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模板及支架安装、拆除施工方案.doc
12页连续梁模板及支架拆除方案(一)当顶板同条件试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60%以上,箱梁与外界温差不大于15℃时,可以进行箱梁模板及支架拆除模板除角部为定制钢模班,其余均为竹胶板具体流程如下:松拉杆及顶撑→松芯模内碗扣支架顶托→拆芯模顶板模板→拆芯模内碗扣支架→拆除芯模侧模→松箱梁翼缘板碗扣支架顶托→拆箱梁翼缘板外模→拆箱梁外模背带、槽钢→拆除箱梁外侧模板→梁体钢绞线张拉→松拆底支架及底部模板→拆贝雷片梁及支架→清理现场一、 箱梁模板及支架拆除箱梁芯模从两端向中间拆除,先将芯模内拉线及顶撑拆除,将支架顶托下调5~10cm,然后将模竹胶板逐块撬开,拆除芯模顶板,芯模顶板拆除后,再拆除芯模碗扣支架,通过横隔板口将模板及支架运出 箱梁外模先拆外部支承,再拆翼缘板底部模板和腹板背带槽钢,最后拆外腹板外模底部模板在张拉完成后拆除,同样也是将支架顶托下调5~10cm,然后将模竹胶板逐块撬开,逐段拆除最终拆除支架,方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或直接栓绳续下或倒至盖梁上具体见下图拆除要求及注意事项:① 芯模拆除前现将拉线和支承拆除;② 芯模拆除顺序要从两端向中间拆除;③ 箱梁芯模拆除时,若箱内温度超过38C°时,需设通风设备(鼓风机、风扇等),适当降低箱内的气温;④ 翼缘板底部模板拆除要分段从一端或两端拆除。
二、 贝雷片拆除贝雷片梁的拆除前先将焊缝割开,再逐段随着拆除进度松开U型卡具和槽钢连接件,然后再将贝雷片逐片分解,将分解的贝雷片用手拉葫芦吊放到地面上,人工将贝雷片横移出梁体,最后移出梁体外后用汽车起重机将贝雷片吊出中跨的贝雷片吊放到河道内贝雷片梁拆除后进行横向长工字钢拆除将工字钢焊接点割开,松开连接件,用卷扬机或手拉葫芦将工字钢拉出梁体范围,汽车起重机配合将工字钢吊出贝雷片支架拆除前用8#铁线将每片之间临时连接,再将底部连接松开,用手拉葫芦拉住逐步将贝雷片支墩放倒,然后再用卷扬机或手拉葫芦将工字钢拉出梁体范围,汽车起重机配合将工字钢吊出具体见下图拆除要求及注意事项:① 梁部贝雷片要逐片拆除,横向连接要逐片松开,严禁大面积松开贝雷片梁横向连接;② 横向工字钢用手拉葫芦移出梁体范围时,工字钢周围严禁站人;③ 贝雷片支墩拆除放倒作业时,拉、顶要同时进行,并注意倒落方向不得有人④ 在河道中部可事先铺一些方木或木板,方便横移三、 安全注意事项(一)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① 拆除箱梁芯模顶部模板时,严禁大面积松撬,作业人员不得在模板下② 拆除翼缘板底部模板时,人员要配合好,逐块拆除,用绳索外运出,严禁抛摔。
③ 模板、拆下的部件要统一外运,不得抛摔在梁体下④ 拆除作业时,梁下要设专人防护⑤ 电闸箱要设漏电保护器,施工用电线要布置合理,照明灯要设防护罩⑥ 要设置上下作业通道,通道要有防护栏杆二)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① 拆除作业时周边需搭设作业平台,平台上满铺5cm厚脚手板,作业平台周边设1.2m-1.5m高的防护栏杆②传递杆件及其他材料、工具等需在上方作业人员抓紧抓牢并明确告知后,下方人员方可松手以防失落,严禁抛摔杆件③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小型工具应挂绳,以防脱手坠落作业人员应随身配戴工具袋,用于零小器件的收用,严禁抛递和随手抛掷任何材料、器具和物品④ 凡患有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疾病的人(如患有恐高症、颠病、心脏病史的等),一律禁止上架作业参加高空作业的人员班前严禁饮酒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临空作业人员配置安全带组架人员服装衣扣需全部扣好,应避免穿宽松肥大的服装,严禁赤脚和穿拖鞋高温天气要做好避暑工作作业人员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下架⑤ 传递和安装杆件时,要尽量创造安全的作业条件,在操作时要站稳把牢,谨防失衡作业人员应全神贯注,并适时下架休息,避免发生疲劳作业需要多人配合的操作作业绝不允许一人冒险作业,多人配合作业时需相互呼应,协调一致。
⑥脚手板要绑扎牢靠,严禁出现探头板,脚手板上不得出现露尖的铁钉⑦ 不得在支架上堆放过多材料、工具,避免拥挤作业⑧ 拆除杆件时,要相互告知,协调作业,已松开连接的杆件要及时拆除移走,避免发生误扶误靠⑨ 夜间高空作业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高空作业和吊装作业三) 车起重机施工注意事项① 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② 起重机行工作的场地应保持平坦坚实,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③ 作业前,应全部伸出支腿,并在撑脚板下垫方木支腿有定位销的必须插上,义盘为弹性悬挂的起重机,放支腿前应先收紧稳定器④ 作业中严禁扳动支腿操纵阀调整支腿必须在无载荷时进行,并将起重臂转至正前或正后方可再行调整应根据所吊重物的重量和提升高度,调整起重臂长度和仰角,并应估计吊索和重物本身的高度,留出适当的空间⑤ 汽车式起重机起吊作业时,汽车驾驶室内不得有人,重物不得超越驾驶室上方且不得在车的前方起吊⑥ 重物在空中需要较长时间停留时,应将起升卷筒制动锁住,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纵室⑦ 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
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⑧ 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的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⑨ 在露天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吊装作业雨雪过后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连续梁模板安装施工方案(二)一、安装顺序1、底模安装 2、支座及防震榫布置 3、预压4、预拱度的确定与设置5、侧模及翼缘板底模安装6、内模安装7、端头模板安装 8、模板安装注意事项9、模板拆除二、施工方案2.1、底模安装 在碗扣架安装可调顶托,在其之上横向布设2[10槽钢槽钢接头相互交错布置,作为承重分配梁在横梁上铺设10cm×10cm×4m纵梁方木,间距30cm,作为箱梁底模的持力层顶托、槽钢、方木之间用木楔调整以保证结构稳定横梁槽钢与纵梁方木间用铁丝底模竹胶板直接铺钉在横梁上,拼缝下加设方木,使拼缝刚好位于方木中间,拼缝间夹贴双面棉胶,拼缝表面用玻璃胶密封在铺设底模前先放置好球型钢支座,并在支座位置处根据支座预埋上钢板尺寸在底模上开孔,预埋钢板与底模用玻离胶密封。
在底板离墩最近的最低点预留泄水孔2.2、支座及防震榫布置(48+80+48)m连续梁支座类型: 边敦333#、336#:右KTPZ-7000-DX-0.1g左KTPZ-7000-ZX-0.1g 334#墩:右KTPZ-32500-DX-0.1g左KTPZ-32500-ZX-0.1g 335#墩:右KTPZ-32500-HX-0.1g 左KTPZ-32500-GD-0.1g 说明:①参考通桥(2008)2368A-Ⅳ 48+80+48m(直、曲线)第55页以上图中尺寸均为cm②支座预埋件开孔位置根据《无砟轨道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跨度(48m+80m+48m) 2.3、预拱度的确定与设置 在支架上浇筑箱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和卸架后,箱梁要产生一定的挠度因此,为使箱梁在卸架后能满意地获得设计规定的外形,须在施工时设置一定数值的预拱度在确定预拱度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卸架后箱梁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由砼徐变引起的徐变挠度徐变挠度对梁体的挠度影响不容忽视。
影响徐变挠度的因素很多:在受弯构件中,在长期持续荷载作用下,由于徐变的影响,梁的挠度会与日俱增,徐变挠度可能达到弹性挠度的1.5至2倍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是应力的大小和受荷载时砼的龄期,因此在施工中要避免砼结构过早地施加预应力箱梁的设计预拱度和支架预压变形之和作为梁的预拱度,对预压后的箱梁底模标高重新进行调整2.4、侧模及翼缘板底模安装在底模铺设完成后,重新标定桥梁中心轴线,对箱梁的平面位置进行放样,在底模上标出腹板侧模、内腹模、翼板边线和钢筋布置的位置腹板侧模及翼缘底板直线段用竹胶板,腹板侧模木背带布置间距30cm,翼缘板顶板木背带横向布置间距45cm腹板侧模与內模竖向背带布置2[14a,纵向间距为0.9m,内外侧模板布置两层精轧螺纹作为对拉杆,对拉杆竖向间距1.2m,纵向间距0.9m精轧螺纹钢用连接器连接,使内外侧模连接成整体底板、顶板与侧模的连接倒角模板用定做的钢模板,倒角模板加工一段直线模板作为过渡段,方便与底板、顶板、侧模连接施工时必须保证模板支架的强度与刚度,箱梁侧模与翼板底模须连成一体底板、腹板钢筋绑扎、腹板预应力钢束布设完毕之后,将模板内的垃圾清理(可用高压风吹或水冲洗)干净,报质检工程师检验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开始安装内模板。
2.5、内模安装:内模板也使用竹胶板,在加工场按照图纸设计尺寸进行下料、加工每块模板加工成一定的长度(7m),加工成型之后的模板用平板车运送至现场,塔吊吊入箱梁内相应的设计位置安装就位每跨梁中间内顶模板开设120×80cm天窗,方便拆除内箱梁钢管架,每5米内模顶板预留一个30×30cm下料孔,有利于泵管接入内箱浇注底板混凝土,完成顶板浇注时,封内模顶板在箱室中架设钢管支架支撑内模,立杆间距0.9m和0.6m,横杆间距0.9m钢管支架一次成型,在底、腹板及顶板施工中使用,砼浇注完成后拆除,从设置在顶板的临时人孔中取出立杆和横杆的下料长度应充分考虑箱室尺寸、顶板模板及方木厚度、背枋厚度和顶托卸落空间立杆底面直接支撑在底板背楞10×10cm方木上,在箱梁底板中间纵向布置8cm×8cm×47.5cm与箱梁混凝土等强度混凝土支撑块,间距为90cm,横杆两端用顶托牢靠支撑在腹板模板的背楞上图6.1外模、內模示意图2.6、端头模板安装:端头模板有预应力管道孔眼,模板采用竹胶板挖孔,按断面尺寸挖割孔眼必须预应力管道位置精确定位切割横向预应力槽口,横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尺寸及位置要求准确 2.8、模板安装注意事项:1)、底模采用大块竹胶合板,铺在分配梁上,调模、卸模采用可调顶托完成。
2)、内模板的紧固主要用对拉螺杆,并用脚手架连接3)、施工前首先熟悉施工图和模板配件加工图,核实工程结构或构件的各细部尺寸,复杂结构应通过放大样,以便能正确配制 4)、按批准的加工图制作的模板,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模板的接缝必须密合,如有缝隙,采用107胶堵塞严密,以防漏浆 6)、顶板模板在靠近张拉端应设置适当面积的工作孔,以便进行预应力张拉工作所有排气孔、压浆孔、泄水孔的预埋管及桥面泄水管按设计图纸固定到位,预埋件的预埋无遗漏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2.9、模板拆除(1)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以上,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15℃,并保证梁体棱角完整,且气温无急剧变化,试验室出示混凝土强度报告,工程管理部下发拆模通知单时可拆内模、端模2)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3)底模拆除必须等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才能进行4)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5)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1人,生产副经理1人,技术员4人,测量员3人,安全。





