路阻抗最 且为 性,失谐时阻抗变 ,当<时回路呈 ,>时回路呈 4.电路中的并联谐振回路常采用抽头接入的目的是 ,若接入系数增大,则谐振回路的值 ,通频带 5.串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 的情况,信号源内阻越大,回路品质因数越 ,选择性就越 6.并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 的情况,谐振时回路端电压 7.当双调谐回路处于临界状态时,其矩形系数比单调谐回路的 ,且为单调谐回路的 倍;在相同值情况下,其通频带是单调谐回路的 倍 8.石英晶体工作在 频率范围内,等效电路呈 性,且有利于稳定频率9.非线性电路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 、 和 答案:1.幅频特性,通频带,选择性,矩形系数,小;2.变宽,变差;3.大,纯电阻,小,感性,容性;4.为了减小信号源和负载对回路的影响,减小,变宽;5.小,小,差;6.大,最大;7.小,3.15,;8.,感;9.幂级数分析法,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折线分析法,开关函数分析法。
二、选择题1.LC串联回路谐振时阻抗最 ,且为纯电阻,失谐时阻抗变 ,当<回路呈 ,当>回路呈 A.容性 B.感性 C.大 D.小2.LC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阻抗为 ,谐振时电压为 ;电纳为 ,回路总导纳为 A.最大值 B.最小值 C.零 D.不能确定3.把谐振频率为的LC并联谐振回路串联在电路中,它 的信号通过A.允许频率为 B.阻止频率为 C.使频率低于 D.使频率高于自测题1图4.在自测题1图所示电路中,和分别为其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5.强耦合时,耦合回路越大,谐振曲线在谐振频率处的凹陷程度 A.越大 B.越小 C.不出现6.石英晶体振荡器,工作在 时的等效阻抗最小 A.串联谐振频率 B.并联谐振频率 C.与之间 D.工作频率 7.在非线性电路中,当非线性元器件受一个大信号控制时,非线性元器件的特性主要为导通和截止,这时,分析非线性电路采用的方法是 。
A.幂级数分析法 B.折线分析法C.开关函数分析法 D.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8.集成模拟相乘器的核心电路是 A.单调谐回路 B.双调谐回路 C.正弦波振荡器 D.双差分对9.集成模拟相乘器是 集成器件A.非线性 B.线性 C.功率 D.数字答案:1.D、C、A、B;2.A、A、C、B;3.B;4.B;5.A;6.A;7.C;8.D;9.A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自测题一、填空题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工作在 状态,由放大器决定的技术指标有 、 和 2.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应用于超外差接收机的 部分和 部分,它们的负载形式分别为 调谐回路和 调谐回路3.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晶体管混合π参数与工作频率 ,它比较适合于分析 ;Y参数与工作频率 ,它比较适合于分析 4.对于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当LC调谐回路的电容增大时,谐振频率 ,回路的品质因数 ;当LC调谐回路的电感增大时,谐振频率 ,回路的品质因数 。
5.单调谐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多级级联后,电压增益变 ,计算方法是 ;级联后的通频带变 ,如果各级带宽相同,则通频带计算方法是 6.有一单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电压增益为15dB,通频带为5MHz,两级级联后,电压增益为 ,通频带为 三级级联后,电压增益为 ,通频带为 7.为了使晶体管实现单向化传输,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常用的稳定措施有 和 8.集中选频放大器由 和 组成,其主要优点是 9.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是指 ,理想的噪声系数 ,一般情况下 答案:1.甲类,谐振增益,稳定性,噪声系数;2.高频放大,中频放大,可变,固定;3.基本无关,宽带放大器,有关,小信号谐振放大器;4.减小,增大,减小,减小;5.大,AuΣ =Au1Au2…A un,窄,;6.30dB,3.22MHz,45dB,2.55MHz;7.中和法,失配法;8.集成宽带放大器,集中选频滤波器,矩形系数接近于1;9.放大器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的比值,等于1,大于1。
二、选择题1.对于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当回路谐振时,输入、输出电压的相位差 A.等于180o B.不等于180o C.超前 D.滞后2.在电路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双调谐回路小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比单调谐回路小信号放大器优越,主要是在于 A.前者的电压增益高 B.前者的选择性好 C.前者的电路稳定性好 D.前者具有较宽的通频带,且选择性好3.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 ,理想时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零4.在电路参数和级数相同的条件下,多级双调谐回路放大器与多级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相比较 A.双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减小的较快 B.双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减小较慢C.减小速度相同 D.无法比较5.对于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常采用 进行分析A.幂级数分析法 B.开关函数分析法 C.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 D.等效电路法6.采用逐点法对小信号放大器进行调谐时,应 。
A.从前向后,逐级调谐,反复调谐 B.从后向前,逐级调谐,不需反复C.从后向前,逐级调谐,反复调谐 D.从前向后,逐级调谐,不需反复7.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 A.增益太大 B.通频带太窄 C.晶体管的反馈作用 D.谐振曲线太尖锐8.宽频带放大器的通频带约等于 A. B. C. 9.噪声系数通常只适用于 A.线性放大器 B.非线性放大器 C.线性和非线性放大器答案:1.B;2.D;3.A,C;4.A;5.D;6.C;7.C;8.B;9.A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自测题一、填空题1.在谐振功率放大器中谐振回路的作用是 、 、 2.谐振功率放大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